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20多天寶寶自閉傾向怎麼幹預?

漠苦祥


不知這位老師是如何獲得7個月寶寶有自閉傾向的,如果是自己判斷的、建議最好去專業醫院檢查;如果是專業醫院作出的診斷、最好按照專業診斷的指導去做干預。

另外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對寶寶最好的是父母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陪伴不僅僅是指父母只是呆在孩子身邊、而是和孩子溝通、一起做遊戲、一起讀書、一起認字~~


林媽悠媽


大家好,我是來自黑龍江沃桑教育的David。

今天跟大家分享:

12個月左右的兒童,哪些行為出現了異常,我們可以判定他是自閉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自閉症是一個神經系統的發育障礙性疾病,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任何生物學上的標記物來判斷他是否是自閉症。例如:糖尿病可以通過尿糖試劑糖的含量來判定;病毒性感冒可以通過血液檢查,看到白血球的高或低,來判定是細菌還是病毒。我們沒有任何一樣生物性的標記物檢查,能判定出孩子是自閉症,這也就給我們在臨床上留下了一個大的疑惑。

目前我們看到發達國家中,美國的圖表也是從12個月開始,診斷的數目開始上升,直到24個月達到高點。我們國家現在比以前要好很多,以前我們可能在4歲或者三歲半到4歲之間才剛剛開始抬頭,剛剛開始有些確診,到了6~7歲、7~8歲才結束確認過程,我們比別人晚了一年到兩年。

現在耶魯大學要把診斷標準前移到6個月,通過一些高科技手段,例如:肉眼視覺追蹤系統來判定這個孩子是否有自閉症。大家都知道越早診斷出來,干預後的效果越好!所以今天我跟大家分享:12個月的時候寶寶出現了哪些問題,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幾點判定他是疑似或者是高危的自閉症。

大約是五點:

最重要的一點,眼神交流。在12個月左右的時候,寶寶是否跟你和外人的眼神交流很順暢,還是他躲避你的眼神,根本不跟你交流,甚至交流的很少,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你叫他名字的時候,他是否有回應,他是否回頭、轉頭,是否有肢體上的回應?如果沒有,那麼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點!

第三,在12個月左右的孩子,是否主動的發起互動?例如:你抱著他的時候,他會看著你的臉,勾著你的鼻子撓,自己在笑;或有的時候他伸出舌頭會舔你的臉逗你;甚至爸爸在旁邊的時候,他會用他的手指頭去觸碰爸爸的鼻子跟你們互動。如果是自閉症的孩子,他不會主動發起互動,不會有這樣的行為,都是被動互動,在被動互動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很少笑,他也得不到互動的快樂,互動是沒有的、僵持的、單方面的。

第四,我們傳統認為自閉症最重要的就是沒有語言,但是現在大家認識很多自閉症的孩子,有的是有語言的。在12個月左右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發聲也出現問題,單詞量非常少,甚至沒有單詞,也就是沒有語言,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最後一點,他不會使用手勢,前面講到孩子是否主動發起互動的時候,他就已經有手勢了。那麼自閉的孩子不會有手勢,他不會對想要東西去指,也不會對感興趣的東西去指,他不會使用手勢語言。

我在跟自閉症孩子接觸過程當中,我覺得應該告訴家長關注孩子這五點。如果出現這五點儘快地找到專業的機構、醫院去確診,然後進行康復。

再總結一下這五點:

第一,密切觀察孩子的眼神交流情況。如果眼神交流不好,打個對號。

第二,呼叫孩子名字是否回應,如果不回應,打個對號。

第三,是否主動的發起互動。如果不是,你打個對號。

第四,語言能力非常弱,和同齡孩子比,沒有語言或語言發音非常少,打個對號。

第五,在使用手勢上,如果不會使用手勢,不能使用手勢,根本沒有使用手勢這樣能力,打個對號。

那麼,如果都具有這五點,請你第一時間帶著你的寶寶去到專業的醫院去確診。


沃桑2017


當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有很大觸動。很多人會說,7個月懂什麼?但是我想說,既然家長能知道有自閉傾向這個詞語,我相信做父母的也關注過很多育兒方面的知識。但也不要過於著急,可以去醫院進行下篩查。

那麼自閉症或者👼🏻寶寶有哪些異樣的表現呢?

