專家說:關於腸梗阻的14個問題


專家說:關於腸梗阻的14個問題


腸梗阻發生後建議要住院治療,如不正規或拖延治療,可能較輕的腸梗阻會發展成為腸腔擴張、腸液大量積聚、繼發感染、腸絞窄、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危及生命。反覆發作的腸粘連梗阻,有經驗的患者自己通過禁食、臥床休息、排便等措施後自然好轉時可不住院,但病情加重時要隨時住院治療。


2.腸梗阻發生後為什麼不能吃東西?


腸梗阻後進食和飲水會增加腸梗阻近端胃腸內壓、吞下氣體、食物發酵產生氣體,加重腹痛和腹脹,加重腸梗阻。因此,一旦腸梗阻發生,無論在家還是在醫院,首要的治療措施是立即停止進食和飲水。當嘴巴乾裂時可用潮溼的棉籤或紗布溼潤口唇和口腔。


3.為什麼要從鼻腔內放一根管子?

專家說:關於腸梗阻的14個問題


經一側鼻孔放一根管子到胃腔,將胃裡的液體和氣體引流出來,這個過程叫胃腸減壓術,能明顯有效減輕腹痛和腹脹,促進腸梗阻早日通暢,可謂是“救命管”。輕度腹痛、嘔吐不明顯時可以不放,發病時腹痛嘔吐明顯,越早放置效果越好。胃管置入後會引起鼻咽部不適,一般2-3天后就能適應。當腹痛腹脹好轉、肛門排氣、腹平片氣液平消失後,即可去除胃腸減壓管。


4.為什麼引流管處還要加一個負壓裝置?


當腹痛脹較輕時,胃腸減壓管可接一個引流袋引流就可以了,但腸梗阻較重,護士會將胃管接入一個自彭式負壓吸引球,以增加負壓引流的效果。注意當負壓球壓到底負壓太大時,引流管會吸住胃壁黏膜,反而會影響吸引效果不好,如果將自彭式負壓球壓到一半時進行吸引的效果則最好。記住對每次吸滿倒掉的胃液要進行記量。


5.腸梗阻發生後能不能活動?


腸梗阻發作期應臥床休息,可以在床上翻身、側臥、環腿等活動,尋找能緩解腹痛、腹脹、誘發肛門排氣的體位。當腹痛腹脹稍有緩解、病情有所穩定時,可下床在室內床邊活動。


6.腸梗阻發生後為什麼要灌腸清腸?


腸梗阻發生後清除梗阻下方結直腸內的糞便,有利於肛門排氣、腸蠕動恢復腹痛的緩解,特別是對老年人由糞便所致腸梗阻則為重要的治療手段。可採取自已主動上廁所排便,大便困難時可事先開塞露20ml擠入肛門刺激和潤滑排便,也可用醫用肥皂水和溫生理鹽水500-750ml低壓灌腸促進排便。嚴重腹脹時還可從肛門插入有肛管排氣。


7.為什麼要靜脈補水?


腸梗阻發生後不能進食飲水、胃腸減壓吸出大量胃腸液都需要補水,梗阻以上的胃腸管內會瀦留較多滲出液,腸管擴張越重瀦留越多,重者會脫水、低血鉀低血鈉、酸中毒、低血壓和休克,補液量每日需3-6千毫升,包括生理鹽水、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氯化鉀等,禁食超過一週以上還需要補充複合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協助記錄尿量、胃液引流量等,供醫生計算補液量。


8.哪些情況變化說明病情好轉?


多數患者治療1-2天后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開始好轉、肛門出現排氣、有進食慾望、口腔不幹等,說明病情好轉,一般稱為單純性腸梗阻;少數腹痛雖無加重,但腹脹、肛門不排氣會持續1-2周甚至更長時間,說明存在麻痺性腸梗阻;如短時間內腹痛持續並加重、出現背痛、腹脹不對稱、腹部局部隆起、嘔吐加重並有血性胃液、肛門排出血液糞液、出現體溫上升、血壓下降、血白細胞升高、低鈉低鉀酸中毒等,說明病情加重,出現絞窄性或閉襻性腸梗阻。


9.為什麼要反覆拍腹部X光片?


任何不明原因的腹痛,應常規腹部平片檢查。腹痛後4-6小時出現氣液平和明顯腸管積氣擴張時,即可診斷腸梗阻,同時,還可區別是小腸梗阻還是大腸梗阻、機械梗阻還是麻痺梗阻,動態觀察可反映腸梗阻的病情變化,因此,腸梗阻發生後最好每1-3天拍一張腹部平片,直到氣液平和腸積氣消失。


專家說:關於腸梗阻的14個問題

機械性腸梗阻

專家說:關於腸梗阻的14個問題

麻痺性腸梗阻


10.腸梗阻可能的病因?


有過腹部手術、損傷或炎症史者多由腸粘連致梗阻;腸梗阻時應仔細腹部會陰部是否有疝的可能。新生嬰兒以腸道先天性畸形為多見。2歲以內小兒腸套疊多見。蛔蟲團所致的腸梗阻常發生於兒童。老年人則以結腸腫瘤及糞塊堵塞為常見。通常先常規保守治療,等待病情穩定或有條件時再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有些腸梗阻病因複雜,甚至只有通過開刀才能明確診斷。


專家說:關於腸梗阻的14個問題


11.腸梗阻能不能做胃腸鏡檢查?


原則上腸梗阻發作期間不做胃鏡和腸鏡檢查。通常可先行腹部CT平掃或增強檢查篩查有否明確的腹部佔位病變,如懷疑十二指腸病變可行胃鏡檢查,如懷疑乙狀結腸以下部位病變可通過清潔灌腸後做乙狀結腸直腸局部的腸鏡檢查。一般腸梗阻緩解2-3周後可通過口服洗腸法進行全結腸的腸鏡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12.為什麼要用生長抑素和抗生素治療?


臨床研究發現生長抑素能夠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腸梗阻應用後梗阻近端內滲液減少,胃管引流液減少,腹痛腹脹好轉,每日補液量也有所減少,一般要24小時連續使用3-5天。一般較輕的單純性腸梗阻不用抗生素,當腹痛腹脹加重、腸腔明顯擴張時,為

防止腸腔繼發細菌感染時可應用針對革蘭氏陰性桿菌的抗生素。



當腹痛腹脹加重出現絞窄性和閉襻性腸梗阻時、當明確是嵌頓性疝所致腸梗阻時,應急診手術解除梗阻,為避免切除更多壞死的腸管,手術越快越好;腹部CT檢查發現明確的佔位病變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時,可選擇手術治療;當發病時有明顯腹痛,治療後腹痛好轉,但腹脹不好轉、肛門不仍不排氣,保守治療1-2周以上,病因仍不明確時,也可考慮手術治療。明確腸梗阻的病因後決定手術治療方法,明確是麻痺性或動力性或假性腸梗阻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



針對病因進行粘連鬆解術、腸切開取除異物、腸套疊或腸扭轉復位術等手術;根據腸管的血供決定是否腸管切除腸吻合術。腫瘤浸潤或腸粘連成團不能解除又不能切除時,可作梗阻近端與遠端腸拌短路吻合改道。病情嚴重或局部病變所限不能耐受一次性手術,可採用盲腸或橫結腸腹壁造口解除梗阻,待病情穩定後再二次開刀解決。直腸乙狀結腫瘤狹窄梗阻時,可用腸鏡輔助先置入支架解除梗阻後一次性開刀切除病灶。小腸腸套疊可先採用鋇和空氣灌腸復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