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會不會徹底消滅?

江西小熊在海南


新冠肺炎是又一次的新型傳染病,不光是人體還是動物體都存在這種病毒的宿主,對於人類而言,對抗病毒的方式是預防或者疫苗,即使人類做到自身免疫病毒,這種病毒也會有其他的生存途徑。或許我們應該站在唯物主義角度來看,事物的發展是曲折前進的,要做到徹底消滅,我覺得不可能,可能是我們應懂得如何應對出現這種方式,生活簡單幹淨,心裡美好純潔。



渣渣AND修


大家好!在這裡首先祝大家:身體健康,遠離疾病!

新冠肺炎會不會消滅徹底?

這是個撲簌迷離而又高深的問題!

人一般面對解決新問題,會尋求相關已經的解決老問題作為思維鋪墊,嘗試著解決新問題!。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極為複雜而又神秘的機體!

依宇宙為例:我們只知道這裡面有無數顆或大或小的星球體,但是我們看不到它的邊際,或者是源頭!無從思考!!在我小的時候就有這種念想,每次想到這裡,我就感到害怕,這種怕,要比人面對死亡還要恐懼的多!用語言難以描述,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理由,就是不要往這方面思考,就是反正人都是要走的,死了也就沒有感覺沒有意識了,也就不那麼怕了,乾脆就不想這個問題了!

過好自己,做人的生活。

而人體,我們可以看到邊際,身高最高也就2米多高,體重最重的也就幾百斤,這是少數的。

反正就是這麼個體態。

可是現在我們看不到,我們本身的源頭在哪裡。

通常我們去醫院看病,就是哪裡有問題,就看哪裡,

比如胃病:胃潰瘍,胃炎,癌症等等。

西醫看病,是針對性看病,哪裡疼痛看哪裡。

胃炎,西醫就開治療胃炎的藥,胃潰瘍,開治療胃潰瘍的藥,癌症,就要吃藥化療,藥物

實在治不好,西醫就直接把胃手術切掉!

大家知道,我們身體每個部位,不管缺少哪個部分都會讓人感覺到,不舒服,更不自在。

西藥,西藥即為有機化學藥品,無機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

藥性強,但副作用比較高,比例:胃治好了,腎又壞了,腎治好了,肝又壞了,當然說的有點誇張了,

西藥,就是這麼個藥理,化學成分較高。

我們中藥的傳統,是以草本植物為基礎的製藥方式(當然也有少部分藥品是含有生物成分和化學成分)。

中藥,副作用相對西藥來說要低很多,有些中草藥甚至是沒有一點副作用的。

中醫看病,就儘可能的比較理性,

是從整體病症的源頭看起,從根本治療,預防,和保健。

比例:人的胃痛,並不是胃痛而痛,是因為身體有些部位的因素引起的疼痛,然後對這個部位,對症下藥,胃痛自然就好了。

就好比人的動作: 人的手可以做無數個動作,

並不是因為手動而動,手本身是沒有動的意識,

人體所有的部位都是和連接著大腦的,大腦是有意識的,有思維的,

所以手能夠有動作,

是在於有意識的大腦在支配,這才是手動

的根本!

因此這才是中醫高明之處!

在人體複雜的細胞組織結構,很難短時間內研製出針對新冠型病毒的抗體疫苗!

新型冠性病毒,能不能夠徹底的消滅?

這個問題目前人還決定不了,答案還在摸索中!

總之大家注意安全防護,尤為重要!

關注頭條!關注健康!請關注睿思達!!

感謝大家!支持原創!支持睿思達!!!





睿思達


細菌病毒自古就有。

記得小時候,沒有聽到過如今那麼多的病的名稱,也沒有那麼多的藥品,感冒發燒的總是用簡單的方式就可以治療好了。

慶大黴素,土黴素,紅黴素,阿司匹林都是常用藥。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藥品不斷研發和升級,細菌病毒也在不斷髮展和升級。人類始終和病毒在不斷的鬥爭。

自然界新冠病毒不斷髮展和變異,人類通過不斷治療達到和病毒平衡共存的狀態。


學海無涯950


呵呵~~~


手機用戶21235598968


會消滅掉,人類不是已經消滅了很多瘟疫,

鼠疫

鼠疫在歷史上大規模爆發的次數有五次之多。

第一次瘟疫流行於公元541年至542年,歷史上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以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名字命名

