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當地有哪些風俗文化?

堅少莞事


您好,我來為您回答

東莞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以廣州方言演唱的粵曲、粵劇在東莞有悠久歷史,它是本土民間音樂吸融中原文化,並借鑑西方演奏技巧的產物,現為當地民間流傳最廣的地方音樂和戲劇,東莞素有粵曲、粵劇之鄉的美譽。 東莞的繪畫,受嶺南畫派先驅居巢和居廉的影響,注重寫生,吸收西方素描運用色彩的技法,為嶺南畫派的奇葩。 東莞每年十分隆重地舉行端午龍舟競渡、醒獅藝術、麒麟藝術、荔枝節、中秋燈會、重陽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動。


隨著東莞物質生活的豐富的提高,東莞人對傳統文化有著一種自發性的重視的熱心。使東莞的民間文化藝術得到繼承,並且發揚光大,呈現生機勃勃的局面。 1958年,東莞被譽為全國第一個“游泳之鄉”;2000年1月,中國龍舟協會授予東莞沙田鎮全國第一個“龍舟之鄉”稱號;道滘被國家文化部譽為“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東莞石龍鎮被譽為“舉重之鄉”;東莞的石排鎮中坑村和長安鎮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醒獅舞蹈藝術之鄉”,此外,清溪鎮、樟木頭鎮均是聞名中外的麒麟藝術之鄉。 東莞文化藝術概覽 東莞千角燈(中華第一燈) 千角燈是東莞民間工藝的瑰寶,以“千個角,千盞燈”而獨樹一幟,其歷史之長,體積之大,工藝之精,不愧千古一燈。


東莞話千角燈和“千個丁”發音相同,表示“百子千孫”的意思。 千角燈,原為東莞趙家所獨有。東莞趙氏為宋帝皇族,宋英宗生父濮王允讓之後,南宋遷莞。相傳,元初趙家開始扎制千角燈,配燈之燈帶共二十四條,為皇姑所繡。千角燈十年扎制一次,懸掛在趙氏宗祠,作為皇裔趙氏家族新添男丁開燈儀式所用。解放後,千角燈曾公開展出三次。尤其是一九五七年展出於廣州文化公園,觀其芳姿者,絡繹不絕。《南方日報》曾作報道:“千盞花燈,百萬觀眾”傳為美談。燈不斷重製,而燈帶則為宋朝遺物,一向由趙家珍藏,一九六七年毀於“文革”。 千角燈的製作不傳已五十年。於今欣逢盛世,文化大興。


