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穀物承壓“墜體”下挫,中國玉米“逆行”全球

2020年第12周,全球金融市場一片哀嚎,國際油價下跌更是拖累了穀物市場走低,唯有中國玉米在對政府拍賣底價提高以及儲備輪入等利好因素的支撐下表現抗跌,東北農戶處於“潮糧”和“自然乾糧”之間的銷售“空檔期”支持糧價表現堅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蛋白原料不同,我國穀物市場“供大於求”格局未變,近月中國買家悄然入市,未來4-5個月國內進口穀物到貨壓力將逐步顯現。現JCI將結合相關要素簡要分析之。

——價格趨勢:全球玉米遭遇“大陰線”,國內市場相對抗跌

2020年第12周(3月14日-3月20日)在全球金融市場的“至暗時刻”,國內玉米市場表現相對抗跌,東北部分地區玉米價格甚至繼續上漲,華北糧價回落後反彈。其中,我國北方錦州集港1875-1900元/噸,理論平艙1945-1950元/噸,周比持平,期間先漲後跌;廣東港口散船和集裝箱玉米報價區間1970-1990元/噸和2000-2020元/噸,前者上限下跌10元/噸。關內外深加工企業掛牌價格周內漲跌幅度在10-20元/噸之間;連盤玉米主力9月合約在1980元/噸附近獲得支撐,週五重回2000元/噸大關。

近一週國內主要地區玉米價格變化情況

国际谷物承压“坠体”下挫,中国玉米“逆行”全球

—市場特徵一:兩大國字號糧企收購與拍賣並舉,東北餘糧快速下降

近一週,東北部分地區中儲糧繼續儲備輪入2019年糧源,其中,中央儲備糧四平直屬庫有限公司梨樹分公司從3月20日起開始收購2020年輪換備用糧,收購價為:1860元/噸,水分14.0%,等級為二等以上,水分扣量比為1:1.2,容重≥690g/l,雜質≤1.0%,不完善粒≤6.0%,黴變粒≤2.0%。加之,此前有關新年臨儲玉米拍賣底價可能提高,部分東北糧商囤貨熱情不減,汽運物流成本下降進一步擴大東北玉米外運半徑,東北地區農戶手中餘糧水平快速下降。從右圖可見,東北三省一區農戶手中餘糧僅3-4成。

国际谷物承压“坠体”下挫,中国玉米“逆行”全球

與此同時,中儲糧拍賣平臺“生意興隆”,從本週情況來看,不少地區拍賣成交率可達到100%,只可惜春節以來累計成交僅100多萬噸,參見下表。

—市場特徵二: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國內玉米深加工再陷全面虧損

在國際油價暴跌之下,上週(3月17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也隨之大幅下調,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次降幅,汽柴油每噸下調1015元和975元。與此同時,國內玉米深加工企業效益也不盡理想,玉米澱粉企業庫存更是創下新高。以我國玉米深加工產品報價估算,近一週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虧損12元,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虧損112元,黑龍江西部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理論虧損175元。當然,相較於"許多"美國乙醇工廠已經在過去一週減產,國內深加工企業受到的衝擊暫時有限。

国际谷物承压“坠体”下挫,中国玉米“逆行”全球

—市場特徵三:全球穀物迎來“逢低買入時機”,中國悄然行動

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發酵、金融市場動盪、美股創下“熔斷”紀錄的大背景下,全球穀物同樣迎來“逢低買入時機”。據JCI跟蹤統計,截至3月12日當週我國已連續四周購買美國高粱,玉米、小麥等其他穀物也有所涉及(顯然,韓國不是唯一逢低買入的國家)。更需要指出的是,3月份開始沿海進口穀物到貨不斷,其中,3-4月以烏克蘭玉米為主,數量均在40萬噸左右,5月份可能是進口穀物到貨的高峰,超過100萬噸,包括高粱、大麥和玉米等,6-8月份中國進口穀物的到貨量也不會低於70萬噸,故對於中期市場不宜過分樂觀。

據美國USDA週五公佈,民間出口商報告向中國出口銷售756000噸玉米,2019/2020年市場年度付運,民間出口商同時報告向中國出口銷售340000噸硬紅冬麥,2020/2021市場年度付運(自2017年年底以來首次採購美國硬紅冬小麥)。

相關鏈接:國際穀物價格下降期間韓國買船情況

週二,韓國的飼料原料採購團體——飼料領導人委員會(FLC)以及農協飼料公司(NOFI)舉行招標,分別尋購一船玉米,以便利用本週玉米價格下跌的機會擴大采購,傳聞船期8月,產地不限;

週三韓國兩家集團通過早間的招標會,買入共計510萬蒲式耳玉米(12.9萬噸)產地不限,船期定在5月份。

週四韓國買家又購進了760萬蒲式耳玉米(19萬噸),產地不限,到貨日期定在8月和9月。(來自JCI標籤庫)

總之,在目前市場背景下,我們維持對當前玉米價格強勢震盪的判斷,戰術上看多,戰略上看空(警惕糧價若持續走高帶來的風險),畢竟,按照不含25%額外關稅計算,美國進口玉米較南方港口現貨利潤一度高達300元/噸之多。建議我國廠商還需要在保障自身合理庫存(特別是優質玉米)前提下,做好風控。

來源:中國匯易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