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帶怎樣種植玉米才能獲得更高更好的產量?

巴蜀郭二娃


丘陵地帶怎樣種植玉米才能獲得更高產量?

針對當前玉米生產實際,主要採用合理增加密度,改進栽培技術才能大幅提高單產。

1、增加種植密度。根據品種特性和生產條件,因地制宜地每畝增加種植密度500-600株。

2、改大穗型品種為中穗型耐密品種。

3、改習慣施肥為配方施肥。一般畝施用純氮18公斤,純磷6公斤,純鉀15-18公斤,硫酸鋅1公斤。底肥佔70%,苗期追肥佔10%,大喇叭口期追肥佔20%。

4、5-8葉期及時化學除草。

5、整個生育期做好缺苗補窩、病蟲害防治。


侃大山的平哥


丘陵地帶種玉米才能取得高產,種田的農民都知道,玉米雖然是旱地作物,但是對水肥要求則是很高的。首先是是全苗,如果種玉米出苗不齊,經常斷壟缺行,後期補苗肯定會減產,第二是肥料,氮磷鉀(三個十七)必須每五十斤左右,八至十一葉追施氮肥即尿素每畝五十斤,弟三是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剛露雄花葉就需噴康寬藥液了。最後是玉米開雄花時要澆透水,這樣提高玉米授粉率。

如果這幾件都做到了,就一定會獲得好的產量。


安徽巢湖記憶


你好,很高興回答丘陵地帶怎樣種植才能獲得更好的產量這個問題。我是山東人,家裡的地比較多,也是像您說的丘陵地。我家最近幾年玉米種植比較多,每年都是7畝地左右,產量還不錯,所以想分享一下經驗。

根據我從父母那裡觀察到的,我認為要獲得玉米高產要做到一下幾點:

1.選種一定要好,最好選到那種穗大又粗又長而且抗病的玉米種,這種玉米種不易生病蟲害,穗大很喜人。

2.出苗後要把多餘的苗拔掉,只留一株,同時對那些沒有出苗的地方及時補苗。

3.施肥很關鍵,對於下種時,出苗後,出穗時等幾個關鍵時期要及時施肥,適量施肥。

4.農藥要及時跟上,防止病蟲害影響產量

5.天旱要及時澆水,保證玉米長勢正常健壯

6.收玉米時人工收要比機器收損耗少,產量高

7.玉米曬乾就可以脫粒賣掉了,減少儲存的損耗。

以上是我對丘陵地帶如何種玉米產量高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您。


山東瓜農


丘陵地帶屬於亞熱帶和熱帶溼潤氣候,氣溫高,雨量豐富,適宜農作物生長,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分佈均勻,全年日照1600-2500小時,玉米可以一年四季種植。

1.栽種制度

實行多熟制,從一年兩熟到三熟或四熟制,常年都可種植玉米,但是主要秋冬季栽培。代表性的種植方式有:

小麥-玉米-棉花(江蘇)

小麥-水稻-秋玉米(浙江、湖北)

春玉米-晚稻(江西)

早稻-中稻-玉米(湖南)

春玉米-晚稻(廣西)

雙季稻-冬玉米(海南)

秋玉米主要分佈在浙江、江西和湖南、廣西的部分地區,冬玉米主要分佈在海南、廣東、廣西和福建的南部地區,玉米是多熟制中的固定作物。

2.主要品種

丘陵地區玉米麵積小,能夠種植一些亞熱帶玉米品種,但是如果冬季種植則要求耐低溫和較早熟,還要求抗病蟲害,如:莖腐病、鏽病和紋枯病等。所以本地區種植的品種主要有:桂頂1號、掖單13、雅玉2號、掖單12、鄖單1號等。

3.分析與措施

南方丘陵玉米區人多地少,水資源豐富,生產技術水平高,但是土壤質地差,紅黃壤肥力較低,土壤侵蝕嚴重。土地利用注重水田。而旱地農田水利設施差,玉米栽培管理粗心,產量低。玉米種植經驗缺乏,限制了玉米產量水平的提高。

在南方發展秋冬玉米生產需要解決如下問題:

(1)開發冬閒田

改革耕作制度,提高複種指數,發展間作套種等,有效地促進南方玉米生產。推廣先進的栽培技術,增施肥料,改良旱地和荒坡荒灘。

(2)擴大水旱輪作

推廣春玉米-晚稻或早稻-夏玉米水旱輪作複種,玉米一畝地可以產400-500公斤,水稻一畝地可以產500-600公斤,兩季畝產超過一噸糧食。

丘陵旱地推廣以玉米為主的間作套種技術。如玉米和甘薯、花生、豆類等間作套種,每畝可增收200-250公斤玉米。

(3) 優良選種

南方缺少雜交種,通常引進品種不能完全適應南方丘陵地區多熟制的生態要求和自然條件,沒有足夠的抗病性,這些品種的產量潛力不能發揮。培育適應雜交種是一項重要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