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在影院看经典老片,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继新疆中影金棕榈影城之后,目前全国已有13家左右的影院复工,但都集中在新疆、内蒙等低风险省区。开业之初,几无新片,而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业的重要基地,重创才刚刚开始,大片不断撤档。

对此,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发行公司发布通知称:《中国合伙人》、《狼腾图》等五部影片将以公益发行的方式让利给影院。中影根据市场情况以及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及时拿出票房、口碑较好的影片发行,并且主动和相关片方协商,以公益发行的形式让利影院,此举充分体现了中影发行和相关片方的大局意识、社会责任和企业担当。

一、情怀,可以开启引流的第一步

影片复映,也许是影院复工之初片源缺乏的有效解决办法了。不得不说,复映影片绝对有其特定的观影群体。《金刚经》中有句话: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深浅。翻译过来就是,风花雪月是不分古和今的,但是人的情怀却有深和浅的区别。情怀,大约是老电影复映的一大卖点。

很多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江湖,尤其是曾经馈赠了整个青春时代的老电影,无论是张国荣深邃的眼神,还是王祖贤清澈的双眸,都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难以忘却的记忆。2012年的时候,3D版的《泰坦尼克号》复映,那一句:You jump ,I jump. 与那个经典动作,配合celine dion演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今时今日都让无数影迷落泪。后来,当很多人错过《一代宗师》的时候,电影选择了复映,宫二说“我心里有过你”时落下的那滴眼泪,念念不忘。其实这些电影的票房成绩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算不上风光,但其承载的情怀时至今日仍打动着无数观众。

事实上,影片复映,并不是现在这个时候才进入人们视线。2009年,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终极版》,最终获得了2592万元的票房,老片复映的热潮也由此掀起。随即而来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2012年3D版本的《泰坦尼克号》,2014年的《大话西游》,2015年的3D版《功夫》和3D版《一代宗师》,2018年的《阿飞正传》和《红高粱》,等等,它们都是以复映的形式重新和观众见面。

你想要在影院看经典老片,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2018年12月14日,由宫崎骏导演的《龙猫》在中国上映。该电影于1988年在日本首映,30年后,由吉卜力工作室进行数码修复与重制后的高清版本再次与观众见面。电影上映6日即突破1.10亿元的票房,最终收获1.68亿元票房的好成绩。

可见,影片复映也并不是没有市场。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些复映影片再以公益或者低价放映的形式让利给观众,是有效果的,为全国影院恢复人气提供了基础。免费聚拢人气、恢复信心,并带动影院工作步入正轨,这是很重要举措。

二、复映影片,也是差异化竞争的需要

影片复映不光是为了现阶段观影人气的恢复,更是对市场的有利补充,在平时都值得挖掘。

显然,老片复映能够满足一部分观众的需求。现在,优质影片供应不足,而复映影片能够重映,恰恰是其拥有优质的内容与口碑,高质量的复映电影就成为增加票房的一个选择,许多观众会抱着“与其看一部烂片不如去看一部优质的老片”的心态走进影院。

观众多了一种选择,对于影院来说,则是差异化竞争的需要。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如果有哪家影院,能够把电影复映作为影院特色,倒也能吸引到不少观众。所以如果影院在平时能够更选择更多的复映片,也不失为差异化竞争手段。所以影院可以把复映片作为一个特色去发展,因为复映片往往都有其特定观众群体与市场。反之,即使电影院不播放,观众也会到视频网站上去看,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观众的分流,倒不如还不如把复映片做成一大特色。

你想要在影院看经典老片,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事实上,在胶片时代,在大片缺少的情况下,影院都会放映复映片。到了数字时代,由于密钥授权的问题,影片复映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但其实这是一个可以开发的市场,无论是对影片价值的发现还是对满足部分观众的需求来说都有积极意义。由于版权问题,这块市场需要片方、发行方与影院共同挖掘。

三、经典可以以更好的方式流传

很多人担心老片的分量不够,很难引起广泛关注。很早就有人说:别再用情怀“炒冷饭”。是的,老电影复映并不能单纯地与“为情怀买单”划等号。毕竟,老片在吸引力上远远不够,也不是所有的复映老片都能取得较大反响。所以,复映的老片,也要“花心思”,比如在技术制作和内容完善上动脑筋。

《东邪西毒》重映版本和94年版相比,画面、时长、配乐、标题、对白、镜头上都略有不同;这是经过修复和重新剪辑的。《一代宗师》则补充了不少新内容,投入的资金甚至能赶上重拍一部新片。《泰坦尼克号》,毫不夸张的说它是全球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复映的时候在国内收获了近10亿票房,内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经过修复之后,观众能够在影院感受到无与伦比的视听效果,观影氛围渲染故事情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老片重新制作的同时,观众会更喜欢电影院所塑造出的震撼视听效果。

你想要在影院看经典老片,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一些经典老电影拥有值得称颂的艺术内涵,无论是艺术手法、拍摄方式还是故事内涵,都为当下的电影制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思维和技术,把“回头望”和 “向前看”结合,那么老片复映就不再完全是 “炒冷饭”,经典值得以更好的方式流传。

毋庸置疑,中国人其实是很念旧情、旧物的,对器物是“寄情于物,物皆有灵”,对电影则是“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回顾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曾有过复映电影的春天。改革开放初期,“十七年”电影中曾被错误批判或禁映的优秀国产影片就曾重新公映,成为了观影的热潮,深受到观众喜爱。但是白驹过隙,今时不同往日,当时的环境背景无法复刻,今天复映片所存在的环境大不相同,国家电影局也出台了《国产电影复映暂行规定》,对复映影片时间、规模、程序都进行了规范,复映电影必定能以更好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