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谷鬆”是什麼?湛江人喬遷新居為什麼要“擔谷鬆”?

出門餃子回家面、過年穿新衣……

中國無論逢年過節,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皆有相應的“繁文縟節”,若言講究之最,非中國人莫屬。

時至今日,在人生大事上,比如喬遷新居,我們依然遵循老祖宗千百年延續下來的傳統,全國各地喬遷搬家的習俗不盡相同,喬遷新居需要準備什麼?給大家說說湛江地區特有的“擔谷松”習俗。

湛江方言“谷松”,是穀殼與大米的混合物,“擔谷松”不僅指挑擔穀殼與大米,而是為喬遷新居準備的一套完整儀式,包括禮品、禮規等等。

湛江人喬遷之喜,親朋好友隨禮不稱“擔谷松”,“擔谷松”特指女主人孃家人所準備,是以兩大竹筐籃裝以穀殼及其他固定慶賀物品,在入火當天往新家“擔”。

“擔谷松”是什麼?湛江人喬遷新居為什麼要“擔谷松”?

湛江“擔谷松”的習俗,大有講究,谷松除了穀殼與大米兩大主角外,番鴨、煎堆、鬆糕、紅糖、花生等也是必不可少。此外,男女主人仍需在褲子後袋放入裝有紙幣及硬幣的紅包(後袋音似後代,寓意人丁興旺,財源廣進)。眾所周知,中國人無論何事皆講究好兆頭,谷松意含“新居越蓋越高”、金玉滿堂、生活紅紅火火……

不難理解,這不僅是一份賀禮 ,也為小兩口與父母兄弟分家,從此自立的生活送上祝福!

擔谷松在喬遷入火當日,由女主人孃家人且必須為男性負責“擔”,趕在搬新家的時辰前送至門前(湛江習慣稱喬遷新家為入火,入火的時辰經由先生結合多方面因素掐算所得,歷來傳統必須在規定時辰入火),再由男主人以扁擔“擔”入新家,然後取“谷松”拜神等,禮規層層疊疊,不容有失。

喬遷新居需要準備什麼?我們年輕一代第一反應或者是提前做好通風,加速有害物質揮發等,多與健康相關。不管湛江地區的“擔谷松”,或各地喬遷新居傳統習俗,知之甚少,但並不意味消失,因為某天我們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傳統習俗,終有熟習之人指導,一代傳一代。

從古至今,喬遷新居都是人生中一件大事,當我們不餘遺力地延續千百年前老祖宗的講究,樂此不疲地遵循,是對新居的重視,也是對未來新生活寄予美好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