查士丁尼自登基以來,他一直努力工作,領導東羅馬帝國征服世界各地。他收復了除高盧、英國和西班牙以外的所有古羅馬失地。似乎世界上沒有軍隊可以阻擋東羅馬人的鐵蹄,但瘟疫可以。

君士坦丁堡因為這場瘟疫損失了40%的人口,直接改變了東羅馬的歷史。

第二次鼠疫流行發生在公元1347年至1353年,直接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場瘟疫也就是著名的黑死病。

沒有治癒黑死病的藥。患病就意味著死亡。感染這種疾病的人皮膚上會有黑斑,因此得名。

黑死病是所有歐洲人的噩夢。《十日談》的作者薄伽丘曾經描述過這場瘟疫:

“上帝對人類殘忍到了極點!”

黑死病對歐洲有著深遠的影響。這場瘟疫標誌著中世紀的結束和現代文明的開始。

第三詞,米蘭的大瘟疫,從1629年蔓延到1631年。28萬人死亡。瘟疫導致了著名城市威尼斯的衰落。

第四,倫敦大瘟疫。米蘭大瘟疫三十年後,倫敦爆發了另一場瘟疫,造成10多萬人死亡,相當於當時倫敦人口的20%。歷史稱之為倫敦大瘟疫。

當時,人們認為瘟疫是由貓和狗引起的,所以當時的貓貓狗狗糟了厄運,都被殺死了。大約40000只狗和20000只貓被宰殺。

第五次

這場瘟疫始於1894年,結束於1959年,造成的損失比前幾次要小。

然而,鼠疫在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廣泛傳播,幾乎遍及全世界,死亡總人數也達到1000萬。

因此,這場瘟疫被稱為歷史上第三次瘟疫爆發。

鼠疫首先從中國雲南開始,然後通過海路傳播到世界各地。

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流感發生在1918年至1919年之間,剛好趕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流感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上有5億人被感染,4000萬到5000萬人死於西班牙流感。

流感於1918年春天首次發生在美國的一個軍營。起初,它只是普通感冒,死亡率不高。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樣,這種病毒很快傳播到所有有士兵的國家。

到1918年秋天,流感捲土重來,死亡人數急劇上升。因為西班牙政府首先報告了這種流行病,所以被稱為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流感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特徵:年輕人容易受到高死亡率的影響,而身體虛弱的老人和兒童死亡率較低。

據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流感造成的徵兵困難而提前結束。

西班牙流感病毒是各種流感的祖先,被命名為H1N1。

天花

天花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但是現在因為疫苗而沒有威脅。

過去,麻子經常出現在老年人身上。麻子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大多數都有天花,比如康熙皇帝也有天花。患天花並長痘痕是幸運的,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失去了生命。

天花在美國造成的損害最大,而不是在亞洲或歐洲。

美國的天花純粹是人為的。

16世紀末,歐洲殖民者將天花患者使用的餐具帶到美國供印度人使用。印第安人非常愚蠢和天真,他們把歐洲的禮物當成一種仁慈。結果,潘多拉魔盒被打開,天花病毒被釋放。

印第安人對天花沒有任何免疫力,天花開始肆無忌憚地發展。一百年後,印度人的數量從3000萬下降到大約100萬。歐洲殖民化的障礙減少了很多。

有些人可能會問,歐洲人不害怕嗎?歐洲人已經獲得了一定的天花免疫力,他們的抵抗力遠遠強於土著印第安人。


硫柱說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似龍捲風般呼嘯而來,首先登陸武漢,然後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冠肺炎每日確診患者數量也在逐步減少,大家都在關心這個問題:這次疫情將以何種方式結束,是徹底消失,還是長期存在?專家提到的自限性疾病是什麼意思?

自限性疾病

在2月21日上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專家表示新冠肺炎屬於自限性疾病,那麼,如何看待自限性疾病?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福生作了解釋。

自限性疾病是個專業術語,一般指病原體急性感染後雖然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流涕,但這些症狀持續時間不長,即使未經治療,臨床症狀也會消失,不會對身體造成永久的傷害,也不導致慢性感染,這就叫急性自限性疾病。比如普通感冒,主要是注意休息,適當多喝水,保持營養,即使不經過特殊治療,相關的症狀也會在一個星期左右消失。