2004年初,東莞市莞城區黨委、政府領導一聞千角燈之說,即親自訪察,知扎制千角燈之藝人僅剩下兩人,於是聘請重新紮制。老藝人深感莞城區黨委、政府領導之至誠,以耄耋之年,率全家日夜施工,為時八月,千角燈就重現於人間。遺憾的是,其中一位老藝人在千角燈剛剛製作完工後就離開了人世。目前東莞僅存兩盞千角燈,一盞在人民公園,另一盞在莞城文化廣場。 東莞粵曲(白話地區長安、道滘尤著) 水鄉涼棚,是粵曲的樂園,男青年聚在一起,就能演奏。東莞粵曲史上曾湧現上手玉、上手材、喉管雄、上手朱雄等名家樂手。 隨著經濟發展,這一民間藝術,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現在全市有業餘曲藝社(隊)、"私夥局"近300個,多才多藝且有自己固定的排練場地、樂器、服裝、燈光、音響等。道滘鎮長期參加活動者400多人。年齡從8-70多歲不等,其中不少是"粵劇家庭"。全鎮每年演出達300多場次。東莞粵劇發展中心每週末舉辦"粵樂金韻"活動,安排一個粵樂社、隊演出,2006年已演出40多場。 東莞粵劇(白話地區長安、道滘為盛) 東莞位於廣東中部,大部分地區屬廣州話系統,又夾在粵劇盛地廣州、香港之間,歷來是粵劇之鄉。東莞粵劇始於明末,[崇禎]《東莞縣誌》記載:正德年間,橫坑曾以演戲餞鬼。武生王靚榮、小武王李松波、第一個文武生靚少華、一戲連演367場,何等非凡,數以百計的名伶都是東莞人。 客家山歌 東莞山區流行客家山歌,解放後,從山間地頭登上了文化藝術舞臺。1956年首屆山歌手在中山紀念堂登臺演出,《穀穗笑他矮姑娘》、《千年松柏萬年青》等客家山歌還被收初中課本。清溪鎮2004年成功舉辦“贛、粵、閩、桂”四省客家山歌邀請賽,使古老的客家山歌煥發出新的魅力。 東莞木魚歌 東莞木魚歌,又稱盲佬歌,屬曲藝類,可閱可唱。明末已在流行。逢年過節,廟會、婚禮生誕等,多請盲藝人彈唱助興。木魚歌書有500多種,被英、法、日、美、俄、新加坡等國家多個圖書館收藏並研究《花箋記》、《二荷花史》等最負盛名。經群眾藝術館搶救、推動,木魚歌煥發青春。 麒麟舞 東莞麒麟舞流行於山區,有三百多年曆史。麒麟以雙人表演,以尋青、驚青、聞青、試青,採青、吃青、吐青、呑青為主要情節,模仿貓狗,吻腳,吻尾、互相吻頭、吻身等動作,約半個小時。2003年10月,樟木頭鎮舉辦全國首屆麒麟舞邀請賽,並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麒麟之鄉”。 獅舞(各鎮街,長安大朗虎門尤著) 東莞獅舞有著悠久的歷史,一是集音樂、舞蹈、武術表演及雕塑、繪畫、刺繡等工藝於一體的民間綜合藝術。獅身一般長約2.5米,以黑色獅子代表兇猛,表示武術高超。一個醒獅隊包括頭牌、行棍(橫批)、彩旗、鑼鼓釵、大頭佛及十八般兵器等。獅舞演出,先由大頭佛誇張滑稽的表演開始,然後是獅子舞表演,有"甦醒"、"上樓臺"、"過天橋"、"採青"等,最後以武術表演結束。醒獅採用弓、探、虛、騰、躍等基本步伐來表現獅子的動、靜、驚、疑、怒等神態;採用撲、抓、撈、採、拋等動作,配以鑼鼓的輕重緩急,表現獅子的勇猛矯健,靈活威武。鼓點一般有三星、五星、七星三種,但以五星梅花點最為常見。新獅正式參賽、出外遊行,先要進行點睛儀式,俗稱開光,儀式完畢,方能起舞。 東莞鹹水歌 鹹水歌流傳於沿海及水鄉的沙田、麻涌、虎門、長安、中堂、望牛墩等鎮。由於漁民的流動性,東莞鹹水歌極富地方特色,並流行到香港、澳門以至越南等地,其歌詞多用東莞口頭語,曲調爽朗樸素,節奏由,形象生動,情感真摯。十年浩劫,鹹水歌遭受無情摧殘,瀕臨絕跡。 莞草編織 "莞草編織"是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傳統制作工藝。莞草編織,主要分佈在厚街和道滘、虎門等地,尤以厚街為主要產區。厚街的草製品因莞草優質、製作精良、花樣新穎、產量很高,出口十分暢銷。在上世紀80年代前,在廣東出口產品中,草蓆不遜於蠶絲,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據瞭解,在距今2000多年曆史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墓中出土的坐席,歷史學家就清晰地考證註明:“莞席,以麻線為經,莞草為緯編成,素絹包緣。”這表明東莞的草織品在漢朝已經享有盛名。 茶山公仔 茶山公仔早在明朝初期已有製作,民國初期廣為盛行。珠三角一帶生了男孩的家庭,都會在次年元宵節前"開燈"。結燈之夜,族中理事請來八音,奏著樂曲,將這些"公仔"分送尚未生育的婦女,祝其早降麟兒。外縣群眾也前來購買。抗戰後,元氣大傷。 茶山公仔,屬泥塑工藝品。改革開放後,悄然興起,但老藝人已無一存在,質量不高。隨著歲月的流逝,因其利潤低微,效益低下,八九十年代走向衰落。近幾年,鎮委、鎮政府正尋求從根本上保護茶山公仔的有效途徑。 木偶劇(大朗南城莞城) 東莞木偶劇始於清光緒年間。大朗聖堂村葉滿從福建買回一套木偶,為廟會演出,人稱"手託京戲",很受歡迎。民國初期,巷頭陳滿容等接過來,成立巷頭木偶劇團。木偶頭雕刻形神兼備,表演細膩,動作傳神,演出時,只需一小塊空地就可以搭臺演出。在時間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元宵、年例和喜慶節日更是演出木偶戲的最佳季節。表演時後臺由3-4人操縱木偶,盤腿而坐,每人操縱1-2尊,後面伴唱、伴樂者9-12人;表演過程根據人物行當和劇情需要表演飛天、入地、點火、射箭、騎馬、張扇、划船、武打等動作,呈現獨特的操縱技藝。他們經常挑著擔子到處進行演出,紅極一時。 貔貅舞(橫瀝大嶺山東城) 貔貅舞流行我市有數百年的歷史,每逢年節喜慶,貔貅舞上街表演,很受群眾喜愛。[民國]《東莞縣誌》載,貔貅舞與獅舞、麒麟舞相類而同盛於世,多為客家人所舞。 傳說貔貅是一種異常兇猛的野獸,後被神童紫微征服,人們此後安居樂業。後人便將這個故事編成舞蹈,把貔貅當作吉祥物,寄以驅邪引福、生活安康的願望,舞貔貅時,經常要表演這段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同時,貔貅舞后必有武術表演,其特點是隊伍龐大,鑼鼓齊全。貔貅舞動作隨鑼鼓的節奏而變化,有剛有柔、有輕有重、有急有緩、有弱有強,鑼鼓明快激昂、貔貅瀟灑剛健,形象威武雄壯。 麒麟引鳳(水鄉) 東莞"麒麟引鳳"主要流行地區是水鄉,時間是正月"元旦至晦",有一百多年曆史。[民國]《東莞縣誌》載:"其習彈唱者,以紙糊鳳凰,兩小童戴之對舞,舞畢,唱班本歌曲,名曰舞鳳。"兩童舞鳳,表現鳳求凰的愛情故事。 "麒麟引鳳"分為文場及武場兩大類。文場者,麒麟先舞,然後鳳凰出,麒麟對舞。完後由粵劇曲藝演員演唱。武場者,麒麟先舞,然後由武術隊員表演武術蔡家拳、洪拳、南拳及器械等。 莫家拳 莫家拳是廣東五大名拳之一,於清代嘉慶年間,由廣東惠州府莫蔗姣創立,經東莞火崗村莫達樹、莫四季、莫定如、莫清嬌等人修改成為著名的莫家拳。 莫達樹、莫清驕等人在東莞縣一帶傳授莫家拳,橋頭鎮大洲村的莫龍富等人繼承師法,成為莫家拳第二代傳人。



