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農23小麥種怎麼樣?

用心做農資的人


菸農23小麥種這怎麼樣?對於小麥的品種和產量都是取決於適宜的種植地區和小麥的品種以及適應性,所以菸農23小麥的品質在山東地區還是比較適宜的,其實,不論在產量還是適宜種植地區的廣泛度來說都是名列前茅的。

首先,小編覺得菸農23的小麥品種,落穗少,穗層整齊,穗長方,芒長,殼白粒白,耐寒,抗病性好,抗土傳花葉病,穗粒數35粒,千粒重40克左右,這是一箇中早熟的小麥高產優質品種。

對於小編產量對比,小編認為高肥的菸農23品種,基本上平均產量比對照魯麥14高6.09%,比對照魯麥14高5.33%,比對照魯麥14高6.31%,在之前山東省高肥A組平均產量比對照魯麥14增產6.09%,所以說菸農23的產量變現也其他小麥品種面前還是毫不遜色的。

最後,小麥品種的事宜種植地區很重要,部分小麥品種在一個省份高產,但在其他省份的畝產表現可見一般,接下來要說的小麥菸農23品種的適應性廣,適合黃淮麥區中、高肥、高水條件下種植,產量550公斤/畝,在產量表現上也是較高的,大家對於菸農23的品種覺著怎麼樣呢?


農事百態


01.小麥品種產地

種子的審定單位:菸農23是山東省本土小麥品種,審定編號為:魯種審字2003030號,是經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的。是由魯麥14為父本、煙1061為母本,經山東省煙臺市農科院繁殖培育的,具有雜交性的冬性早熟小麥品種。

菸農23是
在2003年通過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推出的。

02.菸農23小麥品種性能

菸農23的各種參數:經過在華東地區的大田種植所呈現的產品優勢為:其平均株高在77釐米左右,屬於中高杆小麥品種。其秸稈堅韌具有一定的的抗倒伏、抗凍、抗乾熱風的性能;一般水肥土地的畝基苗數在10萬株左右;畝有效成穗在39~42萬個之間;每個穗粒在38~40顆左右;每一千粒籽重平均為40克;畝產量在550~650公斤之間,適應在黃淮流域及華東冬小麥種植的區域內種植。

03.菸農23的播種時間與水肥管理

1.菸農23播種參數:菸農23的適宜播種時間為10月中旬。播種前要對小麥種子使用拌種劑處理,它可以防治小麥的根腐病、紋枯病、赤黴病、白粉病以及一些地下害蟲等,可以培育小麥壯苗。待種子晾乾後方可播種。機播,墒性好的話每畝用種20~22斤左右比較適宜,由於該小麥具有較強的分櫱率,因此,不要播的過密,以免倒伏或穗小影響產量。


2.菸農23的水肥管理

播種前先將地上上茬的莊稼秸稈及野草清理乾淨。如果沒有有機肥每畝可施底肥:17:17:17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00~110斤。為了能是小麥快速分櫱、增加小麥後期拔節、孕穗、抽穗楊花乃至灌漿等每個生長過程的營養需求。可採用前促、中控和後攻的水肥管理辦法:

a.前促:前促就是在小麥播種後大蒜45~55天左右的時間裡,小麥將進入第一次分櫱期。在此期間要根據小麥的分櫱情況,每畝可增施18斤左右的尿素,以便使小麥快速的進入分櫱期進行分櫱。

b. 中控:中控,就是在年後溫度升高時,小麥返清前,要控制水肥也就是控制小麥的無效分櫱。防止那些無效的分櫱爭搶小麥的營養。


c.後攻:後攻,就是在小麥拔節後期至孕穗期間,每畝可施20斤左右的尿素或用200克磷酸二氫鉀兌水50斤均勻噴霧,為小麥的楊花和灌漿積蓄營養。但這些要根據小麥的長勢而定靈活掌握。

歸納總結:通過以上的一些數據分析得出主要為兩點:1.菸農23是通過省級審定的優良小麥品種;2.該小麥畝產量可達到550~650公斤左右屬於高產的小麥品種,值得推廣種植。


