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大白”手記:一天是這樣過的……

黃浦區紀委監委幹部金善達,是個30歲剛出頭的小夥子。他積極響應號召,前往機場駐點,參與疫情防控相關工作。他說,曾經看到一則新聞,一個僅三歲的小女孩,因為疫情,幾天之內先後失去父母。作為父親,他受到極大震撼,願盡己所能減少疫情對同胞的傷害,也祝願大家可以儘早摘下口罩,在陽光下自由地呼吸。3月8日,他第二次參與跟車護送工作後,寫下了如下手記——


凌晨5點30分


鬧鈴準時響起,簡單洗漱和檢查出門物件,吃著妻子準備的熱騰騰的蛋炒飯,感覺身體裡充滿了正能量。


早上6點05分


推開門的一瞬間,一陣淡淡寒涼湧了進來,讓人清醒。初春的上海,天才矇矇亮,涼風習習、鳥鳴啾啾,讓人感受到萬物復甦的勃勃生機和即將到來的光明。從家出發到浦東國際機場志願服務點,先坐公交再坐地鐵,路上兩個小時剛好養精蓄銳。一覺醒來,已經臨近目的地。出了地鐵站,和煦的陽光暖暖地照著,籠著遠處鱗次櫛比的高樓,映著乘客們惺忪的臉龐。看得出,同時走出地鐵的很多乘客,應該也是去機場參加防控的。大家很有默契,相視一笑,各奔工作點。


上午8點10分


到達浦東機場T1航站樓工作點,在社區醫生的指導下穿戴防護裝備。由於我承擔將黃色標籤乘客從機場用專車安全護送到居住點或集中隔離點的跟車接送任務,全程陪同他們,所以採用二級防護。


機場“大白”手記:一天是這樣過的……


戴上口罩,窒息感迎面撲來,連吸好幾口氣才緩過來。羽絨服外面套上防護服,再戴上帽子和護目鏡,感覺行動明顯遲緩了很多。最先接送的是一對巴黎旅遊歸來的滬籍退休夫婦,他們說,看到國家這麼嚴密的防護措施放心了,我們會按照要求做好居家隔離。同車接送的還有來自T2航站樓的4位乘客,T2航站樓的志願者小魏和我一起跟車。由於行李較多,我們準備了寬敞通風的大巴,坐定,啟程。


機場“大白”手記:一天是這樣過的……


中午12點20分


午後,隨著氣溫的升高,悶熱感慢慢襲來,護目鏡開始起霧了。但我們一刻也不敢鬆懈,時不時詢問乘客的情況並叮囑注意事項。到後來,連手機屏幕都難以看清,我儘量不鎖屏以保持與社區工作人員、警官等聯絡。將這對夫婦安全送達社區後,他們一再表示感謝:“終於到家了,真的非常感謝你們,給你們添麻煩了,要是知道這樣我們就不出去旅遊了。”


機場“大白”手記:一天是這樣過的……


下午2點整


6位乘客全部送達各自社區後,我和小魏終於鬆了一口氣。返程中,由於不能開空調,車內溫度還在持續升高,防護服裡越來越悶熱,我感覺到越來越眩暈,並開始胸悶噁心。多少次想脫下防護服,但理智告訴我不行。我問小魏:“兄弟,你還行不?”他說:“感覺快要中暑了。”


機場“大白”手記:一天是這樣過的……

機場“大白”手記:一天是這樣過的……

下午4點05分


回到機場,一下車我們倆趕緊各自找了個角落乾嘔起來。在陽光下自由地呼吸原來是一件這麼幸福的事情,也讓我更能夠理解一線醫務人員的辛勞、付出與大愛。這不僅考驗醫務專業能力,更考驗體能與意志力。


機場“大白”手記:一天是這樣過的……


晚上8點15分


順利將兩位來自日本的客人送到家,雖然他們的漢語不是很流利,但是很配合和支持我們的工作。這一批送的4人分別在不同地址,送完我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機場“大白”手記:一天是這樣過的……


回家後,妻子在家門口仔細給我噴灑自制的84消毒水,雖然言語裡滿是“嫌棄”,但是從她的眼神裡,我看到更多的是關懷和理解。已經一整天沒喝水、沒上洗手間了。一進門我就直奔洗手間。洗完澡上秤,一看輕了6斤。妻子說:“正好減肥。”但我早已注意到餐桌上有她為我備好的夜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