再由莫龍富等人傳給石水口村的莫黎勝、莫林、莫亮、莫容等成為第三代。此後,莫家拳在橋頭一帶承前啟後,代代相傳,十分興盛。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是東莞最熱鬧的景緻。每年農曆五月,東莞市水鄉各鎮區都有自己一個龍舟節目。東莞的龍舟隊曾多次在香港、澳門、加拿大、新加坡及本地舉行的國際龍舟比賽中都奪得金盃。沙田鎮還獲得中留龍舟協會授予的“龍舟之鄉“稱號,在東莞市,龍舟競渡早已發展成為一項群眾踴躍參與的大型體育活動了。競賽形式有兩種:一是友誼賽,群眾稱之為“趁景”,不設獎品,也不需要主辦單位組織,兩條或兩條以上的龍舟在江面上相遇,往往會自發地進行比賽,這種比賽沒固定時間、路線,聚散自由。另一種比賽形式是“放標”即“賽龍奪景”,群眾稱之為“鬥標”、“斗大景”、“鬥景尾”等。萬江區由區府主辦的龍舟競渡場地,設地東江支流上,每次比賽的線路全程在30公里至40公里之間,共需3小時左右。參賽的龍舟起碼有十幾條,加上一些“趁景”的龍舟,總數往往超過五十條,是一項跨區甚至跨縣的體育比賽。開賽之日,一江兩岸,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逾十萬觀眾。 東莞"賣身節" 賣身節相傳始於明朝萬曆年間。每年二月初二開耕節,沒有土地的農民自發來到東坑找僱主,茶攤、食擋、小農具、日常用品、農貿物資、雜物隨之而設,形成了“賣身節”。解放後成為集工商、農貿、文化、娛樂、民俗於一體的民眾節日。近年,由鎮政府推廣,成為東莞市獨有,最具民俗特色、最具影響力的節日。 東莞荔枝節 東莞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以色、香、味俱全的荔枝而聞名中外,"食之令人暢然意滿"的東莞荔枝被譽為"嶺南第一品"。 東莞荔枝栽培歷史悠久,《元一統志》、大德《南海志》均記有東莞荔枝,明天順年間《東莞縣誌》卷一記載"荔枝色如渥丹,味甘如飴,其種不一,蓋嶺南之佳品也。" 每年蟬鳴荔熟的季節,荔枝產區都舉辦各種形式的荔枝節、荔枝品嚐會等活動,成為招商引資、聯絡鄉情的盛會。各大旅行社也紛紛組織以啖荔枝為主題旅遊觀光專線,使城市人親臨果林、親摘荔枝、親嘗佳果,大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東坡的名句已成為東莞荔枝的廣告詞。 橫瀝牛墟 "橫瀝牛墟"有400年悠久的歷史,是廣東省三大牛隻交易市場之一。伴隨牛行的發展,集結了一批能熟練評估牛隻價值,熟悉牛生意秘訣的"牛經紀"。



