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大白”手记:一天是这样过的……

黄浦区纪委监委干部金善达,是个3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他积极响应号召,前往机场驻点,参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他说,曾经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仅三岁的小女孩,因为疫情,几天之内先后失去父母。作为父亲,他受到极大震撼,愿尽己所能减少疫情对同胞的伤害,也祝愿大家可以尽早摘下口罩,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3月8日,他第二次参与跟车护送工作后,写下了如下手记——


凌晨5点30分


闹铃准时响起,简单洗漱和检查出门物件,吃着妻子准备的热腾腾的蛋炒饭,感觉身体里充满了正能量。


早上6点05分


推开门的一瞬间,一阵淡淡寒凉涌了进来,让人清醒。初春的上海,天才蒙蒙亮,凉风习习、鸟鸣啾啾,让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和即将到来的光明。从家出发到浦东国际机场志愿服务点,先坐公交再坐地铁,路上两个小时刚好养精蓄锐。一觉醒来,已经临近目的地。出了地铁站,和煦的阳光暖暖地照着,笼着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映着乘客们惺忪的脸庞。看得出,同时走出地铁的很多乘客,应该也是去机场参加防控的。大家很有默契,相视一笑,各奔工作点。


上午8点10分


到达浦东机场T1航站楼工作点,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穿戴防护装备。由于我承担将黄色标签乘客从机场用专车安全护送到居住点或集中隔离点的跟车接送任务,全程陪同他们,所以采用二级防护。


机场“大白”手记:一天是这样过的……


戴上口罩,窒息感迎面扑来,连吸好几口气才缓过来。羽绒服外面套上防护服,再戴上帽子和护目镜,感觉行动明显迟缓了很多。最先接送的是一对巴黎旅游归来的沪籍退休夫妇,他们说,看到国家这么严密的防护措施放心了,我们会按照要求做好居家隔离。同车接送的还有来自T2航站楼的4位乘客,T2航站楼的志愿者小魏和我一起跟车。由于行李较多,我们准备了宽敞通风的大巴,坐定,启程。


机场“大白”手记:一天是这样过的……


中午12点20分


午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闷热感慢慢袭来,护目镜开始起雾了。但我们一刻也不敢松懈,时不时询问乘客的情况并叮嘱注意事项。到后来,连手机屏幕都难以看清,我尽量不锁屏以保持与社区工作人员、警官等联络。将这对夫妇安全送达社区后,他们一再表示感谢:“终于到家了,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给你们添麻烦了,要是知道这样我们就不出去旅游了。”


机场“大白”手记:一天是这样过的……


下午2点整


6位乘客全部送达各自社区后,我和小魏终于松了一口气。返程中,由于不能开空调,车内温度还在持续升高,防护服里越来越闷热,我感觉到越来越眩晕,并开始胸闷恶心。多少次想脱下防护服,但理智告诉我不行。我问小魏:“兄弟,你还行不?”他说:“感觉快要中暑了。”


机场“大白”手记:一天是这样过的……

机场“大白”手记:一天是这样过的……

下午4点05分


回到机场,一下车我们俩赶紧各自找了个角落干呕起来。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原来是一件这么幸福的事情,也让我更能够理解一线医务人员的辛劳、付出与大爱。这不仅考验医务专业能力,更考验体能与意志力。


机场“大白”手记:一天是这样过的……


晚上8点15分


顺利将两位来自日本的客人送到家,虽然他们的汉语不是很流利,但是很配合和支持我们的工作。这一批送的4人分别在不同地址,送完我就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机场“大白”手记:一天是这样过的……


回家后,妻子在家门口仔细给我喷洒自制的84消毒水,虽然言语里满是“嫌弃”,但是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更多的是关怀和理解。已经一整天没喝水、没上洗手间了。一进门我就直奔洗手间。洗完澡上秤,一看轻了6斤。妻子说:“正好减肥。”但我早已注意到餐桌上有她为我备好的夜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