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穷河扁福渡口无名高地,尖刀班被伏击……

作者 王伯亮

奇穷河扁福渡口无名高地,尖刀班被伏击……

奇穷河扁福渡口无名高地,尖刀班被伏击……

王伯亮,河南商丘人,1976年2月入伍,战时任380团八连三排长。

那是41年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中。1979年的3月3日晨六时,我排归建。

昨夜没有战事,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按照作战计划,我连是攻打480高地(迷迈山)的主攻连。我营16时到达迷迈山的必经之地一一奇穷河,渡口处河对岸无名高地下有一村庄叫扁福,这个地方是个渡口。渡口处河宽约七、八十米,水不太深但流急,可徒步过河。

河对岸有三座山头呈品字形排列,其山脚相连。左侧山较大,树多草深,可以听到那里枪声密集。我团一营为保障渡河部队安全正在此与敌激战。

奇穷河扁福渡口无名高地,尖刀班被伏击……

此次战斗扁福渡口附近的高地

正前方山头稍远且小,同样植被茂密,无枪声;右侧山头上的大树不太多,但草高且密。紧靠河的一面是悬崖峭壁,陡而高。想上山,只能走左侧,现在上面无枪声,很平静。但由于地形所限,不利于大部队展开。

营长唐勤贵命我连抢占右侧山头。连长马锡明决定:二排主攻,一排助攻,我们三排为预备队。

战斗开始后,我通过望远镜看到:二排过河后顺利占领山顶,尖兵班继续前进,突然从茂密的草丛中站起来约七、八名越军,向尖兵班和二排猛烈扫射。尖兵班伤亡较大,二排受敌威胁很大,被迫退到山顶东侧。关键时刻,副连长周达钧冲在前面,奋不顾身、拼死带头抢救伤员。同时,指挥二排交替掩护,稳住了阵脚,与敌对峙,但部队无法前进……。

这时连指传话:“三排长速上来。”我迅速上去,边上山边观察左侧地形。我到连指后,看到大伙正召开紧急会议。简单介绍情况后,连长马锡明叫大家发表意见,我提出:“由我们三排抽精干人员,我带队从左侧一条山沟隐蔽插到敌后,上下配合,消灭敌人。”指导员黄木汉不同意,他认为:“咱们的主要任务是攻打迷迈山,现在二排伤亡较大,明天不可能打主攻。三排明天任务较重,今天要避免损失。应请求上级炮火支援后再次冲击。”经上报营指,指导员方案被批准实施。

我连下撤至安全距离,上级炮火对敌阵地轰击后,我连再次攻击……。

打扫战场发现敌尸2具,其余敌伤亡不详。占领该高地时,天已快黑了,马上构筑简易工事,组织防御。

此战斗,说明了越军的狡猾且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也说明了山岳丛林地作战的特点:有利于隐蔽,难以发现敌人,战斗常有突然性……。

同时也暴露了我们诸多不足:组织指挥能力、灵活机动能力、利用地形地物能力等等欠缺……。

连指召集紧急会议时,我与二排长有短暂交流,询问他:“兵力占优,为何不组织交叉火力、互相掩护、搜索前进?居高临下,地形有利,为何不组织对敌投弹,充分发挥手榴弹威力?……”其答:“失机、忘了。”

这一仗的警示,今后要汲取教训,牢记:“有山就有敌,有高地就有敌人防御”(军参谋长语)。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提高警惕,既要勇敢,又要胆大心细,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奇穷河扁福渡口无名高地,尖刀班被伏击……

八连三排战后合影,部分伤员未归队。

此战我连多人受伤、有六人牺牲:五班长张家忠、战士朱明志、张天刚、李井仓、佘明皇、六班战士陈西平。让我们记住烈士的英名,烈士们永垂不朽!

(感谢老歌VIP提供扁福附近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