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後裔的蕭瑀,為什麼放棄身份,甘願輔佐唐朝皇帝

引言:

蕭瑀,唐朝建國初期的宰相,在他的一生中,他為唐朝的發展奉獻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誰又知道,

蕭瑀本來是皇族後代,是南朝梁明帝的第七個兒子,同時他也是隋煬帝蕭皇后的親弟弟。在梁朝滅亡之後,他便跟隨姐姐進入長安輔佐隋煬帝。隋煬帝的荒唐統治引起了他的不滿,於是他便經常勸誡他。但是隋煬帝這樣的暴君又怎麼能聽得進去勸阻呢,於是他便將蕭瑀貶官。

皇族後裔的蕭瑀,為什麼放棄身份,甘願輔佐唐朝皇帝

蕭瑀

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他得以加入李淵的隊伍,從此便一心輔佐李淵,建立唐朝。在唐太宗李世民繼位之後,他甚至六次擔任宰相,又六次被罷相。不得不說,他的一生的確具有傳奇色彩,哪怕多次遭到皇帝的貶斥,他也仍然沒有停止自己向皇帝進言的決心,因此深受皇帝看重,唐太宗將他列入凌煙閣中,位居第九。連唐高祖李淵都曾經給予了他十分高的評價:“公之言,社稷所賴。”


出身帝王之家,侍奉暴君隋煬帝

根據歷史記載,這蕭瑀出生在帝王之家,他的祖父便是南朝時期有名的梁武帝蕭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長大,從小蕭瑀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也為他後來輔佐李淵奠定了基礎。在他九歲那年,他就被封為新安郡王,姐姐也嫁給了隋朝晉王楊廣為妃。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

再經過南北朝多年來的混亂之後,隋文帝楊堅終於以鐵血手段終於統一了全國,建立了隋朝,隋朝的建立也代表梁朝的便滅亡。無家可歸的蕭瑀便只能跟隨姐姐前往長安,侍奉在隋煬帝身旁。

皇族後裔的蕭瑀,為什麼放棄身份,甘願輔佐唐朝皇帝

蕭瑀

在成年之後,憑藉著皇后弟弟的這個關係,最開始的蕭瑀都被皇帝唯以重用,官至中書侍郎。那個時候的隋煬帝還想要一心治國,但是在登上皇位之後不久便被權勢矇蔽住了雙眼,荒淫無道。一路從晉王到隋煬帝,蕭瑀都陪伴在他的身邊,看到他這樣至天下百姓於不顧,於是便多次上書勸誡皇帝,隋煬帝自然便對他感到不滿,甚至將他趕到地方去擔任小官員。其實這蕭瑀確實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如果他選擇順從隋煬帝而不是勸諫他,那麼或許他還能得到隋煬帝的重用。

決心仕唐,宰相生涯六起六落

蕭瑀的妻子是獨孤皇后的侄女,而這李淵又是獨孤皇后的親外甥,因此李淵和蕭瑀還沾親帶故。在這兩個人一起在隋朝朝廷做官的時候,交情也十分好。李淵知道這蕭瑀是個人才,滿腹才華,如果能拉攏到他,必然能夠輔佐自己。

皇族後裔的蕭瑀,為什麼放棄身份,甘願輔佐唐朝皇帝

蕭瑀劇照

於是在李世民帶領軍隊進攻薛舉的時候,蕭瑀和妻子特意設了家宴來款待他。在那期間,李世民恭敬地拿出了一封李淵所寫的信交給蕭瑀看,蕭瑀拆開信看了之後便決心跟隨李淵。李淵看到蕭瑀的到來也十分的高興,立刻便將他分為民部尚書。

由此看來,這蕭瑀具有獨到的眼光,能夠及時的從隋朝那個爛攤子中脫身而出,選擇追隨明君,不知道是該說他具有先見之明,還是說他眼光獨到。

唐朝建立之後隱太子李建成便和秦王李世民爆發了太子之爭,在最後的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取得了勝利,唐高祖在這不久之後便退位成為了太上皇。作為前朝的官員,這蕭瑀在朝中的地位也是頗為尷尬,由於他處事太過於古板,不懂得變通,因此在朝堂上多次得罪皇帝。

皇族後裔的蕭瑀,為什麼放棄身份,甘願輔佐唐朝皇帝

唐太宗

其中有一次便是他與朝堂上一位大臣的意見不合,便在公開場合直接與他辯駁,完全不顧皇帝是否在場,唐太宗便覺得他們在挑釁皇權,因此罷免了他。而他本來就是一個心高氣傲之人,還是唐朝的開國功臣,一心為唐朝的發展盡心盡力,而卻多次遭到皇帝的貶處,這樣一想,他也十分憤怒,因此大病不起。

唐太宗也是一個能夠認識自己錯誤的明君,及時的糾正了自己的錯誤,重新將蕭瑀召回朝廷為官。根據歷史記載,這蕭瑀前前後後一共六次被罷相。這蕭瑀確實是一位難得的人才,按理說吃一塹,長一智。但是他卻並沒有如此,哪怕多次被皇帝貶斥,他也仍然不忘初心。

為人正直,被太宗列入凌煙閣

作為一名權臣,蕭瑀曾經在唐太宗統治期間多次擔任宰相,他也提出了許多建議得到了唐太宗的採納,這其中便有

分封貴族子弟為王的這一重大決策。除此之外,他為人正直,不為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所折腰。

皇族後裔的蕭瑀,為什麼放棄身份,甘願輔佐唐朝皇帝

從一件事可以看出:他原本在隋朝擔任官員時,置辦了許多的田地和宅子,但是在後來,這些田地和宅子都被唐高祖李淵賜給了其他功臣。

在蕭瑀歸順唐朝之後,李淵便還給了他,他卻全部都分給了宗族,自己只留下了一座。在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逐漸穩定統治之後,便開始為儲君一事煩惱,

這李淵比較偏向於長子李建成,甚至對李世民頗為忌憚,多次想要除掉他。蕭瑀卻認為立賢不立長,於是堅決反對,最終打消了李淵的懷疑。

貞觀十七年二月,唐太宗為了紀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便設立了凌煙閣,而這蕭瑀儼然在其中,位列第九。

皇族後裔的蕭瑀,為什麼放棄身份,甘願輔佐唐朝皇帝

《賜蕭瑀》

唐太宗李世民曾為蕭瑀作詩《賜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其實雖然唐太宗曾經多次罷免蕭瑀,但是他也深深的知道這蕭瑀其實是一個有才之人,只是做事太過刻板,在朝中不懂得變通,才多次得罪於他。好在蕭瑀也是一個堅守本心,鍥而不捨之人,他並不會因為皇帝的斥責而改變自己為人處事的原則,更不會因為皇帝的忽視而停止勸誡皇帝。由此看來,這蕭瑀確實是天生的宰相,不僅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位置,還能在眾多大臣之中脫穎而出擔任宰相,確實頗有才能。

《獨異志》

《舊唐書·蕭瑀列傳》

《賜蕭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