豫南鄉農


這是冬小麥的一個品種,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穗型的小麥品種,在生長過程當中具有小麥幼苗低趴、但是後期長勢強壯,小麥生長的分櫱能力很強的生理優勢,是一種屬於區域性種植冬小麥的優良品種。

1、 菸農23號於2002年由山東煙臺農業科學研究院裡面培育出來,那麼從一個“煙”字就可以直接分辨出來,這也是大多數玉米、小麥品種命名的一個原則,一般以地級市頭一個字、以當地省份簡稱第一個字、還有就是“中”字化的品種。

2、 當然菸農23號最適宜的播種區域就是在山東的煙臺,可以擴展到相同氣候類型的地區,輻射整個山東地區、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河北和我們甘肅西南部天水都有種植,可以說是種植比較廣泛的一個冬小麥品種,注意菸農23號屬於冬小麥的一個品種。

3、 菸農23號冬小麥符合在比較乾旱地區種植的植株不是很高的小麥品種原則,整個植株的高度不會超過七十公分,屬於比較中間型的小麥品種,整個小麥在生長的旺盛期看起來是很緊湊的那種,所以產量也很不錯。

那麼從這樣的形象引申出來的就是菸農23號在冬小麥裡面屬於那種抗凍性質好,在冬天和早春時候這樣的表現很重要,更加有利於在春回大地之後的返青。

4、 現在正是北方地區菸農23號的大規模種植的時間,所以在種植上建議大家要提前把土地整理好,合理施放基肥與化肥,在整個小麥的生長期間一定要保證預防常見的蚜蟲病害。

總結

菸農23號的耐寒性使得在現在大部分北方地區而廣泛的種植。那麼此類冬小麥的畝產量還是比較可觀的,在適宜的環境下種植,其畝產量可以達到有1000斤左右。


寧寧說的話


菸農23(原代號煙278)是煙臺市農科院以煙1061為母本,魯麥14為父本,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該品種通過多年試驗示範,具有高產、穩產、優質、適應性廣等優點。2000~2002年參加山東省冬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產量、品質等性狀均優於魯麥14,2003年經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魯種審字[2003]030號)。 1 特徵特性:該品種冬性,幼苗直立,株高75~80cm,葉片上衝,株型優良,光合生產力高。麥腳乾淨利落,下落穗少,穗層整齊,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抗寒,抗病性好,耐土傳花葉病,容重800g/L,穗數38~42萬/畝,每穗粒數35~40粒,千粒重40g左右,落黃好。屬中早熟品種,活棵成熟。

中文名

菸農23

原代號

煙278

母本

1061

父本

魯麥14

產量表現

1997~1998年本院鑑定試驗中,平均產量540.95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12.6%,居鑑定試驗第一位;1998~1999年魯東片高肥甲組試驗中,平均產量623.97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5.37%;2000~2001年山東省區試高肥甲組平均產量537.66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4.76%;2001~2002年山東省區試高肥甲組平均產量517.8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09%;兩年區試平均產量528.9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5.33%,在13個參試品系中居第二位; 2002~2003年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502.1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31%。

產品品質

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山東農業大學化驗分析,菸農23的粗蛋白(幹基)為12.9~15.23%,溼麵筋為31.30~34.1%,形成時間4.2~5min,穩定時間4.3~9.2min,麵粉白度75.7,出粉率為68.2%,沉降值20.9~35.8,最大抗延阻力418E.U.,拉伸面積82cm2,達到優質中筋小麥標準,屬多用途小麥新品種,適宜製作優質麵條、水餃、饅頭等食品。

栽培要點

該品種適應性廣,適宜於黃淮麥區產量400—650kg/畝的中高肥水條件下種植。

精選種子質量

選用達到國標的飽滿大粒種子是幼苗健壯的基礎,未經精選的種子不僅影響出苗率,而且出苗勢弱,長勢和整齊度差。進行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不僅能防治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如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等,而且有利於培育壯苗。

