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定期檢查項目時間表怎麼樣才合理?

新得寶貝


一般在懷孕12周左右準媽媽需要去醫院進行建檔,建完檔以後,每個醫院會發給準媽媽一個孕檢手冊,上面會記錄懷孕各個時期準媽媽需要進行的產檢項目。

孕婦定期檢查項目時間表怎麼樣才合理


  1. 根據準媽媽的具體情況來調整:針對不同的準媽媽檢查項目時間表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比如高齡產婦的產檢項目可能與適齡準媽媽的不太一樣。
  2. 根據產檢結果來調整:並不是每個準媽媽每次產檢都能順利通過,如果某次產檢不過關,準媽媽需要進行復查或者做進一步診斷。

  3. 重要的產檢項目和時間安排不能改變:懷孕期間幾次重要的產檢項目和檢查時間準媽媽是不能改變也不能減少的。特別是有些產檢項目只有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總之,孕婦定期檢查項目時間表在總體上來說是不能改變的,不過準媽媽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醫生協商後進行適當調整。


學而時習之育兒


老婆二次懷孕的檢查,我都陪同的。其實到沒特別的安排什麼時間表,只要到時間,去檢查就可以了。


  • 第一次產檢是在懷孕十二週的時候,建卡的同時,醫生會給孕婦一本冊子,上面會提示做哪些產檢,醫生也會告訴你什麼時間需要做什麼。
  • 懷孕十二週以後是一個月檢查一次。
  • 懷孕二十四周以後,需要每兩週做一次產檢。
  • 三十六週之後,每週一次。


另外有很多APP,可以設置好預產期,打開提醒,在你需要產檢的時候會提醒你的,非常方便。


初次產前檢查:

1、應在確診自己懷孕時開始,檢查生殖道情況及具體受孕的時間,推算準確預產期。

2、測量血壓、尿蛋白、血色素,對孕婦基本情況做出評估。

3、其他建冊時常規輔助檢查:

  • 空腹血糖、肝功能、血漿蛋白、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漿鐵、鈣、鎂等元素測定、肝炎病毒指標測定(也稱二對半)、腎功能、心電圖,瞭解孕婦健康狀況。
  • 血型測定:測定孕婦及其丈夫ABO血型及RH血型,既為分娩做準備,也為了解有無母兒血型不合情況發生;
  • 人免疾缺陷病毒(HIV)、梅毒篩選試驗(RPR):篩查孕婦有無形傳播性疾病,減少母嬰之間及醫源性的傳播。
  • 血清弓形體、鉅細胞病毒、風疹病毒測定:因為這些病毒感染對胎兒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先天性異常激流產、死胎。
  • 血總膽汁酸:如升高則提示有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ICP)可能,此病為孕婦特有疾病,對母親預後無不良影響,對胎兒影響較大。

孕14~21周:唐氏綜合徵血清篩查

孕24~28周:抽取母血檢查,用以篩查胎兒21-三體、18-三體、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等先天異常。

孕35周後每週一次:胎心監護


在孕13~27周建卡時:白帶常規
每次產前檢查均化驗:尿常規
除初診檢查外,在孕32周、分娩前分別再檢查1次:血常規
一般孕婦在初診、孕20~24周、34周、38~39周各作一次:B超


考慮到地區差異,各城市,各醫院要求可能會不同,對孕婦做的檢查也會有差別,所以孕媽們最好先諮詢下當地醫院的醫生。


吉函爸爸


孕檢表就看圖



安安醫生


產檢的時間表,你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拿到。你第一次去醫院做B超或者去建檔的時候,醫生應該都會給你一個當地醫院的產檢表,按照規定的孕周進行產檢即可,大排畸、小排畸可能需要提前預約,諮詢一下醫生提早做準備。

我們通常建議6~8周第一次B超檢查

確認懷孕,胚胎著床的情況,看胎心胎芽,孕囊大小,是否為多胎等,排除宮外孕、葡萄胎及其他特殊情況。如確認沒問題,孕前沒做過甲功篩查的要去做一下。

  • 這個檢查做完,如果都沒問題你可以跟醫生要一份之後的產檢流程。然後問清楚是否有需要預約的項目。
  • 如果忘記也沒關係,現在都是電子檔,你可以用掛號卡都醫院的自助機上查看單據,基本都會有,打印一張就行。

下面這張是我們這邊醫院的產檢流程單,順序應該都一樣,只是每個醫院的時間節點可能會各有點差異,但應該大差不差的,按醫生建議來就好。


12周去建卡

嚴格意義上來說,建卡才算真正意義的產檢開始。從本週開始每個月需要到醫院報道一次,一直到28周,之後每兩週去醫院一次,到36周後需要每週去醫院產檢直到生產。

建卡需要空腹去,會做一系列常規檢查,比如血尿常規、心電圖、血壓、身高、體重、測寶寶胎心率、量宮高、腹圍等。

如果之前沒拿到產檢單,一般建卡之後醫生會給你個小冊子,用於每次的產檢記錄,上面也會有對應的產檢時間。

11~13周+6 NT檢查

用B超看胎兒的“頸項透明層”厚度,是早期唐氏篩查的診斷依據之一,一般結果不超過3mm通常都沒什麼問題。

15~19周唐氏篩查

通過驗血來檢測(不用空腹),檢測母體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絨毛促性腺激素和遊離雌三醇的濃度,再結合一下孕婦的年齡和前期NT的檢查結果等來判斷胎兒患先天愚型、神經管缺陷的危險係數。其實它也是一個概率值,一般只有60~70%左右的準確率。

