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有什麼特色的老字號美食?

ve知足___17726475


廣州作為美食之城,想來大家都沒有啥意見吧?

過些天,壹周君就打算帶著256G的胃去廣州海吃海喝上幾天。

來廣東,必須要吃腸粉的。

明記腸粉自然是名單上有的。

明記腸粉是其為之自豪的抽屜式拉腸(機拉腸),其腸粉爽滑有口感,米漿味濃,配上獨門豉油,簡直一絕!

陶陶居是歷史很悠久的老字號了,在廣州茶樓中擁有殿堂級的地位,歷年來都是各方的文人雅士樂於聚首的地方,開業於清代光緒年間,現址在第十甫,是廣州飲食業中的老字號之一;1993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 1998年經國內貿易局批准為“國家特級酒家”。

外地的朋友往往很喜歡這種濃濃粵菜風味的裝修,吃的也就見仁見智了。

五彩鮮蝦仁、手撕鹽焗雞、片皮掛爐鴨、月餅五仁鹹肉月、五仁白綾酥……

海珠廣場地鐵站出來廣州賓館3樓銀燈食府,粵菜裡面出品較好的一家老牌食府。

有早茶夜茶,推薦綠茶桂花糕和名藥沙姜鳳爪,口味是有與時俱進的更新,沒有最最傳統的粵菜的味重甜膩,有頗多清新創新的點心。

茶市超旺,座位很難等,尤其節假日,建議早點去,做好排隊的心理準備。

最讚的是各式點心,種類豐富,用料新鮮。綠茶桂花糕甜而不膩,帶著桂花的清香。青芥蘿蔔糕、芒果椰汁糕、泰汁鳳爪等有新意又美味。

除了這些算得上大參觀的,還有一些小店可光顧,比如陳添記,只賣三樣小吃:祖傳爽魚皮、豉油王蒸豬腸粉和傳統艇仔粥。

當然還有順記冰室,順記雪糕可謂是廣州的一絕,生活在西關的人無所不知。順記的雪糕以前從不外賣,非要坐下來才能吃到最正宗的椰子、香芒雪糕。

雖然品種現在多了,但雪糕多年來只有兩個口味是堅持著“手打”這個傳統方法,就是椰子味和芒果味了。

基本上代表廣州的小吃你都能在順記冰室找到和吃到,榴蓮雪糕、芒果雪糕、椰子雪糕最受歡迎,雪糕入口即溶,口感順滑,榴蓮、芒果、椰子味道濃郁。

南信牛奶甜品專家,上下九附近的老字號之一,雙皮奶是必點的。

吃完午飯之後,當然要來品嚐一下甜品啦。舀上一勺雙皮奶,奶味濃郁香滑,質感粘稠。

出品的姜撞奶姜味濃郁,奶很順滑,薑汁和奶味融洽的剛好。一開始吃不慣,多吃一口就愛上了那股姜味,吃的人暖暖的。


武漢壹周








傳統日漸消失,傳統是要堅持的,是高尚的品德。他不能受時間,和數量而影響,傳統只此一家,不可能是多家分店,如果有一刻想利用傳統,無限擴展,加盟,連鎖,分拆,上市,再重組。賺錢的事誰不會呢?那麼,這傳統只是一個賺錢的概念,已經變味了。

你看看,現在廣州的老字號,陶陶居,廣州酒家,都是連鎖經營,出品已經再不是以前的味道,老廣州很少會去幫襯的。 大三元,大同 明珠樓,早已成為廣州的歷史。清平飯店,那隻好味的清平雞隻能在腦海裡回憶。 巧美麵店,那碟炸醬麵,完全不是以前那個味道。而然這些小型飲食店,也紛紛投入連鎖經營,為的是什麼?不就是錢麼。

