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受肖戰《陳情令》這類BL劇影響,成為同性戀嗎?怎麼判斷呢

感謝您的收藏、點贊和轉發,麼麼噠^*^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女性成長、情商教育,就快快【關注我 吧】


去年7月份《陳情令》在國內爆火的局面還記得嗎?出門不談《陳情令》,看遍網劇也枉然。

這部劇在韓國和泰國播出之後,3月19日也正式開始登陸日本首播。雖然是在午夜播出,但這絲毫沒有減少日本觀眾對《陳情令》的熱情,又一波海外阿令的粉絲們正在誕生。本來,肖戰和王一博因為《陳情令》而爆紅,誰也未曾想到,這部劇竟然也成了“肖戰的罪過”。

孩子會受肖戰《陳情令》這類BL劇影響,成為同性戀嗎?怎麼判斷呢

前段時間,娛樂圈最大的話題便是事關肖戰的“227事件”。這場因“愛”而發起的行動,短短几天的時間,就讓肖戰代言的產品被下架,還成了“全民公敵”。

這個事件和世界性同人愛好者的交流和創作平臺AO3有關。最初,同人這個詞指的是“世界大同的時候,所有人志向相同”的意思。後來,這個詞漸漸衍生成了男男之間互生曖昧的代表詞。

孩子會受肖戰《陳情令》這類BL劇影響,成為同性戀嗎?怎麼判斷呢

那今天我們來說一個相關的敏感話題——同性戀。這個現象跟多數的家庭是無關的,不過呢,我還是要建議家長朋友們去了解一下這是一種什麼現象。

首先我來回答下文章標題的問題:怎樣判斷孩子是不是同性戀?答案是除了孩子自己發現,否則你是判斷不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下面的內容你就明白了。

孩子會受肖戰《陳情令》這類BL劇影響,成為同性戀嗎?怎麼判斷呢

一、區別同性戀和性別不認同

同性戀我們知道,是指那些性興奮的對象是同性的人。他們和性別不認同的人群最大的區別是:是否認同事實的性別身份。

同性戀雖然愛的對象或者說性的對象是同性,但他並不排斥自己已有的這個天然性別。比如說一對女性的同性戀伴侶,她們兩個人可能都很喜歡自己的女性身份,但是她們願意彼此相愛。

而另外一類人群則是在性別認同過程中會有一些困難,他們不願意以自己的這種性別而存在在這個社會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像金星老師那樣採取手術。

在私信的溝通中,我會發現有的母親對男孩子特別喜歡和小女孩玩,表示很憂慮。

其實,孩子在5歲前,如果說我長大要當公主,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覺得公主和科學家一樣,是一種職業。或者公主因為做了某件事情,像超人那樣值得崇拜。

當孩子在5-6歲時,孩子會有性別認知,他會開始意識到:男孩子只能成為男人,女孩子只能女人。當孩子有了這樣的理解能力後,如果他們表現出非常難以接受、很難過,那這時候就可能是孩子存在性別認同方面的一些問題,這時就需要帶孩子去找心理醫生聊聊。

當女孩10歲、男孩12歲時,他們的身體在荷爾蒙的作用下會出現性萌動,他們開始會在生活中切實的感受到一些性興奮或者性喚起。在這種時候,他們才能夠第一時間知道,自己到底是喜歡同性還是喜歡異性。

孩子會受肖戰《陳情令》這類BL劇影響,成為同性戀嗎?怎麼判斷呢

二、同性戀形成的原因

第1點:生物學因素導致,要特別說明的是同性戀不是病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能因為體內的荷爾蒙分泌出現問題,而導致同性戀的傾向。醫學界對此尚未能清楚地解釋這具體的原因,加之同性戀並不是疾病,因而沒有對應的治療方案。

聯合國衛生組織發佈的《國際疾病損傷和病因統計分類》當中,1975年的前第9版還是把同性戀列為疾病,但是在第10版,也就是1992年起就正式推行的分類中,同性戀已經不被列為疾病了。

而在我國現行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也不再把同性戀視為疾病。所以,這種早在古代就有的現象,現代社會開始逐漸的被人們所接受。

第2點:心理因素,由不正常的家庭觀念導致

第一類不正常家庭觀念是重男輕女。這種思想會導致家庭裡的女孩在幼小的時候,心理形成一個暗示:男孩有什麼了不起的,他們會的我也會。慢慢地,女孩就會讓自己變得跟男人一樣,就可能愛不上男人了。

第二類不正常家庭觀念是母親或父親太強勢。如果母親太強勢,這樣家庭的男孩從小就沒有學會認同爸爸的男性氣質,容易變成娘娘腔,還有可能就是男孩長期在女人堆里長大。如果父親太強勢,兒子的男子漢氣概被壓沒了,反而扭扭捏捏。

第三類不正常家庭觀念是父母關係糟糕。比如母親一再跟女兒傳遞“世界上男人不可信任”這樣的信息,這個女孩長大之後,就很難相信男人。

孩子會受肖戰《陳情令》這類BL劇影響,成為同性戀嗎?怎麼判斷呢

三、孩子同性戀,或出現同性戀的傾向,家長應該怎麼辦?

第1步:幫助孩子判斷是否是假性同性戀

有種同性戀被稱為假性同性戀,也就是有些孩子(特別是在青春期的女孩)因為性需要或過於孤單,而需要親密夥伴。再加上受影視劇或周邊人群的影響,跟同性的孩子發展出同性戀行為和情感。這些孩子在遭遇情感挫折後,會發現其實自己並不是真的喜歡同性,改成異性戀的案例也很多,特別是女孩。

因此,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時,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到壓力時,有一個交流的渠道。

第2步:尊重孩子同性戀的事實

當家長髮現孩子有同性戀的情況後,表現出沮喪和生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

無論如何,家長都要先本著尊重理解的原則。如果強迫孩子中斷同性戀,不僅基本無效,還會弄得越來越糟。哪怕你想讓孩子尋求專業幫助,也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自願原則。

作為父母,如果你自己很難受,你可以嘗試融入同性戀孩子的父母圈子。你會發現,原來不知你一人遭受這樣的狀況,在那個圈子中,你也能得到理解和支持。

第3步:家長要做好同性戀的教育普及

引導孩子接納自己,不要像以前同性戀者去壓抑自己。在孩子自願的前提之下,討論他們的同性戀成因、人際關係、情感困惑、將來伴侶等等一系列具體的問題。特別是,你需要提醒孩子做好同性性行為安全防護。因為我們知道,男同性戀的性行為是導致艾滋病的重要渠道。

孩子會受肖戰《陳情令》這類BL劇影響,成為同性戀嗎?怎麼判斷呢

但同性戀教育不要做得太過火,小心給孩子心理暗示,把孩子掰彎。英國有幾個小學校,在小學階段開始天天給孩子灌輸同性戀教育,甚至引入了大量的同性戀童話,結果引得很多家長不滿,引起了規模不小的遊行。很多家長就表示擔心,本來我們孩子是正常的,會不會就因為外界的影響,把孩子的性取向給掰彎了呢?

—END—

PS:點個關注,下次再來哦

學會傾聽孩子:

反霸凌教育:

女孩生理教育:

孩子會受肖戰《陳情令》這類BL劇影響,成為同性戀嗎?怎麼判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