自限性疾病病程:潛伏期 進展期 康復期

以感冒為例:自限性疾病的臨床病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潛伏期、進展期和康復期。所謂潛伏期,主要是病毒進入人體大量複製,可以沒有臨床症狀;所謂進展期,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和病毒相互作用,導致呼吸道炎症等一系列病變,同時出現臨床症狀等變化;所謂康復期,就是人體的免疫功能戰勝了病毒,清除人體內的病毒。患者經過這三個階段就好了,病人也就自然康復了。

兩種可能的結局

正如歷史上出現過大多數致命性病毒一樣,新冠病毒面臨著兩種可能的結局:被徹底遏制,或者反覆爆發流行。

被徹底遏制:

例如2003年的SARS,若其他國家不再出現新發病例,且我國採取的措施有效,確診、疑似等病例數逐步下降,病毒感染的風險就會降低,直到消失。

反覆爆發流行:

1918年,由甲型H1N1亞型毒株導致的“西班牙流感”暴發,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瘟疫”。據估計,當時大約有5億人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發病率約40%),健康人群,包括20-40歲人群的高病死率是本次大流行的一大特徵。

1918年“西班牙流感”時的醫務人員(NCIRD)

當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大流行後,有可能演變為一種人群中的地方病。就像引發感冒的冠狀病毒一樣,雖然毒力會弱化,但時不時仍會引起新的疫情爆發。

也就是說,病毒可能會與人類「共生」,需要依靠注射疫苗來控制流行。

20 世紀三次流感大流行的特徵(WHO)

如今屬於哪種情況?

目前,除了國內的數萬例確診病例外,日本、北美等其他國家地區均有確診病例出現。輕症患者和無症狀傳播者的傳染性,也可能成為「大流行」的危險因素。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高本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我們仍在努力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但事實證明這很困難。

2月19日《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解讀公眾關心的疫情問題。針對新冠病毒是否會長期存在的問題,王辰院士表示:有這種可能性。

因為SARS的傳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強的疾病,它的病原病毒也是這樣的特點。對於這樣兼具很強傳播性和很強致病性的病毒,它是不容易存活和在人間持續傳播的。要麼把宿主殺死了,它由此也就不在了。而像這個病(新冠病毒)我們就是說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在人間存在的病。

如果我們無法控制其傳播,那麼至少在我們開發出疫苗之前,它就會成為流行病。

遏制病毒的重要因素

能否成功遏制病毒,則有賴於以下幾點因素:

1. 病毒變異概率

如果新冠病毒在複製時出現「變異」,則感染新的宿主的可能性較大。新冠病毒的基因組由單鏈 RNA 組成,存在變異可能,廣東省舉行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況發佈會指出目前新冠病毒 3 萬多個鹼基中只發現了 5 個鹼基突變,只佔很小一部分。

從目前報道來看,新冠病毒的變異概率較低。

2. 病毒毒力與機體免疫反應

雖然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與 SARS 的一致性高於 70%,但是從目前衛健委公佈的感染病例來看,新冠病毒病死率為 2% 左右,低於 SARS 和 MERS 的病死率。

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 1 月 31 日發佈的論述,病毒的毒力越強,越發容易被免疫系統識別。而當前的新型冠狀病毒,相較於 SARS 和 MERS 而言,其毒力和致病性相對較弱。

在 2 月 10 日的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介紹,患者出院治癒以後,體內會產生一段時間的抗體,但是這種抗體是否能夠達到終身保護,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不過,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專家Susan Kline 的表述,人對冠狀病毒的感染並不存在長期的免疫性。就像導致普通感冒的鼻病毒一樣,人可能產生抗體反應,但反應會減弱,可能在一生中還會感染好幾次。

3. 應對措施

目前較低的病死率,與及時有效的隔離措施和積極救治是分不開的,有效的應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病毒的傳播。

目前看來,為有效應對疫情,武漢採取了封城等多種應對措施,2 月 8 日至 9 日,全國各省市共向武漢增派 34 支醫療隊馳援武漢。

此外,湖北已由居家隔離轉向集中隔離,建設多家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同時設置多個隔離點用於隔離疑似和密切接觸者。全國其他各省市也都採取了隔離防控措施,疫苗和治療藥物也在抓緊研發中。

新冠病毒雖可怕但不必惶恐,人類作為地球上的物種,已經和很多病毒打過交道,新冠病毒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無論如何,都不可放鬆警惕。






湖北方言華哥


會過個夏天就可以了


各一份520


不會


靜雅墨軒


在中國,沒有消滅不了的


戀染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