適時適量播種

適時播種是創建合理群體結構和小麥高產的基礎。播種過早,苗期溫度高、生長髮育快,不利於中後期管理;播種過遲,出苗後生長緩慢,分櫱少,次生根少,難以保證足穗和大穗,菸農23適宜的播種範圍要求冬前0℃以上積溫500~600℃。

播種量的高低是確定基本苗和建立合理群體結構的基礎。由於菸農23分櫱力強、成穗率高,故適播期內應適當降低播量,中高肥水地塊一般應掌握在基本苗8~10萬/畝,播量控制在4.5~5.5kg/畝。冬前莖數70—80萬,年後最大莖數控制在90—100萬,成穗40萬左右。出苗後及時補種,消滅10cm以上斷壟缺苗現象。

合理澆水施肥

春季是小麥的第二個分櫱高峰期,菸農23群體發展較快,群體過大不僅消耗養分,而且對個體發育極為不利。要實現既高產又優質,施肥應從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和麵筋含量的角度出發。採取“前促、中控、後攻”的施肥方法,同時實行氮肥後移,即穗肥施氮比例提高。在土壤墒情適宜情況下,對地力一般和苗情適宜地塊,春季第一水推遲至拔節初期,以控制春季無效分櫱過多和莖基部一二節間伸長,並結合澆水追施尿素7~10kg/畝,對地力較高、苗情偏旺地塊,此次肥水可適當延遲至拔節末期進行。中後期要補施增質肥水,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結合澆水補施尿素5 kg /畝,以減少小花退化,增加粒數,提高蛋白質含量和麵筋的質量。嚴禁在大風天氣澆水,以防倒伏。後期適當控制澆水,一般忌澆麥黃水。



小利與小炎


菸農23(原代號煙278)是煙臺市農科院以煙1061為母本,魯麥14為父本,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該品種通過多年試驗示範,具有高產、穩產、優質、適應性廣等優點。2000~2002年參加山東省冬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產量、品質等性狀均優於魯麥14,2003年經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魯種審字[2003]030號)。 1 特徵特性:該品種冬性,幼苗直立,株高75~80cm,葉片上衝,株型優良,光合生產力高。麥腳乾淨利落,下落穗少,穗層整齊,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抗寒,抗病性好,耐土傳花葉病,容重800g/L,穗數38~42萬/畝,每穗粒數35~40粒,千粒重40g左右,落黃好。屬中早熟品種,活棵成熟。

1997~1998年本院鑑定試驗中,平均產量540.95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12.6%,居鑑定試驗第一位;1998~1999年魯東片高肥甲組試驗中,平均產量623.97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5.37%;2000~2001年山東省區試高肥甲組平均產量537.66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4.76%;2001~2002年山東省區試高肥甲組平均產量517.8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09%;兩年區試平均產量528.9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5.33%,在13個參試品系中居第二位; 2002~2003年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502.1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31%。

產品品質

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山東農業大學化驗分析,菸農23的粗蛋白(幹基)為12.9~15.23%,溼麵筋為31.30~34.1%,形成時間4.2~5min,穩定時間4.3~9.2min,麵粉白度75.7,出粉率為68.2%,沉降值20.9~35.8,最大抗延阻力418E.U.,拉伸面積82cm2,達到優質中筋小麥標準,屬多用途小麥新品種,適宜製作優質麵條、水餃、饅頭等食品。

該品種適應性廣,適宜於黃淮麥區產量400—650kg/畝的中高肥水條件下種植。

精選種子質量選用達到國標的飽滿大粒種子是幼苗健壯的基礎,未經精選的種子不僅影響出苗率,而且出苗勢弱,長勢和整齊度差。進行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不僅能防治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如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等,而且有利於培育壯苗。

適時播種是創建合理群體結構和小麥高產的基礎。播種過早,苗期溫度高、生長髮育快,不利於中後期管理;播種過遲,出苗後生長緩慢,分櫱少,次生根少,難以保證足穗和大穗,菸農23適宜的播種範圍要求冬前0℃以上積溫500~600℃。