仍記起童年時,晚上落街去銀記買夜宵就係甘講。一牛肉腸,一豬肉場大的,收銀員回應,15蚊 然後俾佐個牌號我,最早那時候系竹牌來的,之後又換了膠牌,這些牌子是用來記錄你要的類別。 最初的銀記腸粉,系我以前住的西關舊宅附近,文昌北路,幾號就記不起了,約在路尾行70米就到,鋪面很窄小,後來又向前遷移20米搬到一間廢舊的小工廠。最後再搬遷到文昌北頭,就係依家的新鋪。

小工廠果間老鋪做了很長時間,是銀記的發家之地,間鋪做腸粉的廚房比鋪面大2倍,而且樓層有4至5米高,爐灶上面有2把15寸的抽氣扇,你站在馬路對面的士多,仍能聞到一股醬油的飄香。以前燃燒的不是石油氣,而是煤和炭,所以有時候去買腸粉,要等好鬼耐,唔系因為多人吃而等出品,而是那個做腸粉的爐灶老岀問題,不過也可能燒的火唔一樣,D腸粉比而家果D滑好多。

當年銀記腸粉的辣醬,系獨門秘製的,以前放學經常見到食店門前,有位阿姨不停的剁小紅辣椒,我還記番起和同學議論D辣椒點解甘辣的情景。這辣醬勁辣但味道好正和布拉腸配合得絕頂。

衹可惜這種秘製的辣醬,同味道,己經消失於空氣當中,當年那碟布拉腸,往事只能回味。

當年傳統的製作,精心的調味,人手的功夫,並沒有保留下來。而讓人見到的只是多間連鎖的分店。店內掛滿的是字體獎項取替其味道。也許這就是現在所謂的傳統吧。


STEREO立體聲


廣州傳統美食實在是太多了,大家熟知的:腸粉,生滾粥,餛飩麵,瀨粉,早茶,蛋撻,馬蹄糕等等

腸粉:粉漿是關鍵其次是肉碼,粉漿用新舊米磨成漿再混入粘米粉來調成,成品有米香味而且爽口;至於肉碼就要切細薄,要做到米漿成熟肉碼也熟的

生滾粥:講究粥底跟新鮮材料;粥底每個粥店有不同的方法去做,但要煲得香都是要看你下什麼米和你用什麼高湯去熬粥,個人推薦加白果腐竹熬粥出來效果香甜順滑而且綿密配各種肉碼都很合適,另外大家很喜歡艇仔粥配料如下:油條,蛋絲,魷魚,魚片,浮皮,海蜇,叉燒

餛飩麵:靈魂是面,餛飩跟湯配角,面要做到爽口有彈性打面的時候只能加鴨蛋不能加水,現在下鹼水原因是能使面更筋道和容易保存而已,工藝就是擀皮+摺疊+擀皮~廣州餛飩好吃是因為餛飩需要手工切肉粒而且需要3分肥7分瘦,至於鮮蝦餛飩是後來有錢了才搞出來一個品種,以前中國窮的時候吃上肉已經好好了無講可以吃上蝦啦~至於湯底大地魚+蝦皮+豬骨頭+雞爪熬成的,需要做到香濃湯清

就先說這幾個必吃的做法,如果遊客來廣州想嘗下地道口味的我個人推薦幾個地方(大眾點評肉地址)

1源記腸粉,這個算腸粉在廣州做得前列的店鋪但是粥品不穩定不建議吃粥;西關明記腸粉,腸粉做的好的時候真的很不錯就是出品不穩定這個有差評;

2生滾粥,廣州確實沒有太驚豔的粥店試過很多都沒有試過為了吃粥再次幫襯的店鋪

3前進路的竹升面,這裡的面是每天早上開鋪店家自己擀制的,如果早去可以看到面的製成而且這裡性價比很高~


明70878773


第一家:荔林食店 地址:西華路165號

第二家:貞姨美食 地址:西華路262號

第三家:珍珍小食店 地址:西華路183號

第四家:西華路雞煲 地址:涼亭街五號

第五家:合興小食店 地址:西華路第一津街44號

第六家:牛佬牛雜湯 地址:西華路與金花直街交口金花廟后街3號

第七家:騰元生煎地址:西華路439號


黑客技術乾貨分享


廣州酒家始建於1935年,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廣州酒家的海鮮食品、野味系列各式菜點也深受顧客喜愛。其中“三色龍蝦”、“嘉禾雁扣”、“廣東叉燒”、“麻皮乳豬”、“香酥鴨”、“奶油裱花蛋糕”、“七星伴月”、 “瑞土蛋卷”、“牛角包”等。

