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適合用多少克吃鉛量的漂?

仙居狙鯽手


這需要結合情況來定,水深,杆長,魚種,甚至包括餌重等,沒有前提如何確定呢?

假設是4.5米魚竿以內釣鯽魚,水深在2米以內,那麼夏天2克以下,冬天1.5克以下比較失意。

5.4米-6.3米釣鯽魚,起碼要到2克以上3克以下了,冬季適當縮小到2克以內才容易看到魚口。



至於針對鯉魚的話,鯉魚餌料較重,吃鉛量哪怕是短杆也要在2.5克左右,長杆超過3克很正常。

所以在題主沒有給出前提的情況下,只能解答 成這個樣子了。

如果覺得我所說的內容對您有幫助,請點贊、關注我,一起聊聊釣魚那些事。



釣魚人烏蘭


既然說到吃鉛量,那基本是指臺釣羅。用多少克吃鉛量的漂,限不限制這個野釣這個條件無關。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魚種,不同的水深,不同的季節都不同,如果什麼場合都可能去釣,那基本上大、小浮漂都能用上。一根浮漂打天下很難做到。

市面上能買到的浮漂,按吃鉛量,最小的可能只有零點幾克,最大的遠投漂應該能有15克以上的。大、小浮漂各有用途,越是玩得精細,越是覺得有必要,就像修腳師傅那一套刀具,從大到小,從長到短,十個腳丫修下來,基本上每個都能用到,呵呵。

通常來講,吃鉛小的靈敏一些,大的遲鈍一點,但靈敏不能一味的去追求,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基本的一個原則框架

輕口用小漂 生口用大漂

天冷用小漂 天暖用大漂

水淺用小漂 水深用大漂

靜水用小漂 流水用大漂

竿短用小漂 竿長用大漂

小魚用小漂 大魚用大漂

細線用小漂 粗線用大漂

這隻能說一個框架,我還不一定總結全了。釣魚環境錯綜複雜,很多時候實際運用完全遵循原則不一定行得通。比方說,竿長用大漂,是從拋竿角度去考慮,如果冬釣魚口輕,逼得長竿也只能配小漂。再比如小魚用小漂,但如果深達四米以上,底釣也只是小鯽魚,但還是要用相應大一點的漂。

總之,單就浮漂一項,也是釣無定法,靈活變通。

按我自己的標準大概分個段位吧。吃鉛小於2克為小漂,2克到4克為中號,4號以上為大吃鉛浮漂。


江釣人狂龍


看你魚竿長度和釣什麼魚了,4.5-6.3米的話一般1.6-2.5克之間就可以了


那沫陽光49167402


我們先應該瞭解吃鉛重和吃鉛輕的浮漂的特點。

吃鉛重大於3g,的浮漂優點是好拋竿,下底快,下底快可以避開中層雜魚;吃鉛輕小於3g的浮漂優點是信號強,下底慢,下底慢可以打行程,逮截口。

瞭解了以上特點,自然而然就得出了野釣中的使用場景:

當竿長超過5.4,用大漂比較好,

短杆用小漂比較容易抓信號。

水深用大漂,水淺用小漂;鬧白條果斷換大漂;颳風拋不出去竿也應該換大漂,抗風浪.......等等。

我自己野釣基本5.4為主,只要不颳風,我都用一支吃錢3.5g的浮漂,這支漂苗子較粗加了小扁尾,可以保證我能清晰的看到苗子。颳風我就換一支吃鉛5.5g的大漂。

這麼做是為了保證我的拋竿準確性,因為拋的準是最重要的。拋竿準確,是基本功裡,影響釣獲的最主要技術指標。

當我釣鯽魚淺水,用4.5的鯽魚杆,一般配一支阿盧a31,吃鉛1.5g左右。短杆看漂距離近,可以換一支細苗子的浮漂,小漂信號比較清晰。

我常用的浮漂就三支,不輕易更換。一支浮漂用熟了,可以準確的判斷魚口。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丸子說漁


應該是(主線型號+水深米數)除以2,就是最合適的的吃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