播種量的高低是確定基本苗和建立合理群體結構的基礎。由於菸農23分櫱力強、成穗率高,故適播期內應適當降低播量,中高肥水地塊一般應掌握在基本苗8~10萬/畝,播量控制在4.5~5.5kg/畝。冬前莖數70—80萬,年後最大莖數控制在90—100萬,成穗40萬左右。出苗後及時補種,消滅10cm以上斷壟缺苗現象。

合理澆水施肥春季是小麥的第二個分櫱高峰期,菸農23群體發展較快,群體過大不僅消耗養分,而且對個體發育極為不利。要實現既高產又優質,施肥應從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和麵筋含量的角度出發。採取“前促、中控、後攻”的施肥方法,同時實行氮肥後移,即穗肥施氮比例提高。在土壤墒情適宜情況下,對地力一般和苗情適宜地塊,春季第一水推遲至拔節初期,以控制春季無效分櫱過多和莖基部一二節間伸長,並結合澆水追施尿素7~10kg/畝,對地力較高、苗情偏旺地塊,此次肥水可適當延遲至拔節末期進行。中後期要補施增質肥水,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結合澆水補施尿素5 kg /畝,以減少小花退化,增加粒數,提高蛋白質含量和麵筋的質量。嚴禁在大風天氣澆水,以防倒伏。後期適當控制澆水,一般忌澆麥黃水。





龍鳳果


菸農23(原代號煙278)是煙臺市農科院以煙1061為母本,魯麥14為父本,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該品種通過多年試驗示範,具有高產、穩產、優質、適應性廣等優點。2000~2002年參加山東省冬小麥品種區域試驗,產量、品質等性狀均優於魯麥14,2003年經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魯種審字[2003]030號)。 1 特徵特性:該品種冬性,幼苗直立,株高75~80cm,葉片上衝,株型優良,光合生產力高。麥腳乾淨利落,下落穗少,穗層整齊,長方型穗,長芒、白殼、白粒,抗寒,抗病性好,耐土傳花葉病,容重800g/L,穗數38~42萬/畝,每穗粒數35~40粒,千粒重40g左右,落黃好。屬中早熟品種

產量表現

1997~1998年本院鑑定試驗中,平均產量540.95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12.6%,居鑑定試驗第一位;1998~1999年魯東片高肥甲組試驗中,平均產量623.97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5.37%;2000~2001年山東省區試高肥甲組平均產量537.66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4.76%;2001~2002年山東省區試高肥甲組平均產量517.8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09%;兩年區試平均產量528.9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5.33%,在13個參試品系中居第二位; 2002~2003年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502.1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31%。

產品品質

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山東農業大學化驗分析,菸農23的粗蛋白(幹基)為12.9~15.23%,溼麵筋為31.30~34.1%,形成時間4.2~5min,穩定時間4.3~9.2min,麵粉白度75.7,出粉率為68.2%,沉降值20.9~35.8,最大抗延阻力418E.U.,拉伸面積82cm2,達到優質中筋小麥標準,屬多用途小麥新品種,適宜製作優質麵條、水餃、饅頭等食品。

栽培要點

該品種適應性廣,適宜於黃淮麥區產量400—650kg/畝的中高肥水條件下種植。

精選種子質量

選用達到國標的飽滿大粒種子是幼苗健壯的基礎,未經精選的種子不僅影響出苗率,而且出苗勢弱,長勢和整齊度差。進行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不僅能防治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如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等,而且有利於培育壯苗。

適時適量播種

適時播種是創建合理群體結構和小麥高產的基礎。播種過早,苗期溫度高、生長髮育快,不利於中後期管理;播種過遲,出苗後生長緩慢,分櫱少,次生根少,難以保證足穗和大穗,菸農23適宜的播種範圍要求冬前0℃以上積溫500~600℃。

播種量的高低是確定基本苗和建立合理群體結構的基礎。由於菸農23分櫱力強、成穗率高,故適播期內應適當降低播量,中高肥水地塊一般應掌握在基本苗8~10萬/畝,播量控制在4.5~5.5kg/畝。冬前莖數70—80萬,年後最大莖數控制在90—100萬,成穗40萬左右。出苗後及時補種,消滅10cm以上斷壟缺苗現象。