年近80高齡的張揚錦一眼能目測出牛的體重分量,以此判斷牛的價值。牛經紀的技藝都是父傳子,子傳孫的家族事業,張揚錦家四代相傳,第四代是他女婿。 牛的交易過程是十分有趣的,須經過摸壽、試步等考核,倘若要做耕牛用的還得過考車和試犁兩項考核,這種幫人測牛的健康、性情及勤勞程度的工作全部由牛經紀來完成。從前牛經紀做買賣時是不會明碼實價地講出來的,使用"暗語"和"指談"。在行內"誠信"是最重要的,大多數牛經紀都不會為了短暫的利益而毀了自己的名聲,壞了自己一輩子的事業。但為了維護交易的絕對公平,牛行現在已經廢除了這些老談判方式,改用公開議價,牛經紀承擔介紹和估價的作用。 春節遊黃旗 黃旗山俗稱黃嶺,海拔185米,是東莞市區內最主要的山峰,故又稱主山。宋代建有黃旗古廟,黃嶺道院等多處古蹟,是人們朝拜、朝聖的山,所以又稱朝山、祖山。自古以來,東莞人就有到黃旗山朝聖的風俗。每年春節,人們扶老攜幼,結伴而行,紛紛登山踏青。山下廟會如市。婦女們到黃旗古廟拜觀世音,祈望觀音送子,到黃嶺道院拜三清宮主,越傳越廣,甚至鄰縣的人也慕名而來。人們從除夕就來到黃旗山 ,瀏覽山景,拜謁神靈。除朝拜上述寺廟道觀外,還到遊蛇墓,義冢等處憑弔,焚香叩首,默祈賜財。游完黃旗山,人們還愛在廉泉汲一壺"神仙水",讓家人清洗貪心,保持廉潔。清末東莞詩人蘇澤東曾在黃旗山寫下這樣的詩句"廟宇巍峨氣勢豪,人間膜拜不辭勞,慈悲大士低頭笑,總為人情想象高。" 元宵節賞燈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七夕貢案 "拜七姐"是嶺南著名傳統風俗。莞城及水鄉各鎮村多以"七姐妹"結拜形式"拜七姐"。建國前莞城以橫巷梓、同德街為盛。鄉村多以"輪豬"方式籌集資金,每年七夕,大擺貢案。這種活動曾在文革時期中斷。 文革後,道滘、望牛墩等鎮逐漸恢復該活動。2004年望牛墩鎮政府舉辦七夕風情活動,大擺七夕貢案。傳承者已從少女成了五六十歲家庭主婦。她們放下家庭事務,全力精心製作大批精靈小巧的手工藝品,引動全鎮的群眾熱情。2006年6月10日,望牛墩貢案應邀參加"廣東省首屆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


