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生叔的分級體系股票池(福利在文末)

來了!生叔的分級體系股票池(福利在文末)

先補充一個題外話,昨天我把微信公眾號主頁下方的1.0入口換成了2.0的,有很多1.0訂閱讀者來詢問如何復看1.0的文章,我知道你們會這麼文,所以其實昨天的推文裡面已經有回答這個問題。

今天我再貼過來一下:

1.0老用戶如何無限回看歷史文章?

来了!生叔的分级体系股票池(福利在文末)

然後點擊“我的已購”

来了!生叔的分级体系股票池(福利在文末)

就可以在這個畫面中任意切換1.0和2.0兩個專欄啦

来了!生叔的分级体系股票池(福利在文末)

回到正題。

之前我說過,2020年我要立個Flag,那就是打造一套涵蓋了A股、港股的股票分級體系。

長期關注我的老讀者都知道,我的投資風格是傾向於長期持有的(在投資邏輯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並且更偏好優秀公司的困境反轉以及大行業小公司,競爭優勢已經形成的未來成長龍頭公司。

長期持有是基於兩個基本認識:

第一,市場波動不可預測

第二,股價最終將依從於公司的價值創造結果,並且時間越長,公司業績增長與股價漲幅之間的關聯性就越大。

所以長期持股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退的是對於難以捉摸的市場波動和風格切換的猜測上主動放棄,進的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勇氣。

所以,生叔的投資風格歸納起來就是與其讓自己被市場牽著走,不如以我為主,以稀缺性為核心,把市場上最好的公司(請注意,我說的是最好的公司,而不是預期漲幅最大的股票,這完全是兩個概念)提前給找出來,然後等待合適的時機上車。

在前面一篇推文中,我已經介紹過關於股票分析系統的大致思路,如今兩個月過去了,今天我帶著這份成果終於與你見面!

在我的股票分級體系下,我會把A股分為:S、A+、A、A-、B這5個大類。

生叔的這套股票分級體系和市面上主流的量化選股模型完全不一樣,我的這個分級體系裡沒有財務指標、市值大小、股票估值等參數,也不會給股票貼上成長股、價值股、白馬股、菸蒂股的標籤,這套體系完全是根據行業市場容量的大小和行業競爭實力的強弱這兩個定性維度來對股票進行分類。

為什麼?

首先,像估值、增長率這類指標一直都在動態變化,而且如果根據不同生命週期、不同體量、不同行業、不同模式的企業之間也沒法橫向對比,如果將其納入進來,我的工作量將呈幾何倍數增長,而市佔率和市場規模是相對穩定的,特別是市場份額屬於一個量變積聚到質變的過程,可能3、5年才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其次,第一個維度行業空間可以簡單理解就是企業所處的市場到底有多大,大市場意味著需求的長期擴張或極大的市場佔有率。需求處於長期的擴張趨勢,是企業創造價值的重要基礎。

而第二個維度競爭地位是我選股當中最看重的一個指標,因為再好的生意,賣家不是和買家競爭,競爭只會存在於賣家與賣家之間,一隻股票長期來看能不能有好的回報,還是要看競爭格局。

所以一言以蔽之,最好的投資標的應該表現為:較大的業務空間增長潛力+獨特競爭優勢(或者直接是壟斷)+合理估值。我通常在選股的時候也是瞄準這三大要素。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我這套體系下各個層級的劃分標準(與初期的思路稍有調整):

S級:代表的或者是千億級大賽道中的單一龍頭公司,在本行業中的競爭優勢無可匹敵,一枝獨秀,或者是百億級賽道里面具有壟斷屬性的公司。

對於這個級別的公司來說競爭已經不再是問題,要不就是讓行業外的潛在競爭對手望而卻步,但凡想要衝進來參與競爭的,都會先被絞去一層皮。要不就是我能幹的生意,別人不能幹。它們的重點在於能否持續的挖掘新的產業價值,或者切入到新的行業裡,醞釀出具有較為廣闊市場潛力的新業務。

A+級:指的是千億級大賽道中的多寡頭之一(一般是2-3強林立,誰也奈何不了誰),又或者是百億級賽道中的單一龍頭公司,已經與行業老二、老三、老四拉開明顯差距,後一種長期邏輯是佔有率的不斷提升,這類公司一般已經擁有了明顯的競爭優勢,往往增長的確定性更強且可持續期也長。

A級:指的是某百億級賽道的領先龍頭之一,通常這類行業都處於發展的早中期,行業本身處於高速增長中,幾家龍頭公司目前都只佔一個很小的份額,還沒有完全分出勝負。

A-級:與A級、A+級一樣都是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但由於其營收規模還較小,不到10個億(為什麼是10個億?我隨便拍腦袋定的)。因此這類公司經營的確定性較低,投資者尚不足以建立足夠的信心,但一旦成功,就會進入到A級和A+級,當然其業績和市值擴張的彈性也會遠遠超過同一時間的A級和A+級。

B級:B級公司分為兩類,第一類指的是各大行業、細分行業中的老二,長期來看會被龍頭老大虹吸效應所影響,淪為鞭策龍頭不敢放下危機感,享受安逸、坐吃老本的一條鞭子,就像AMD之於intel,大華之於海康,華帝之於老闆等等。但是,在某些年份,在某些特定的事件驅動下,龍二的漲幅也會遠遠秒殺龍頭,比如2016年和2019年的AMD,2012-2013年的大華股份。

