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巾出現以前,用什麼代替來擦屁股?

用戶4480254710729


紙巾出現以前,用什麼代替來擦屁股?

這個問題很有味道:

廁紙最早應該出現在元代,但不是平民百姓用的,因為元代貴族不珍惜紙。

中國過去人們用的是叫“廁籌”,據說是從印度傳過來的;皇宮專門有人生產這個東西給皇族使用。一般用竹子或木片製成。


沒有這個東西呢,一般都是隨地取材,樹葉、鵝卵石、土、繩子均可以。

後期皇族還會使用絲綢這些東西。

在國外,英國有些貴族使用生魚片,法國公共廁所有公用的繩子,有些使用動物皮毛,日本皇族據說用蟬翼。

80後的我們在農村長大,還有很多老人使用“廁籌”,用竹子做的。


熾熱的小丑


古代我是不知道,記得我們小時候,吃飯什麼的沒有紙巾,那個時候生只是紙巾女人大姨媽來了才能買來專用,農村人沒有人捨得買紙巾擦屁股,擦嘴巴,擦手等等,平常農村人上廁所也是,蹲豬圈坑邊上解決,大家用稻草,採些樹葉,光滑的小棍棍放那裡,偶爾也找來一些破了的書本擦屁股,擦手,擦嘴巴。


平淡才精彩65


廁籌啊,有專有名詞。我居然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紙用於廁所以前,上廁所後用三種東西清潔,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階層:

絲絹,是富庶人家的用具,和今天的衛生紙一樣,也是一次性使用。。。

廁籌,就是我在前面說到的,是用木頭或者竹子削成的小片兒,用刮的。一般是城市裡的市民階級所用。

樹葉、石子、土塊,等等野外天然產物,是廣大農村勞動人民和野外生存者的用品。

可以想象,廁籌繼以下的用品用起來的滋味很不好受。


甲申十七年


哈哈,這個問題,我一定要推薦樓主去看一下尋秦記,會有更直觀的感受。項少龍穿越回古代,在一戶夫婦家借住。他想上廁所,問衛生紙,然後老伯就給了他一個圖上的東西,當時看到這裡,都要笑噴了。

好了,現在來認真回答問題。

中國古代最開始用來擦屁股的叫做“廁籌”,是把竹塊削成竹片使用。 當然達官貴人才有這個條件。普通百姓,用瓦片,樹皮,草葉的都有。

在《元史》中,出現了使用紙張的記錄。說的是一位太子妃非常孝順婆婆,在婆婆入廁之前會用面部試一下紙張的柔軟程度。

明朝有專門製造衛生紙的單位,叫做“寶鈔司”。

但是以上兩個說的都是皇家,普通百姓還是用廁籌的居多。

到了清朝,無論是官宦人家,還是平民百姓都用草紙了,草紙就相當於現在清明祭祀所燒的那種黃色紙錢。


知行2020


我想平民用的是土塊吧。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生活在陝甘寧黃土高原的農村人一直使用黃土疙瘩擦屁股,能用得上紙的少之又少,這東西到處都是,還不傷屁股,比石頭樹枝好用,而且還擦的乾淨。有人為了更衛生,會提前用火去燒既將作為廁土的土塊,據說這樣做可以殺毒消菌。




響噹噹的一顆小鋼豆


中國古代用竹子(廁籌)或石頭,小貴族用布,大貴族用絹,絲綢。羅馬用海綿(公用哦),希臘用貝殼,歐洲用粗繩,對了,維京海盜喜歡用魚和羊毛,印度人用手。


鋒言瘋語說天下


衛生紙出現之前,人們用什麼來擦屁屁呢?打開你的腦洞,讓我們來看看有些什麼你想不到的方式吧。

衛生紙對現代生活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然而在人類文明的漫長曆史中,每個時代、甚至每個人都有他自己保持清潔的方法。

物品的流行趨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區域、個人偏好和財富。早期,有錢人便後經常使用大麻、蕾絲花邊或羊毛擦屁屁;窮人常常會在河流中便便,然後使用抹布、刨花、樹葉、乾草、岩石、沙子、苔蘚、蕨類植物甚至蘋果皮、貝殼和幾乎其他任何手頭上廉價或是免費的東西。