2、蓮香樓

開業於1889年的蓮香樓,坐落於廣州市城西,“蓮香樓”三個雄渾大字,乃是出自清末南海翰林大學士陳如嶽之手跡。蓮香樓特色食品有蓮蓉月餅、蓮蓉包、老公餅、雞仔餅、豉油雞、泰味釀鴨掌、龍鳳餅、嫁女餅、老婆餅等。其冷凍食品如糯米雞、三絲春捲、蓮蓉蟠桃包、上湯水餃和椰汁年糕。

3、陶陶居

陶陶居成立於清代光緒年間,是廣州飲食業中的老字號之一,主營茶點、月餅、菜餚。陶陶居被譽為“月餅泰斗”,其“陶陶居上月”更獲“金鼎獎”及“中國名牌月餅”稱號。陶陶居的名菜名點很多,包括豬腦魚羹、五彩鮮蝦仁、姜蔥炒肉蟹、西湖菊花魚、手撕鹽焗雞、片皮掛爐鴨、雲腿爽肚、雪裡藏珍、紅燒雞鮑翅、薄皮鮮蝦餃等。

4、皇上皇

廣州皇上皇是一家“中華老字號”店,始創於1940年,其產品皇上皇臘味稱霸羊城臘味界。皇上皇已不僅是優質食品的象徵和標誌,它還作為“廣州著名特產”以其悠久的歷史與風味,承載著世界各地南粵華人對故土的思戀。

5、趣香餅家

趣香餅家創始於1938年經營中西餅食。“趣香”產品主要有廣式月餅、曲奇、速凍食品等九大系列300多個品種規格。其中廣式月餅的產量、銷量居全國同行之冠。

6、泮溪酒家

1947年,粵人李文倫在這片“古之花塢”上創辦了一家充滿鄉野風情的小酒家,是用木竹、杉皮搭於藕塘之上的飲食小店。銷售的食品主要是以當地特產“泮塘五秀”(蓮藕、菱角、茨菇、馬蹄、茭筍)為原料的菜式和點心。由於經營得法,並以地道的郊菜鮮蝦腸、泮塘馬蹄糕、八珍茭筍皇、郊外大魚頭等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食品為號召,深得市民喜愛,名聲逐漸傳開。1958年,酒家由國家投資改建,兩年後復業,並隨附近的一條小溪而命名“泮溪”。

7、北園酒家

北園酒家創建於1928年,至今八十多年。北園酒家是一座具有嶺南庭園建築色彩的園林式酒家,位於廣州市越秀公園小北門口的斜對面,以經營粵菜而馳名中外,酒家的菜餚以清淡鮮嫩爽滑為主,具有廣東菜的特色。該店的“大雞三味”非常有名,因用雞是就地選購農家飼養的“雞項”,顧客即點即削,故入口骨軟肉甘,香滑可口。

8、回民飯店

廣州回民飯店是廣州市一家開店接近60年的清真飯店,是廣州市目前最早的一家為伊斯蘭教教徒服務的飯店。飯店經營範圍以清真食品為主,當中的廚師主要以高升茶樓、回族鳳城燒臘店、清真德記燒臘為主。