自閉症的寶寶與人多無交流,比如眼神,聲音。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是我的外甥,很不幸,他在3歲的時候被診斷患有自閉症,那他在小的時候都有什麼表現呢。最開始見到的他的時候大概只有1歲左右,那時候他喜歡看電視,對於家人和小朋友的呼喚從來都是無視,他最喜歡看電視,但只喜歡看廣告,他喜歡撕紙,一直撕。

那時候我愛人陪我回老家過節,她是一名心理諮詢師,那時候他看到寶寶覺得有些異樣,她偷偷告訴我說,會不會是自閉症,我那時第一次聽說這個病症,後來從網絡上也做過一些瞭解,也被稱為“天使病”。他只會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對於外界任何的影響很少干預。

後來我和我姐也溝通過,我們來北京查查吧,我也不敢說有可能是這種病,只是覺得孩子有異樣,但老家的思維沒有認識到問題嚴重性,說沒關係,現在就是不會說話,不愛理別人。等到2歲多的時候,他們發現不對勁,來北京做檢查,先是在同仁醫院做五官的篩查,聽力等都沒有問題就是不說。後來又回了老家,可總覺得不放心啊。

我愛人後來通過打聽,建議去北醫三院看看,是否是自閉症。我還清楚的記得那一天,很早就去掛號,但仍然被黃牛把號搶龍。後來不得不從黃牛手中高價買了一張號,被排在上午的最後。我們見到了有名的主任醫師,在她判斷下,孩子患自閉症,我清晰的記得,那時候家裡人都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後來先帶著孩子回到了老家,四處尋找治癒方法。但這種病的治癒率極底。

後來在北京東壩附近打聽到有有一家做康復的學校,我姑姑帶著孩子在那邊租房進行治療。原來校長的孩子也是因為自閉才開的這所學校,希望能幫助孩子們至少生活能夠自理,叫“感統訓練”。雖然有幫助,但是收效甚微,做了2-3年,孩子會叫爸爸媽媽,會聽姥姥說話,見到人會打簡單問好,但都於事無補。

之後姐姐也沒有辦法,最終決定再要個老二,當父母不在的一天,希望妹妹能照顧他。我非常理解她的遭遇和心情。直到現在每次回去看到他,本應該是在學校讀書,每天應該和一幫朋友們一起玩鬧的時光,可只有每天在家裡看電腦,看電視度過。每每想起,心情都難以平復。

如果家長覺得孩子表現出同齡孩子不該表現的異樣,我建議去醫院查查。我們都希望所有的寶寶能夠健康。


劉敏育兒知識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把所有孩子醒著的時間都充分用上,創造和孩子雙向交流的機會。具體做法為:首先取得孩子注意力(孩子眼睛看向你),然後和他一起玩,玩一遍以後,如果孩子喜歡,那就停頓一下,看孩子會不會再要,只要他眼睛看向你,馬上繼續。像唱他喜歡的旋律簡單的小兒歌同時做動作或者舉高高、用手指爬手心(這一類的手指謠、童謠)等,都可以使用這個辦法。如果音樂、簡單手指謠什麼的不太會,可以在網上找一些。短小、簡單,別複雜。


霜華無痕


1,前提是家長先不要自己嚇唬自己,建議到正規醫院去先做個檢查,孩子越小越好乾預。

2,多帶孩子出去轉轉,看看外面的風景,也可以帶孩子多去遊樂場,讓寶寶多接觸不一樣的人和事物。

3,作為父母一定在孩子面前要開開心心的,多跟孩子聊聊天,雖然7個月的寶寶還不能說話,但是對家長的引逗是會有反應的哦。

4,每天多陪孩子玩耍,陪陪孩子講講故事。


毛豆的世界


首先家庭是主要,寶寶是可以通過語氣以及表情來感受到氛圍是否積極,如果在家裡會經常有吵架的情況出現,寶貝兒的性格就會相對來說比較內斂。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首先要去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其次家長不要對寶貝兒過度保護,可以帶寶貝兒出去多多見見人,也可以多多讓爸爸帶出去玩一玩,因為爸爸會給寶貝足夠的安全感。


牛奶小魔王


噗!這麼小怎麼會說有自閉症傾向[淚奔]三歲以下都不能說是自閉症,親這。。。。寶寶還這麼小!多跟寶寶交流!多帶出去玩!多接觸小朋友!總之就是怎麼熱鬧怎麼來!我相信不會是自閉症得!春暖花開的!趕緊帶出去怎麼嗨怎麼來!!一定要高質量得陪孩子!


麥小兜兒KQ


帶出門,多開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