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探花”王文治對聯精品

關注:有竹居 無垃圾

王文治,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今江蘇省鎮江市)人。

十二歲便吟詩作書,詩有唐人風範,書學米、董、後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

乾隆三十五年(1770)探花,時稱“淡墨探花”“淡墨翰林”,與喜用濃墨的劉墉成鮮明對照,其書名與劉墉齊。

| 王文治對聯欣賞 |

“淡墨探花”王文治對聯精品

乾隆二十九年(1764),王文治以探花官翰林侍讀,出為雲南臨安(今雲南建水縣)知府。在建水、通海等地留下過很多碑刻和對聯。至今滇南一帶尚有他的墨寶遺存,雖只尺中楮,民間亦視為拱璧。

“淡墨探花”王文治對聯精品

乾隆二十一年(1756),全魁、周煌出使琉球,兩位使臣仰慕王文治書名,特意邀請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應。琉球人素好書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國書法名家,紛紛重金求書,視為至寶,一時間王文治在琉球書名風靡。當時朝鮮人來華,專門以餅金購得王文治書法以歸,其書法聲名遠播海外。

“淡墨探花”王文治對聯精品

據王昶《湖海詩傳》稱:“禹卿尤工書,楷法河南,行書效《蘭亭》《聖教》;入京師,士大夫多寶重之。”王文治二十多歲時就書名遐邇傳揚。

“淡墨探花”王文治對聯精品

王文治書法用筆轉少折多,以折為主,顯得果斷有致,乾淨利落。瘦硬的筆畫略帶圓轉之意,既嫵媚動人,又俊爽豪逸,風神蕭散,筆端毫尖處處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尤其是對聯作品,尤為颯爽。

“淡墨探花”王文治對聯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