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270株苗木!∣吳興法院強制執行全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我就想幫我弟弟把這個事情趕緊做好。”被執行人羅某的哥哥對法官說,“這些苗木是昨天晚上從安徽運過來的,總共270棵,苗木一到我就給你們打電話了,想著能早一天把這塊山頭的樹補種完也好。”

3月18日上午9點,在吳興區妙西鎮妙山村大潭塢林地,吳興法院工作人員正會同檢察院的工作人員,督促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執行案件的被執行人家屬履行補植復綠義務。

在修復現場,法院工作人員按照法律文書確定的內容清點苗木數量、檢查苗木種類和規格後,一面指揮生態修復責任人補植復綠,一面主動投入到修復工作中,幫助栽植苗木。

遲來的270株苗木!∣吳興法院強制執行全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遲來的270株苗木!∣吳興法院強制執行全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遲來的270株苗木!∣吳興法院強制執行全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為了種茶而濫伐林木

Law

羅某是吳興區妙西鎮妙山村人。這個村莊以種植茶葉為主,每年清明前後會有一兩萬人上山採茶。

2016年9月,羅某為種植白茶,與農戶簽訂山林承包合同後,在未取得林木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在省級重點生態公益林吳興區妙西鎮妙山村大潭塢林地,僱傭他人砍伐林木,材積總量達51.5933立方米,後被訴至吳興法院。

2018年11月,法院判決羅某構成濫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其間,檢察機關對羅某的濫伐林木行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在法院主持下,羅某與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達成調解協議,承諾在大潭塢山生態公益林範圍內尚未補種的7畝面積內補種成活闊葉樹種231株,並於2019年9月30日前接受主管部門驗收。

遲來的270株苗木!∣吳興法院強制執行全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遲來的270株苗木!∣吳興法院強制執行全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因為吸毒而耽誤履行

Law

2019年7月,羅某在緩刑期間吸毒,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因此,吳興法院依法對羅某撤銷緩刑,收監執行原判刑罰。這使得羅某沒能及時履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調解書所確定的義務。

生態修復責任履行期限屆滿後,吳興法院立即將案件移送執行,由環境資源審判庭“四合一”辦理。執行中,法官積極聯繫羅某家屬告知情況,引導他們幫助羅某履行義務,但羅某家屬對補植復綠心存不解。

遲來的270株苗木!∣吳興法院強制執行全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反覆溝通後終得理解

Law

對此,法官多次與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當地村委會共同上門勸導羅某家屬,釋明生態修復的重要意義和不履行生態修復責任的法律後果。

“我們會盡力替我丈夫把這個義務履行完畢的。”終於,羅某的妻子想通了。

然而,尋找苗木的過程並沒有那麼順利。羅某的家屬聯繫了多家苗木批發商也未能找到調解書上載明的補植苗木大小和種類,這讓他們慌了神。得知情況後,法院協調當地政府、村委會等方面,通過各個渠道多方打聽,最終聯繫到一家安徽的供應商有現成苗木,但苗木規格較大,價格要高很多。

“就預定這個吧。”雖然苗木價格比預想的高很多,但是羅某的妻子表示自己的丈夫已經將這個義務拖延了很久,現在既然找到了規定的種類,那就不能再等了。擔心新種的苗木不能保證成活率,羅某的妻子向苗木供應商一次性訂購了270棵。

最終,在法院工作人員的監督和協調下,羅某家屬幫助羅某履行了義務,實際種植數量超過原定數量39株,規格也比原定大小增加了一倍。

遲來的270株苗木!∣吳興法院強制執行全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遲來的270株苗木!∣吳興法院強制執行全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生態修復為了綠水青山

在環境資源刑事案件的審理中,吳興法院積極引入生態修復性司法機制,採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修復性方式,在嚴懲犯罪的同時引導生態修復責任人積極修復因其犯罪行為受損的生態環境,使其恢復原狀。

青山蒼翠,綠水仙蹤,這是我們每個人嚮往的生活環境。為此,吳興法院仍將堅定不移地踐行“兩山”理念,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