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兩個月損失811萬用戶,中國移動迎來“至暗時刻”?

文|聰明小生

近日,中國移動公佈了2019年全年業績。數據顯示,中國移動2019年全年營收達人民幣7459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通信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6744億元,同比增長0.5%;在淨利潤方面,中國移動在2019年實現淨利潤1066億,出現小幅度的下滑,同比下降9.5%;在用戶方面,2019年移動客戶淨增2521萬戶,總數達到9.50億戶,家庭寬帶客戶達到1.72億戶,穩坐三大運營商頭把交椅。另外,中國移動作為5G建設的主力軍,截至2月底,中國移動5G基站數已超過8萬個,開通5G套餐的用戶數量已超1000萬,超額完成預期目標。

猝不及防!兩個月損失811萬用戶,中國移動迎來“至暗時刻”?

別看中國移動去年全年發展良好、用戶數量穩步增長,可沒想到在2020年頭兩個月就出現了“滑鐵盧”。根據中國移動公佈的1月份、2月份的運營數據,今年1月份,中國移動流失移動用戶86萬戶,2月份繼續擴大規模,淨減725萬移動用戶,也就是說在2020年頭兩月,中國移動已流失811萬戶移動用戶!自1997年以來,中國移動每個月都會定期公佈用戶數據,如今連續兩個月出現移動客戶端用戶數量減少現象,且在2月的一個月內損失了725萬,這是23年來頭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對於移動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至暗時刻”!

猝不及防!兩個月損失811萬用戶,中國移動迎來“至暗時刻”?

那麼,中國移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還是跟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眾所周知,雖說目前國內有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但事實上中國移動一直都是一家獨大的,在各方面都比另外兩家強。與此同時,中國移動的“套路”也比其他兩家多,中國移動的4G資費套餐相對比較貴,隱藏的扣費項目太多,用戶經常在不知情下就被悄悄扣費,且部分優惠套餐活動僅開放給新用戶,對老用戶則十分刻薄。在聯通、電信紛紛推出新套餐時,中國移動那個5元30MB的“萬年套餐”依舊存在,備受用戶詬病。

猝不及防!兩個月損失811萬用戶,中國移動迎來“至暗時刻”?

如今攜號轉網在全國範圍內普及,越來越多用戶因為不滿原先運營商的服務以及其他原因想轉戶,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移動損失部分4G用戶也是正常。之前也早有徵兆,在攜號轉網試行省份中,中國移動都是攜號轉網轉出用戶數量最多的,而電信和聯通均有小幅度增長。

猝不及防!兩個月損失811萬用戶,中國移動迎來“至暗時刻”?

再有就是,之前因為運營商之間差異化服務的原因,很多用戶為了方便都辦理了兩張手機卡,比如用戶辦理中國聯通的寬帶,而此前用的是中國移動,那麼便成為兩家運營商共有的移動用戶。但攜號轉網政策落地之後,用戶只需將原來的號碼轉到對應的運營商名下,不需要再為兩張卡買單,這樣就直接造成部分雙卡雙待用戶的消失,進而導致運營商移動用戶總數減少,中國移動首當其衝。

猝不及防!兩個月損失811萬用戶,中國移動迎來“至暗時刻”?

另一方面,現在很多人都覺得移動的信號已經開始變差了。在以前,因為中國移動的基站數量是最多的,普及程度也是最高的,因此移動的信號不僅在一二線城市非常好,在一些三、四、五線的城鎮或者農村的信號也很可以,所以中國移動依靠信號這個優勢獲取大批用戶。但是近年來,隨著4G用戶的大幅度增長,移動用戶太多導致同時使用網絡的人太多,在4G基站總量基本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網速越來越慢,在有些地方甚至比聯通和電信還要差。

猝不及防!兩個月損失811萬用戶,中國移動迎來“至暗時刻”?

在工信部的干預下,如今三大運營商的套路已經越來越少了,三大運營商已經相繼宣佈放棄打資費“價格戰”,流量資費幾乎平起平坐,差異化越來越小。從整體上看,這些措施都是對用戶有利的,相信再過幾年,用戶也不再為運營商的套路而煩惱,對三大運營商也可以“一視同仁”!

如今的5G時代已經到來,三大運營商的關注點已經不再侷限於4G上面,對於即將到來的5G時代,大家認為三大運營商中誰才是最終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