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要先共患難,所以你先把彩禮拿出來”:我不是嫁給你的

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同甘共苦似乎都是一種“拉人下水”的理由,當然我並不是為了彰顯人性的惡,而是理清楚什麼才是正確的同甘共苦。

夫妻之間我們可以理解是,從一貧如洗到家庭圓滿幸福,這就是同甘共苦。朋友之間一起經歷大的起伏,已久沒有放棄對方,這也是一種朋友的共患難。

“婚姻就要先共患難,所以你先把彩禮拿出來”:我不是嫁給你的

當然現在很多的夫妻依然將這一說法,作為一個佔對方便宜的理由,因為現在沒有絕對的困難,只有絕對的“內心虛偽”。婚姻的目的是為了謀求幸福,並不是為了過來一起吃粗茶淡飯的。

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當然了,夫妻之間很可能因為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從家庭幸福走到了窮苦,但我們要相信只要夫妻一起努力,一定可以解決困難的。

“婚姻就要先共患難,所以你先把彩禮拿出來”:我不是嫁給你的

在現在的婚姻中,基本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人問題大多出在上一輩人的觀念中,對自己家的情況充滿希望,認為自己家以後一定會飛黃騰達的,但是需要犧牲一些。

王女士在諮詢我的時候,她與丈夫是相親認識的,丈夫家裡情況一般,但是能夠承擔兩人結婚的一些壓力,但是丈夫還有一個年紀相仿的弟弟。

這個家庭負擔不起兩個孩子的婚姻成本,因此在王女士與丈夫結婚之後,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讓王女士哭笑不得。

“婚姻就要先共患難,所以你先把彩禮拿出來”:我不是嫁給你的

自己的婆婆對任何事情的把握是很牢固的,兩人已經結婚了,還想要掌管兩人的收入,這件事情讓王小姐很生氣,因為都已經結婚了,各自都是一個家庭,自己也要考慮以後的發展問題,婆婆為什麼這麼強勢呢?

在結婚的時候,王小姐家的地方是需要8萬彩禮的,男方負責婚房的首付,女方負責陪嫁價值相當的一輛車。這大致就是一個對等的婚姻,但是婆婆將這個婚姻當作了做個賺錢翹板。

兩人結婚之後,夫妻兩人迅速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去,因為兩人需要付房子的按揭。而婆婆卻將兩人叫了回去,說是家裡有大事需要兩人幫忙。

“婚姻就要先共患難,所以你先把彩禮拿出來”:我不是嫁給你的

回到家後,婆婆就開始詢問兩人的工資待遇情況,然後讓兩人將工資除去按揭和生活費之外的部分,交給她來保管,說是為了這個家能夠很好的發展。

王女士當場就拒絕了,因為她沒有聽說過這個情況。自己勞動成果為什麼需要別人來保管呢?自己有這個能力安排自己的收入。於是在第一次的交流中,吵了一架,夫妻兩人準備返回去工作。

第二天很早的時候,婆婆將王女士叫了起來,說是有些事情要讓她知道。

“婚姻就要先共患難,所以你先把彩禮拿出來”:我不是嫁給你的

婆婆說:你們都結婚了,現在我們也是一家人了,現在你的小叔子也談了對象,同樣到了結婚的年紀,但是家裡沒錢了,你把之前的彩禮拿出來吧,這樣的話,大家的日子就都好過了。

你和他哥結婚,就要有共患難的準備。

王女士一大早起來就聽婆婆說這樣的事情,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我又不是嫁給他弟弟的,更不是嫁給你們全家的,我們有自己的生活,我憑什麼要把我的錢拿出來給你小兒子結婚呢?

婆婆正要發怒,但是王女士不想再糾纏,直接回房間叫丈夫起床收拾東西,早飯也沒吃就走了。王女士對這樣對婆婆感到很不解,自己的婚姻都沒有安穩下來,卻要求自己去大公無私做這樣的事情。

“婚姻就要先共患難,所以你先把彩禮拿出來”:我不是嫁給你的

對婆婆過分的要求,王女士已經很難接受了。雖然沒有讓婆婆得逞,但是自己的心情已經很差了,對這樣的家庭更加失望,不知道接下來的事情該怎麼面對,婆婆的無理取鬧肯定還會繼續的。以後該怎麼面對呢?

面對王女士的這個煩惱,我只覺得是一個人的可笑,讓另一個人被“侮辱”的智商。面對這樣的問題,很難根治,因為這是婆婆一輩子養成的壞習慣,怎麼做都不能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與這個家庭的聯繫。

婆婆的胡攪蠻纏就由她去,自己做好自己就是了。只要管好自己的家,什麼事情都不是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