如果NT不超過3mm,唐篩結果是低風險,基本問題不大。但是如果超過35歲通常會判定為高齡妊娠,可能會要求直接做羊水穿刺或者無創DNA。

18~26周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是一種產前診斷的手段,可以診神經管是否有不足、染色體是否異常或者有無遺傳疾病等。

一般準媽媽如果超過35歲或者前期NT結果異常的,家族有唐氏綜合徵史的會要求用羊水穿刺來最終診斷。當然羊水穿刺有風險,雖然幾率很小,不過在診斷之前,目前大多數醫生會建議先做無創DNA,如果通過了就不必做羊水穿刺,但沒通過最終還是要在再做羊水穿刺來確認。

12~22周+6無創DNA檢查

我們這邊的三甲醫院建議如果選擇做無創,可以替代唐氏篩查和NT。有很多地方NT現在可能也是免費的,那也可以都做的。

無創DNA是通過驗血,從中提取母血中微量的胎兒DNA,檢測胎兒患21-三體綜合徵(唐氏綜合徵)、18-三體綜合徵(愛德華氏綜合徵)和13-三體綜合徵(帕陶氏綜合徵)的風險。

這個是目前來說比較先進的技術,準確率會達到99%,比唐篩高,比羊水穿刺風險低,可能越來越多人會選擇直接做無創DNA。

但如果結果為高風險,一般醫生還是會建議再做羊水穿刺進行診斷的,而且費用相對也會高很多。

如正常妊娠,無特殊情況可以選擇前期的NT+唐篩,低風險一般就沒什麼問題。如有異常可以再進一步做無創或者羊穿。

高齡或有其他考慮的可以直接做無創DNA,如有異常再進一步做羊穿來診斷。


22~26周系統超聲排畸

就是我們俗稱的大排畸或者簡單說的四維,這個需要提前預約,不是所有的醫院都能做,提前跟醫生問候,一般我們這邊至少要提前一個月預約。

系統超聲大排畸會排查的項目包括

胎寶寶的頭面部、四肢、腹部以及各臟器,可以診斷出胎兒是否有唇顎裂、無腦兒、腦積水、脊柱裂及腦脊膜膨出、腸道閉鎖及、結腸、腎積水尿道梗阻、先天性心臟病等。

如果大排畸檢查胎兒心臟有異常情況,還需要再配合做一個心臟彩超來具體排除,聽醫生的建議即可,心臟彩超一般也是這個週期去做。

24~28周糖耐

也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篩查,需要空腹,抽三次血,分別在喝糖水前,喝糖水後1小時,喝糖水後兩小時。

之後比對糖篩的正常數據值:75gOGTT;

空腹、服糖後1小時、2小時血糖分別小於5.1mmol/L,10.0mmol/L,8.5mmol/L。有一項超標即可被界定為妊娠期糖尿病,之後的飲食方面就要相當注意了。

妊娠期糖尿病會導致早產、難產,生出巨大兒等情況,嚴重的也會增加寶寶以後患糖尿病的風險,所以還是要自己多注意。

30~32周系統超聲排畸

就是我們常說的小排畸,一般用來排除胎兒腦積水腎積水等。

34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可以瞭解胎寶寶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以推測胎兒在宮內有無缺氧等異常現象。 如果準媽媽孕期

無特殊反應,一般從34周開始做,到36周之後每週都要做一次。有特殊情況的比如假性宮縮頻繁的,有妊娠期綜合徵的可能從28周開始就要加入此項目,具體按照醫生要求進行。

38~40周 足月超聲

確認胎位、準媽媽的生產條件等。


整個孕期除了要做上述的特殊產檢外,從12周建卡之後每個月都要去例行檢查一次,一般就是基礎的體檢包括血壓、體重、宮高、腹圍、胎心率等。到28周後需要轉卡到你選好生產的醫院,然後變成2周產檢一次常規項目,36周後一週產檢一次。

媽媽們常把孕期比做打怪升級,你看這滿滿的一大篇,每一次產檢都是既緊張又興奮,過關之後會長舒一口氣,然後又開始等待著下一次的考驗。

懷胎十月要經歷這麼多次產檢,還要忍受各種身體的不適,最後還要經歷十級的疼痛分娩,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每個媽媽無疑都是偉大的。祝願大家都一路過關斬將,平安順利生出健康的寶寶。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懷孕整個孕期分為三個大時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整個孕期一共要做大約十二次孕檢。

