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疫情重襲! 專家:以戰略思維護航經貿活動穿越陰霾

中宏網北京3月19日電(記者王鏡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18日召開會議。習近平指出,要準確把握國內外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確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會議強調,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要兼顧疫情防控和對外經貿合作,保持國際供應鏈暢通,創新招商引資、展會服務模式,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

國際疫情重襲! 專家:以戰略思維護航經貿活動穿越陰霾

  陝西省改革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張衛平

  日前,陝西省改革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交通銀行陝西省分行高級審計師張衛平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

  中宏網記者:結合中央政治局常委有關會議精神,在近年來逆全球化抬頭疊加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您怎麼看待當前我國外貿領域突出風險及應對之策?

  張衛平:在內外疫情雙重壓力下,最近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確定應對疫情影響穩外貿穩外資的新舉措,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業紓困發展等。由此看來,國家採取經濟刺激手段必不可免,但是刺激力度要合適、結構要合理,避免大水漫灌式的經濟刺激措施,這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長期戰略具有針對性及現實意義,同時也是我國在保增長中面臨的嚴峻挑戰。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比較嚴重的經濟體在我國總出口中佔比都較大。據有關課題組估算,樂觀情景下2020年全年我國出口增速將下降5.5個百分點,中性情景下降低10.9個百分點,悲觀情景下降低17.5個百分點。2019年我國出口佔GDP的比例為17.4%,從這個角度估算可以得出,三種情境下出口增速下滑將拖累我國GDP增速下降1.0(樂觀)、1.9(中性)或3.0(悲觀)個百分點。另據海關3月7日發佈數據,1至2月貿易餘額出現了多年以來同期少有的逆差,其中進口較為穩定,出口降幅明顯。這進一步驗證了當前的疫情衝擊以供給衝擊為主,這種負面影響何時結束取決於疫情治理成效與復工復產進度。

  我認為,近幾年,國家採取的一系列主動的經濟結構調整已經取得一些成效,正在逐步改變經濟增長對於房地產和高能耗高汙染產業的依賴。但恢復經濟發展的扶持措施應順勢而為,應當注重經濟結構和基礎設施的改良,避免為短期增長的指標而犧牲因實施長期戰略所取得的成果。

  為應對突發的風險,抓住機遇,今後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對策:

  一是切實做好當前防範疫情輸入性風險的準備。從產業依賴度來看,日本、韓國的疫情發展狀況將對我國產生較大影響,若疫情在當地進一步升級,日、韓等國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企業停工、物流停運、出口減少將直接衝擊我國上中下游的供應端。

  二是要採用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要注意刺激力度適當、結構合理,考慮到我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仍有較大空間,即使面對疫情的嚴重衝擊,今年實現GDP總量翻番目標仍然具有可能性。但是從長遠來看,為了實現過高的增速目標,可能導致經濟結構扭曲、資源配置惡化,甚至加劇中長期的結構失衡問題,這反而不利於更長期的經濟發展。經濟政策需要遵循客觀規律,從實際出發、從長遠和全局出發。特別是從長遠來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這一目標本身,而在於承上啟下,為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定基礎、打好開局。

  三是要對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響較大的行業進行精準支持。鼓勵信息科技等行業幫助海外國家抗擊疫情,為疫情結束後向國際市場拓展提供鋪墊。鼓勵有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供應鏈業務系統,通過與核心企業、政府部門相關的系統進行對接,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鏈條上的客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供應鏈融資服務。鼓勵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加強與主要依靠互聯網運營的民營銀行的業務合作,為小微企業精準滴灌,提高復工復產貸款可獲得性。

  四是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對產業鏈的負面影響。首先,佈局完善國內產業鏈,強化產業鏈核心企業支持力度。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對接產業鏈的核心企業,加大流動性資金貸款支持,給予合理的信用額度。支持核心企業通過信貸、債券等方式融資後,以預付款的形式向上下游企業支付現金,降低上下游中小企業現金流的壓力和融資成本。其次,優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金融服務。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跟進企業產業鏈上下游復工復產需求,支持企業以應收賬款、倉單和存貨質押等方式進行融資。同時,推動適當降低銀行對信用良好企業的承兌匯票保證金的比例。這些也是增加企業手中的現金,增強企業的流動性。再次,加強全球產業鏈協同發展。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強化金融支持“穩外貿”的作用,保障貿易融資信貸資源配置,完善激勵機制,增加外貿信貸投放,這是增量。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可協商再延期。第四,運用金融科技優化供應鏈金融服務。

  五是要進一步地擴大金融改革開放,滿足海外資金在疫情蔓延下的避險需求。鼓勵有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供應鏈業務系統,通過與核心企業、政府部門相關的系統進行對接,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鏈條上的客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供應鏈融資服務。鼓勵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加強與主要依靠互聯網運營的民營銀行的業務合作,為小微企業精準滴灌提高貸款可獲得性。在國際疫情防控合作中發揮人民幣支付結算功能,加快人民幣國際化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開放步伐。

  六是要承擔大國擔當,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應對逆全球化影響。在未來的20年時間裡,要聚焦第四次產業革命,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高鐵和城際交通、特高壓、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新材料、基因工程等領域,大力發展大健康、大文化、大商貿、大教育等和人力資本提升有關係的現代服務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