古希臘人使用石頭和片狀的黏土塊保持個人衛生之後,古羅馬人的公共廁所便登場了,古羅馬人在保持清潔方面比古希臘人更為複雜:他們將一塊海綿綁在長棍的末端來清洗屁屁(當然這是公用的),不使用它時,那根棍子就被保存在公共浴室裡一個裝著濃鹽水的桶中。作為公用設施,公測配備有雕刻小孔的長大理石臺來分隔兩側的茅坑,由於沒有隔斷,所以可能你如廁的地方和旁邊一個可愛的女孩就隔著這個大理石臺。

中國芒碭山漢墓中發現的一間2000多年前建造的廁所,邊上有一堆小竹片。這東西就是古代手紙。名字很文雅:廁簡。製作很簡單,一般用木片或竹片削製成三五寸長,打磨光滑就成了。長相有點像沒掰開的方便筷子,更像古代記事的竹簡。最為人稱奇的是其中有實物為證的、在中國最早使用的、雕刻精美的石制坐便器 —— 此坐便器與今日人們廣泛使用的沖水馬桶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卻比現在的沖水馬桶早2000多年。

1391年,中國宋朝皇帝規定:廁紙必須是2到3英尺長的紙張,在此之前,中國百姓如廁時只是隨意扯張紙完事兒。

說一個比較重口味的例子——船員在出恭的時候最常使用的是破舊的錨索(說真的,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他們的屁屁是怎樣倖免於難的!)。因紐特人和生活在苦寒地區的人們往往用雪塊代替廁紙,除了很冷之外,雪塊實際上是比其他方式的更好選擇——因為擦的真的很乾淨!

殖民時期的美國,並沒有出現任何進階的廁紙。殖民者離開大不列顛遠赴殖民地以後,他們能找到的最好的廁紙就是玉米棒子。直到後來他們才意識到可以用舊報紙和書籍代替廁紙,因為他們發現,當地人在舊的務農日曆上栓一條繩子,然後掛到廁所裡做廁紙使用。(這讓你對現在的廁所讀物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吧!)

儘管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教子約翰·哈靈頓在1596年發明了第一個沖水馬桶,但是直到1857年,商業化生產的衛生紙才開始流通。

然而至今仍有一種文化牴觸衛生紙。眾所周知,印度人(除了訪印的西方人)用他們的左手和水桶裡的水進行沖洗。大多數印度人認為用水沖洗比用廁紙更加乾淨,還認為除了用手和水之外的方式都是骯髒的。當然,他們在洗好手後,不用左手處理任何食物或其他類似的事情。因此,在這些地區,左撇子們都被迫使用右手了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中國古代用竹子(廁籌)或石頭,小貴族用布,大貴族用絹,絲綢。羅馬用海綿(公用哦),希臘用貝殼,歐洲用粗繩,對了,維京海盜喜歡用魚和羊毛,印度人用手。

當然,普通人手上有什麼用什麼。


碧宵鶴影


竹籤


誠興戶外拓展有限公司


《資治通鑑》上記載了三國時期人們上廁所的一種方法,那時候人們上廁所用的是廁籌,這個東西相當於一個小竹板,上完廁所後用這個小竹板清理清理。到唐朝的時候皇宮中出現了一種粗紙,用這種粗紙來代替廁籌擦屁股,但這種粗紙非常貴,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只有皇室和民間的富商可以用的起,所以也不是特別普遍。到明清時期,皇帝和妃子已經不能忍受著粗糙的粗紙了,開始使用名貴的綢緞,綢緞非常絲滑,但用來擦屁股太浪費了。

不過和外國相比較的話,中國人入廁的方式還算是比較文明的。俄國皇室用的是鵝的脖子,因為鵝的脖子非常光滑,鵝脖子那裡的毛非常軟,俄國皇室就喜歡用鵝的脖子來擦屁股用。法國用的是麻繩,中世紀的法國王室非常節儉,他們把一條很粗的繩子掛在廁所的頂上,上完廁所後用這根麻繩清理,想不想是不是就覺得屁股疼。而日本用的東西更稀罕,日本皇室用的是蟬的羽翼,因為蟬的羽翼是透明的,用完之後可以通過糞便看看自己有沒有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