一,孕早期(1~3個月)

1,0~11周(前三個月)

在孕媽咪懷孕一個月以後就能夠買一個驗孕棒測試一下了,假如是陰性,說明沒有懷孕;假如是陽性,那就需要近期組織時間去做一次B超承認一下了。

2,12周(三個月)

當懷孕滿三個月時需要去醫院做第一次孕檢,查看項目包含:收取孕期健康手冊,建立整個孕期的檔案;慣例查看(量體重、測血壓、量宮高、抽血、驗尿等);假如這之前還沒有做過B超承認是否懷孕,那麼能夠在第一次孕檢時再加一個B超查看。

二,孕中期(4~7個月)

1,13~16周(4個月)

這是第2次孕檢,除了慣例查看(量體重、測血壓、量宮高、腹圍等),還需要做一次唐氏篩查。如有必要,還需做羊膜穿刺查看。

2,17~20周(5個月)

迎來第三次孕檢,第三次孕檢沒有什麼特別要做的查看,就是一次一般的慣例查看就夠了。

3,21~24周(6個月)

第四次孕檢,除了慣例查看以外,還需要做一個孕媽媽糖尿病篩查,這項查看是通過抽血進行的。

4,25~28周(7個月)

緊接著是第五次孕檢,這一次孕檢,有一個很重要的查看項目,那就是胎兒大排畸。孕媽咪需要做一次四維彩超,來查看胎兒的身體發育狀況。假如查看結果反常,孕媽咪一定要配合醫師進行調查和治療。

三,孕晚期(8~10個月)

1,29~32周(8個月)

迎來第六次孕檢,慣例查看不能少,除此之外,醫師還會查看孕媽咪的水腫狀況,並教孕媽咪開端數胎動。

2,33~35周(8個半月)

第七次孕檢,除了慣例查看以外,可添加一次B超查看,用來預算胎兒的體重和查看孕媽咪的胎盤位置,為出產做預備。假如經過預算顯示胎兒體重過輕,就需要孕媽咪加強養分。相反,體重過重,就需要孕媽咪控制飲食了。

3,36~37周(9個月)

然後是第八次孕檢,查看項目包含:量體重、測血壓、量腹圍、宮高、胎心監護、數胎動等。

4,37~38周(9個半月)

已經是第九次孕檢了,查看項目同第八次孕檢項目相同。

5,38~39周(10個月)

迎來第十次孕檢,除了第八次的孕檢項目以外,還需要進行胎位查看,為出產時的臨產方式供給根據。

6,39~40周(10個月)

此為第11次和第12次查看。這個時候孕媽咪隨時都有臨產的或許,所以一定要做好預備。其次慣例查看仍是要做,還有胎心監護,數胎動,若是到了出產時,還需再做一次B超,看胎位和氧氣狀況,以此來決定順產仍是剖腹產。

孕檢的時間基本就是前三個月(孕早期)做一次查看;從第四個月開端至第七個月結束(孕中期)是每個月做一次孕檢;第八個月和第九個月需要每兩週就做一次孕檢;到第十個月,則是每週進行一次孕檢。

別的整個孕期需要做四~五次B超。第一次為承認是否懷孕;第2次為胎兒排畸查看;第三次為胎兒體重預算;第四次為產前查看。

整個孕期孕媽咪的身體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身體不適,這時孕媽咪要學會調整好心態,保持愉快的心情。


優笑逸動


個人認為,由於整個孕期,每位準媽媽及胎寶寶的個人情況不同,所以大概檢查的項目也會有所差異,建議準媽媽聽取醫生的建議。

我是在安娜貝兒購買了產檢套餐,從懷孕到生,一共是10次產檢,因為整個孕期沒有什麼異常情況,就按照產檢套餐檢查的,但也有一起檢查的準媽媽患有妊高症的情況,所以她的檢查就會相對較多一些,而且是針對性的檢查,是為了更好的觀察自身及胎兒的健康情況。


我家有個帥小夥夥


現代的人咋了?是富裕嬌貫了人,還是人的天性失落了?生命固然很珍貴人生只有唯一的一次。懷孕是上天賜與女人特有的功能,生小孩。記得在80前除大都市外,幾乎沒聽說孕婦需要定期去做檢查,鄉下更是鮮事。

胎兒在母腹內有怎樣表現,都會一一反應在孕婦生上。以前大多數都是中醫,出現問題吃兩濟中藥,花上幾塊錢病癒,生產時都在自家裡,也沒聽說咋樣了。

現代醫療發達。西醫飽受追棒,丁點小毛病就住院幾天花上大把的錢。把傳統中醫往絕處趕。現代是病多了?廣泛了?還是醫療有問題?以前全國的醫院不多,人口也不少,看病擁擠的醫院不多。現在全國大小醫院無數,患者掛號都難,為什麼?

孕婦身體一切正常,為什麼要定期檢查?什麼觀念?如果不去檢查小孩生不下來?而定期檢查的孕婦生下來人人

的嬰兒都無疾病?


病叟月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