合理澆水施肥

春季是小麥的第二個分櫱高峰期,菸農23群體發展較快,群體過大不僅消耗養分,而且對個體發育極為不利。要實現既高產又優質,施肥應從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和麵筋含量的角度出發。採取“前促、中控、後攻”的施肥方法,同時實行氮肥後移,即穗肥施氮比例提高。在土壤墒情適宜情況下,對地力一般和苗情適宜地塊,春季第一水推遲至拔節初期,以控制春季無效分櫱過多和莖基部一二節間伸長,並結合澆水追施尿素7~10kg/畝,對地力較高、苗情偏旺地塊,此次肥水可適當延遲至拔節末期進行。中後期要補施增質肥水,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結合澆水補施尿素5 kg /畝,以減少小花退化,增加粒數,提高蛋白質含量和麵筋的質量。嚴禁在大風天氣澆水,以防倒伏。後期適當控制澆水,一般忌澆麥黃水。





石頭--王老五


1997~1998年本院鑑定試驗中,平均產量540.95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12.6%,居鑑定試驗第一位;1998~1999年魯東片高肥甲組試驗中,平均產量623.97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5.37%;2000~2001年山東省區試高肥甲組平均產量537.66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4.76%;2001~2002年山東省區試高肥甲組平均產量517.8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09%;兩年區試平均產量528.9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5.33%,在13個參試品系中居第二位; 2002~2003年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502.14kg/畝,較對照魯麥14增產6.31%。

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山東農業大學化驗分析,菸農23的粗蛋白(幹基)為12.9~15.23%,溼麵筋為31.30~34.1%,形成時間4.2~5min,穩定時間4.3~9.2min,麵粉白度75.7,出粉率為68.2%,沉降值20.9~35.8,最大抗延阻力418E.U.,拉伸面積82cm2,達到優質中筋小麥標準,屬多用途小麥新品種,適宜製作優質麵條、水餃、饅頭等食品。

該品種適應性廣,適宜於黃淮麥區產量400—650kg/畝的中高肥水條件下種植。

精選種子質量

選用達到國標的飽滿大粒種子是幼苗健壯的基礎,未經精選的種子不僅影響出苗率,而且出苗勢弱,長勢和整齊度差。進行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不僅能防治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如根腐病、紋枯病、全蝕病等,而且有利於培育壯苗。

適時適量播種

適時播種是創建合理群體結構和小麥高產的基礎。播種過早,苗期溫度高、生長髮育快,不利於中後期管理;播種過遲,出苗後生長緩慢,分櫱少,次生根少,難以保證足穗和大穗,菸農23適宜的播種範圍要求冬前0℃以上積溫500~600℃。

播種量的高低是確定基本苗和建立合理群體結構的基礎。由於菸農23分櫱力強、成穗率高,故適播期內應適當降低播量,中高肥水地塊一般應掌握在基本苗8~10萬/畝,播量控制在4.5~5.5kg/畝。冬前莖數70—80萬,年後最大莖數控制在90—100萬,成穗40萬左右。出苗後及時補種,消滅10cm以上斷壟缺苗現象。

合理澆水施肥

春季是小麥的第二個分櫱高峰期,菸農23群體發展較快,群體過大不僅消耗養分,而且對個體發育極為不利。要實現既高產又優質,施肥應從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和麵筋含量的角度出發。採取“前促、中控、後攻”的施肥方法,同時實行氮肥後移,即穗肥施氮比例提高。在土壤墒情適宜情況下,對地力一般和苗情適宜地塊,春季第一水推遲至拔節初期,以控制春季無效分櫱過多和莖基部一二節間伸長,並結合澆水追施尿素7~10kg/畝,對地力較高、苗情偏旺地塊,此次肥水可適當延遲至拔節末期進行。中後期要補施增質肥水,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結合澆水補施尿素5 kg /畝,以減少小花退化,增加粒數,提高蛋白質含量和麵筋的質量。嚴禁在大風天氣澆水,以防倒伏。後期適當控制澆水,一般忌澆麥黃水。

[1]


善良的老劉家


一,那麼我們先來看看官方的數據,它的產量怎麼樣?