第二類是那些行業屬性不好,天花板明顯,很難做大做強,一旦有巨頭進來搶市場,就出現滅頂之災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比如什麼撲克牌、電動剃鬚刀、汽車上的某個螺絲釘等等

来了!生叔的分级体系股票池(福利在文末)

Ps:由於時間和工作量的關係,本次主要篩選的對象是S、A+、A和A-四個級別的公司,而B類僅僅是在處理以上四類公司的時候順帶地碎片化地整理,還有很多遺漏(B類)後期版本更迭的時候再作補充。

我希望通過這個體系來解決投資框架中的三個問題:

(1)選股問題:毫不誇張地說,我這個分級體系下的大股票池已經把各行各業值得關注的好公司都囊括了進來(包括寡頭壟斷經營的大白馬和未來潛力型公司),且它是不斷迭代的,對於關注生叔的廣大讀者用戶來說,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偏好,選擇其中的10-15家公司進行重點研究,然後一直等到具備合適的估值水平的時機上車。所以,使用分級體系下的股票池核心是【等】,先選出好股票,再等待交易機會。

(2)收益預期和投資組合問題:每個人根據自己不同的投資收益預期來配置不同級別的股票,比如我對各個級別的股票收益預期是:S級,我的要求是5年翻一倍,A級+級是3年1倍,A級和A-級是3年2倍。

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來作一個合理的組合配置,比如在市場全面低估的時候,組合裡配置一些確定性較高的S、A+類公司是第一選擇,在牛市裡,風險偏好上升,A和A-類公司可能是組合重點配置的最佳選擇,這類公司往往受到追捧而獲得高溢價,一旦其高彈性因素逐漸接近證實,則容易獲得超額收益。

而在黑天鵝發生導致的系統性下跌時,比如本次新冠疫情,你大可以放心大膽地閉眼抄底S類公司,因為對於這類公司來說,長期一定是不斷往上創新高的,而情緒導致的下跌,最終100%都會漲回來。

(3)取捨問題:A股接近4000個股票,95%的個股都是沒有資格進入我的分級股票池內的,屬於沒有關注價值的雞肋公司,一旦擁有這個體系,就意味著你的注意力只要放在5%的股票當中就夠了。

但是,即使是5%也足足有2、3百隻,還需要縮小範圍。這個時候就要有主動的取捨,沒有人能抓住市場上所有的賺錢機會,在抓住某類機會的同時,必然會主動性地放棄其他所有的機會,在瞭解自己性格的基礎上,先明確收益預期,明確收益預期後選擇相匹配的個股來玩耍。

舉個例子,我在1.0專欄的總結裡說,我未來所追求的收益目標下限是高確定性的3年1倍(年化25%),在此基礎上,爭取做到中等確定性的3年2倍(年化45%),因此我會更傾向於去配置A+和A類的股票。而放棄了很多今年一年就漲幅N倍的科技股(在我的體系裡它們大多屬於B、C類股票)。

而能夠進入A+和A這兩個等級的股票一共不會超過100只,當中又有一些行業我是根本看不懂的,於是,到最後,我可能只需要長期跟蹤30-50只股票。

不同的人使用這個體系,得到的結果將是截然不同的,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偏好的陣型組合。

所以,生叔的分級體系解決的只是選股、收益預期、取捨這三個投資中的核心問題,而無法直接解決交易問題,更無法保證你比別人賺得更多,每個股票還是需要你去做全面細緻的研究工作。

以下是第一版分析體系股票池的鏈接(excel文檔),可以複製這段後直接打開百度網盤APP客戶端,或者黏貼到電腦瀏覽器裡: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qoBcT5HCgjkBE5I2aoo-9A 提取碼: tujm 複製這段內容後打開百度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如果你還沒有形成自己研究分析一家公司的能力,歡迎你加入我的【生叔存在的地方 2.0】專欄,在這個專欄中我將優中選優,選出10-15家公司進行深入地分析以及長期跟蹤,每家公司我都會寫清楚商業模式、財務特徵、投資邏輯、潛在業績催化劑和風險點。

在這裡你可以獲得:

•一整套分析公司體系化的方法

•對至少10個以上熱門行業的全面瞭解,包括行業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等,讓大家做足知識儲備。

•生叔對股市投資的實操交易分享

•高質量的學習氛圍和積極上進的小夥伴

•領先市場的科技行業情報,包括最新的券商研究報告解讀,產業鏈信息

2.0專欄早鳥價1888/年還有最後24小時,錯過再等一年,24小時後恢復原價4999/年。趕緊加入生叔的專屬會員,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關於專欄的具體介紹請戳下面這個鏈接:

發車!2.0正式發佈!

最近關於全球經濟衰退、金融危機的話題傳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很恐慌,本週末我會專門來寫一下對於時下格局的一個觀察以及未來A股的展望。

感謝你的閱讀!

生叔出品,必屬精品。

--------------------我是底線-----------------------

把我的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就是最高的讚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