玉匠小楊


火光中,樹影搖曳,那是旱龍的龍身。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入夜時分,厚街橋頭下轄的7個村小組都會上演這樣的一幕,這被稱為舞旱龍,至今約有八百餘年的歷史,已被列入了東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村民們說,在東莞很多地方都是以賽龍舟的方式迎接端午節,而在橋頭村別具一格的是在旱地上“劃龍船”。村民們認為,迎旱龍會為來年帶來吉利和身體健康,故堅持了八百多年。

橋頭廣場上,鞭炮齊鳴,人龍齊舞,熱鬧非凡。

請出龍頭的時間必須選擇在吉時。端午節當日晚上8點,橋頭村7個村民小組分別在各自的祠堂請出木製龍頭。龍頭都有兩個,一雄一雌,各重達10餘斤。待為龍頭裝完忽亮忽暗的小燈泡之後,在一串數米長的掛炮響聲中,龍頭被兩名身強力壯的男子給舉了出來,身後立馬就有數十位男男女女拿起早已放在地上的榕樹樹枝,跟在龍頭之後舞動著。在此過程中,一直都有擂鼓聲。

據村中80多歲的陳老伯說,每個村小組都各自穿著統一的衣服。高昂的龍頭在前,其他村民舉著樹枝作為龍身龍尾,人們模仿著扒龍舟,喊著號子前進。隊伍先是在龍頭的帶領下,圍著祠堂轉上幾圈。途中,不斷有村民向人群中扔去一串串鞭炮,人們踏著鞭炮而跳躍著,甚至有村民眼見地上的鞭炮,還特意用腳踩著,這當然是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村民們大多會用手中的樹枝當作“擋箭牌”護住眼睛。

煙霧繚繞,龍頭忘情起舞。

與其他地方的舞龍不同的是,橋頭的舞旱龍,只有龍頭,沒有龍身和龍尾,而樹枝只是替代著龍身。據說舉樹枝是為了紀念一條大青蛇。相傳在古代某一年橋頭村發生瘟疫,一條大青蛇銜著青樹枝而來,被人誤會而斬死,丟入河中後青蛇化作巨龍騰飛而去,人們方知青蛇是來救人,查看樹枝,原來是中藥,於是忙叫人們上山砍伐,煎水來飲,果然消除了瘟疫。從此,村民五月初五夜,都舞旱龍。

在有力的鼓聲中,旱龍隊伍在前行,站在鑼鼓前頭的小朋友顯得特別神氣。

舞旱龍的隊伍可長可短,視參加的人數而定。旱龍所到之處,人們皆放鞭炮相迎,如兩隊相遇,則相互高呼,仿如龍舟競渡,熱鬧非凡。據村民們說,每年該村都有近萬名村民參與,因為村裡有個風俗,認為凡是參加了舞旱龍,來年都會健健康康,大吉大利。晚上9時許,橋頭村下的7個村民小組的舞龍隊均是在龍頭的帶領下集中到村廣場,一一亮相,踏炮而舞,待亮相完畢,各自帶領隊伍回到村小組的祠堂前,繼續舞動。晚上11時,活動結束,龍頭則被送回祠堂,待明年再度請出。據瞭解,該項活動只在“文革”期間停止舉行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