1,平均畝產322.8公斤,比對照晉麥47增產2.6%(不顯著);

2.,2003-2004年度續試,平均畝產363.7公斤,比對照晉麥47增產8.5%(顯著)。

3,2003-2004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56.8公斤,比對照晉麥47增產7.5%。

二,那麼它的特性怎麼樣呢?

冬性,中晚熟多穗型品種。幼苗匍匐,長勢強壯,分櫱力強。株高71釐米,株型緊湊,旗葉上舉,穗層整齊。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抗倒性能力強,抗倒春寒能力較強,成熟較晚,不抗青幹。抗旱性鑑定:抗旱性中等。接種抗病性鑑定:稈鏽病免疫,中抗條鏽病,中感黃矮病,高感葉鏽病。2003/2004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81/781克/升,蛋白質含量14.4/13.4%,溼麵筋含量32.2/26.6%,沉降值48.9/35.6毫升,吸水率61.8/61.6%,麵糰穩定時間8.0/5.2分鐘,最大抗延阻力375/254E.U,拉伸面積80/54平方釐米。

三,種植的時間和地方?

適宜播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適宜黃淮旱肥地種植,中水肥地畝基本苗10萬左右,旱地和旱肥地基本苗控制在12-15萬/畝。及時防治葉鏽病和蚜蟲。適時收穫,防止穗發芽。

適宜在黃淮冬麥區的山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陝西渭北旱塬、河北東南部、甘肅天水地區旱地種植。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夠有所幫助,看了同意觀點的可以多多轉發分享給你們的朋友。


宴遇影視


適時播種是創建合理群體結構和小麥高產的基礎。播種過早,苗期溫度高、生長髮育快,不利於中後期管理;播種過遲,出苗後生長緩慢,分櫱少,次生根少,難以保證足穗和大穗,菸農23適宜的播種範圍要求冬前0℃以上積溫500~600℃。

播種量的高低是確定基本苗和建立合理群體結構的基礎。由於菸農23分櫱力強、成穗率高,故適播期內應適當降低播量,中高肥水地塊一般應掌握在基本苗8~10萬/畝,播量控制在4.5~5.5kg/畝。冬前莖數70—80萬,年後最大莖數控制在90—100萬,成穗40萬左右。出苗後及時補種,消滅10cm以上斷壟缺苗現象。

合理澆水施肥

春季是小麥的第二個分櫱高峰期,菸農23群體發展較快,群體過大不僅消耗養分,而且對個體發育極為不利。要實現既高產又優質,施肥應從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和麵筋含量的角度出發。採取“前促、中控、後攻”的施肥方法,同時實行氮肥後移,即穗肥施氮比例提高。在土壤墒情適宜情況下,對地力一般和苗情適宜地塊,春季第一水推遲至拔節初期,以控制春季無效分櫱過多和莖基部一二節間伸長,並結合澆水追施尿素7~10kg/畝,對地力較高、苗情偏旺地塊,此次肥水可適當延遲至拔節末期進行。中後期要補施增質肥水,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結合澆水補施尿素5 kg /畝,以減少小花退化,增加粒數,提高蛋白質含量和麵筋的質量。嚴禁在大風天氣澆水,以防倒伏。後期適當控制澆水,一般忌澆麥黃水。


走鄉村看花海


菸農23具有高產,穩產,優質,適應性廣等特點。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山西南部,山東東南部、河南西北部等產量在400~650kg的中高肥水條件下種植.播種條件是小麥能否高產的基礎,播種過早,生長髮育太快,不利於後期管理,種的過遲,生長緩慢,難以保證足穗和大穗。再次播種量要合適,播種期內較其他麥種要降低播種量,地塊一般保持在8~10萬株/畝。菸農23整株群體發展較快,消耗水份較大,宜水肥田播種。施肥以尿素為主,一般在拉節時結合澆水追施7~10kg/畝,中後期在抽穗揚花期再補施尿素5kg/畝。注意在大風天氣嚴禁澆水,防倒伏。後期一定要控制澆水,尤其忌澆麥黃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