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偶像,就在當下

誰是你的偶像?

歲月流轉,掠過滿天星斗。從董存瑞、雷鋒,到錢學森、陳景潤,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倫……到了思想觀念多元的00後一代,已再難有統一的答案。

有學者在研究中寫道,當前青少年對偶像的崇拜,已從“仰望”向“共生”改變。

不久前,“硬核醫生”張文宏成了“網紅”。這位在疫情中講真話、金句頻出的醫生具備鎮定人心的才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2019年9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線上線下都火了。先是袁老九十大壽的小視頻在網上點擊量過億,網友們紛紛送上生日祝福;緊接著,袁老在湖南農業大學演講,學生們歡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現場”。

袁隆平、屠呦呦、黃旭華、于敏、孫家棟、張富清、李延年……2019年9月,“共和國勳章”頒發後,這些閃亮的名字頻頻出現在社交媒體,年輕的粉絲群體將追星對象指向了他們——共和國最閃亮的星。

曾經大眾媒體將英雄人物、典型模範、文體明星推送到人們眼前,而在網絡時代,各行各業的風雲人物都“近在眼前”,人們只需動動手指,就可挑選幾位長期訂閱、跟隨。因此有媒體提出,如今中國年輕人的偶像崇拜已從“因為偉大,所以崇拜”進入一個“為我所用,所以關注”的新流程。

2019年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將劉慈欣再次推至公眾面前。作為首個斬獲“科幻界諾貝爾”雨果獎的亞洲作家,無論在線下還是在網絡上,劉慈欣都成為熱議的焦點。而劉慈欣曾透露,參加他作品籤售會的人大多是青少年。

日新月異的時代,深刻變革的中國,年輕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有的人曾認為不少90後、00後淪於英雄虛無主義,而事實證明,他們擅長在當今社會發掘閃光的偶像,並賦予崇拜行為全新的涵義。人類群星閃耀古今,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偶像就在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