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蝙蝠,這9種動物也萬萬不能吃!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到底什麼是野味?吃野味有哪些風險?野味的營養價值真的比人工養殖的高嗎?相信很多人並不是非常清楚。今天,小水滴就來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

哪些動物算野生動物?

野味是中國人對野生動物來源的食材的一種俗稱叫法。它的關鍵是“野生”,也就是非人工飼養的,通常是捕獲的,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野生動物,都可以稱之為野味。

也就是說,除了家畜家禽、養殖的魚蝦蟹貝、家裡養的寵物貓狗,幾乎所有動物都屬於野生動物的範疇,只不過,像蒼蠅、老鼠、蚊子這種特別常見的,並不在保護範圍。

有些人要問了,既然野生動物的範疇這麼廣,照這麼說,倉鼠、火雞、鵪鶉等這些市面上常見的動物都是野生動物,為什麼還能養殖?

其實,在我國“野生”和“飼養”是可能並存的。

國家林業局在2003年8月發佈了一個《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這個名單中列舉了54種野生動物,“按照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事經營利用性馴養繁殖和經營”。這其中包括了梅花鹿、野豬、果子狸等,用途有科學研究、醫藥衛生、動物園展示、食用或者觀賞等。

除了蝙蝠,這9種動物也萬萬不能吃!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這個名單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還是很有意義的,如果能馴養一些有經濟價值的物種,用人工養殖代替野捕,無疑是更有效的保護。養殖的多了,野生的也能喘口氣,成功續命。

除了蝙蝠,這9種動物也萬萬不能吃!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所以,與其糾結哪些是野味,不如關注檢疫合格證明更有意義。不僅僅是野味,對於沒有檢驗合格的雞鴨魚,豬牛羊也要拒吃,不要食用未經檢疫、來路不明的肉類。

為什麼很多人沉迷野味?

除了蝙蝠,這9種動物也萬萬不能吃!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有些人,認為野生=綠色無公害,這是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事實上,按照定義,綠色食品是指可持續促進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無公害、無汙染。

除了蝙蝠,這9種動物也萬萬不能吃!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因此,野生動物不是綠色食品。野生動物在大自然中生存和繁衍,也會感染一些形形色色的疾病,而這些疾病,人類對其未必有免疫力。

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

上文提到,很多野生動物都不能食用,對人體有害,除了這次大出風頭的蝙蝠外,主要有哪些呢?小水滴總結了10種常見的存在很大風險的野味,一起看看:

一、蝙蝠

蝙蝠身上能攜帶100多種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蓄水池”。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MERS冠狀病毒、尼帕病毒、馬爾堡病毒都是最早在蝙蝠體內發現的。

二、果子狸

17年前的非典,果子狸就是發病的根源。它屬於食肉目靈貓類,是珍貴的野生動物。它食性雜,抗病力強,卻也攜帶了多種病毒和寄生蟲,所以不可食用。

三、穿山甲

穿山甲是全球走私量最大的哺乳動物,而讓人尷尬的是中國是最主要的買方市場。它攜帶多種體內寄生蟲,可損傷腸胃,引發心肌炎、肺炎、肝炎等病症,它的肉和鱗片並無滋補和藥用價值。

而且穿山甲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不可以非法購買食用。

除了蝙蝠,這9種動物也萬萬不能吃!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四、猴腦

很多人認為吃猴腦補腦,但事實證明,猴腦的營養成分跟豬腦相差不大,因此不要在為了所謂的滋補而犧牲它們了。

五、狐狸

狐狸屬食肉類動物,長期以野外的腐肉,老鼠或昆蟲為生,因此感染病菌的可能性極大,而且帶有臭味,肉質比較老,不建議食用。

六、刺蝟

刺蝟攜帶多種體內寄生蟲,包括裂頭蚴,芽囊原蟲等,會嚴重損傷眼睛、皮膚組織、大腦、腸道等器官,而且刺蝟肉非常老,而且沒有什麼營養,真的不如吃點豬肉。

七、浣熊

浣熊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也攜帶蛔蟲、鉤蟲、浣熊貝蛔蟲等多種體內寄生蟲,會嚴重損傷腸胃器官。

八、野生土撥鼠

體內含有鼠疫桿菌,是鼠疫的罪魁禍首,同時也攜帶多種寄生蟲,損傷人的腸胃、肝臟等器官。

除了蝙蝠,這9種動物也萬萬不能吃!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九、野豬

野豬體內有蛔蟲、人體旋毛蟲、線蟲、細頸囊尾蚴等寄生蟲,會損傷腸胃、大腦等多個器官。

也就是說,大多數野生動物都帶有寄生蟲,有些還可攜帶病毒,還有一些是國家級保護動物,隨意捕殺食用是違法的。

十、野生蛇

野生蛇體內攜帶舌形蟲、曼氏迭宮絛蟲、隱孢子蟲、顎口線蟲、廣州管圓線蟲等,且均為人畜共患型寄生蟲,感染可致腹膜炎、敗血症、心包炎、虹膜炎等,損害器官。

它體內的絛蟲可致腸道感染,幼蟲可侵入眼腦肝等器官;裂頭蚴會損傷眼睛、大腦、內臟;還可能攜帶傳染人類的病毒。

所以,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尊重野生動物,不做野蠻人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食物鏈,各類野生動物都是食物鏈上的一環,大規模獵殺一定會導致生態平衡被破壞,這最終會影響到整個地球的生態,會影響到人類自己。請尊重野生動物,對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非法買賣說不!

除了蝙蝠,這9種動物也萬萬不能吃!管住嘴就是管住命

拒絕野味,就是拒絕野蠻;管住嘴,就是管住命。我們需要您的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