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目繁多的活動,結果導向都只是為了吃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有個特點,能把各種習俗活動辦成美食宴飲活動,結果導向就是為了吃一頓好的。生前講究吃,死後在祭祀貢品上也要講究,難怪文學家夏丏(miǎn)尊先生曾風趣地說:

“他民族的鬼,只要香花就滿足了;而中國的鬼,仍依舊非吃不可。死後的飯碗,也和活時的同樣重要,或者還要重要。”

號稱能把一個物種從氾濫吃到瀕危的中華民族,在飲食的創造力上,自古就是一脈相承的,這等能力估計讓其他民族難以望其項背,怪不得國外一有物種氾濫,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人。

唐代名目繁多的活動,結果導向都只是為了吃

而最能代表飲食文化成就的往往就是各種名目繁多的宴飲活動,小到家庭聚餐,大到國事宴請,無一不是其最貼切的寫照,這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要說古代哪個朝代的宴飲活動最多,唐宋皆是榜上有名的朝代,而很多宴飲活動都源於唐代。唐代作為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國力強盛,飲食文化也跟著發達,各種公私宴飲名目繁多,有些宴飲規模甚至空前絕後,在飲食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幕。而有唐以來,特點比較突出的,影響較大,涉及面廣的宴飲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個。

唐代名目繁多的活動,結果導向都只是為了吃

曲江宴

科舉制度始於隋,發揚於唐,自誕生以來,便被社會各階層所重視。圍繞科舉中第舉行的各種規模的宴飲活動有許多,從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系列祝賀活動,是當時社會生活中的大事,其中最重要的是新科進士的“曲江宴”。

曲江是長安郊區的風光勝地,唐代皇帝每年都要在這裡賜宴新科進士,規模龐大,參宴人員眾多,是當時重大的宴飲活動。這一天,不僅王公大臣有參加,皇帝有時也會親臨現場,許多富商豪士、平民百姓以及長安仕女皆匯聚於此,可以說是盛況空前。

“至曲江大會,先牒教坊,奏請天子,御紫雲樓以觀。長安仕女,傾都縱觀,車馬填咽,公卿之家率以是日擇婿矣。”明代謝肇淛(zhè)《五雜俎》

而曲江宴最初是為落榜考生所設,有安慰宴的意思。唐中宗神龍年間,曲江宴變為新科進士宴,而時間一度由春天延長到了夏天,助長了新進士競相誇富的風氣。到唐僖宗乾符年間,因黃巢起義的緣故,此宴才暫停。後來到五代時期,由政府出資重設,宋代更加興盛,直到清代才逐漸消亡。

唐代名目繁多的活動,結果導向都只是為了吃

燒尾宴

傳說鯉魚跳過龍門才能成為真龍,但龍門水急,鯉魚無法跳躍。如果真有鯉魚跳過龍門,那必定是天火燒其尾。所以古代榮升高官就如同鯉魚躍龍門,因此“燒尾宴”之名便由此而來。

《新唐書·蘇環傳》載:“時大臣初拜官,獻食天子,名曰‘燒尾’。”

如果是榮升高位,那就得宴請皇帝了,所以這燒尾宴不得不精心準備,從原料的選擇到菜餚的烹飪都及其講究,不僅要名貴食材,還要花樣翻新,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唐代韋巨源官至尚書令時,曾宴請唐中宗,留下了著名的《燒尾宴食單》,五代的陶榖曾經見過這個食單,並在他的著作《清異錄》裡選錄了58種。

而這58種菜餚只有其名,卻沒有其烹飪方式,而古代文人在菜的命名方式上很有講究,後人往往難以根據菜名判斷菜餚用了哪些食材,比如這個燒尾宴裡有:巨勝奴,貴妃紅,七返膏,御黃王母飯,同心生結脯,玉露團,天花畢鑼,白龍臛,鳳凰胎,八仙盤等等...是不是看了之後目眩神搖,不知其雲。

唐代名目繁多的活動,結果導向都只是為了吃

上巳“遊宴”

唐代時,人們會在每年的三月三日上巳節這天沿水遊宴,尤其是社會上層,此等遊宴甚為流行。

這天,唐代皇帝往往要在曲江園林裡大宴群臣,並發展成了一種制度。上巳遊宴在唐代連綿不下百年,其中尤以開元、天寶年間最盛,此時也正是大唐國力最頂峰的時候。不僅菜餚精美,而且餐具名貴,攬盡大唐天下之奇珍異味,飲食水平極高,一派盛世繁景,所以這時期的遊宴規模也是居整個唐代之最。直到安史之亂後,此宴才日益冷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