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慶區:一舉多得 扶貧公益性崗位助脫貧

良慶區:一舉多得 扶貧公益性崗位助脫貧

潘大盛清理二級公路路邊草叢、樹下的廢棄塑料袋、紙巾等垃圾。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瑞陽 攝

“我每天工作3個小時,每個月能有800元的收入哩”3月17日,南寧市良慶區大塘鎮那廖坡“老鄉家園”居民潘大盛向記者稱讚,良慶區設置的扶貧公益性崗位,讓他既能有收入,又能照顧家裡。

當天一早,天下起了綿綿雨,潘大盛在處理完家務事後,穿上橘黃色的工作服,開著保潔車,來到他負責的保潔路段——約長兩公里的二級公路,清理路邊草叢、樹下的廢棄塑料袋、紙巾等垃圾。

“兒子有殘疾,離開我就不能生活了。”2019年脫貧的潘大盛一家依靠低保生活,平時養有一些家禽,在今年1月份得知政府開設有公益性崗位,毅然報名參加,這讓他每個月能多有800元的收入,自力更生,增加家庭收入。

今年1月份以來,良慶區根據轄區實情設置扶貧公益性崗位,按實際安排的扶貧公益性崗位人員數給予一定的崗位補貼和商業意外傷害保險補貼,推進就業扶貧,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問題,讓貧困戶通過自身努力助力脫貧攻堅。

良慶區:一舉多得 扶貧公益性崗位助脫貧

黎以有指導非本村人員進行登記。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瑞陽 攝

“你好,請搖下車門,接受體溫檢測。”3月17日,在大塘鎮明亮村進村的疫情防控卡點,2016年的脫貧戶黎以有認真地檢查每一個入村人員的體溫,指導非本村人員進行信息登記。

“參加卡點值守員工作,既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又可以幫助村裡開展疫情防控,還可以照顧家裡,這是一舉多得。”主要以養殖雞鴨、種樹為主要經濟收入的黎以有,因疫情防控的影響,至今還沒買到鴨苗,部分收入受到了影響。卡點值守員屬於臨時扶貧公益性崗位,這讓黎以有在疫情期間有一定的勞務補貼,繼續鞏固脫貧成果。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扶貧。疫情防控期間,良慶區還根據實情設置了臨時扶貧公益性崗位,讓貧困戶通過勞務補貼增加收入,減少疫情對貧困戶收入的影響。目前,良慶區共設有93個扶貧公益性崗位,119個疫情期間臨時扶貧公益性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