9、泮塘食品

廣州市泮塘食品有限公司始創於唐朝年間,榮獲“中國質量信用AAA級單位”、“廣州市十大手信”、“廣州老字號”、“中華老字號”、“中華老字號傳承創新先進單位”、“中華老字號傳承創新掌門人”等稱號。公司主要產品有:一粉多用的純正馬蹄粉、葛粉、藕粉、慈姑粉、多用途即衝保健糊、多口味原色蝦片、七彩鮮蝦片、馬蹄爽清涼飲料、馬蹄枇杷糖、馬蹄灌湯粉、馬蹄水晶粉(通心、貝殼、螺絲)、泮塘五秀系列糕糖、營養麥片、營養燕麥片等。

10、雲香酒樓

雲香酒樓創始於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年),距今已有百年曆史,是“廣州老字號”。酒樓以經營傳統粵菜、龍鳳禮餅、中秋月餅而著名,素有“西有蓮香,東有云香”之美譽。酒樓推薦菜式有冰花雞蛋散、蛋撻、燒鵝、蘿蔔包、雲香紅蔥頭雞、芥菜腐竹堡豬肚、欖角燜排骨、蘿蔔牛雜、乳豬、艇崽粥、燕窩、豬腳姜、牛肉丸、蘿蔔糕、砂窩魚頭、草扎東坡肉等。


03越努力越幸運


惠食佳。

因工作安排,我要暫別廣州東風東路的夥伴。散夥宴就設在惠食佳,吃啫啫煲。對比全國到處可以見到的粵式點心,啫啫煲是出了廣東就很難尋覓它的蹤跡。而惠食佳,也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設下分店。

聽聞下班後再過去,6點開始排隊得9點才吃得上。為避免晚飯變宵夜的慘劇,笑笑阿姨自告奮勇,“我提前過去先排隊”。

她5點就到了,我們6點才過去,時間剛剛好能銜接上。

餐廳是正紅與墨綠的搭,油墨重彩!

有王家衛電影《2046》和《花樣年華》裡的酒店既視感,復古、油畫般厚重。

洛可可風格的插畫裝飾,歐洲中世紀繁複美感椅子和中式宮廷屏風。

琺琅彩的中型花瓶隨意插著富貴竹,帶來一點生機。

民間採集用舊的八斗櫃、斑駁的礦物質顏料似乎講述著說不完的故事。雙喜的茶壺、農業時代中國特有的花布桌面從外婆的棉被遷移到餐桌上。

兩幅大千的仕女圖,讓人聯想到《紅樓夢》裡秦可卿的閨房。

狹窄的轉角樓梯,大理石上暗金色的鏡面,勾勒出我們五官的輪廓,古人說得好“食,色,性也”

笑笑阿姨不僅幫我們拿號佔到位置,還提前點好了招牌菜餚——啫啫黃鱔煲、蝦醬啫啫芥蘭、章魚啫啫煲、缽仔焗蠔烙、花雕陳皮乳鴿、蝦仔腸粉、小蔥杏鮑菇等。

兼具美味,既嚐到招牌菜式,又實惠,葷素、熱涼搭配。

在廣州和香港,煲仔菜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把菜式在鑊裡,捯飭一番,再放入灼熱砂煲內。

而這家首創啫啫煲仔菜做法與別不同,是“生啫”的。

把新鮮全生食材,一下子全放進火紅沙煲裡,加入油、醬料與花雕酒,將之乾逼,把食材煮熟。而全程不加水。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心傳》中,介紹了惠食佳。

“關於火候,廣東菜有更極致的例子。

啫啫煲,追求食物的新鮮生嫩。猛火急攻,儘可能縮短烹飪時間。

不僅如此,廚師還要根據餐桌與爐灶的距離,調整火力和“抄起”沙煲的時機,廚師上菜奔跑的過程,烹飪仍在繼續。

如果這是一齣戲,只有大幕拉起,也就是享用的那一刻,食物才完美亮相。”

看來,關於火候的掌握,啫啫煲盡得孫子兵法的“兵貴神速”真傳。

啫啫黃鱔煲

“爽、脆、惹、味”,火候一氣呵成!

啫啫煲上桌,是最有儀式感的:砂鍋於前,安安靜靜;揭開煲蓋,氤氳升騰而起,醬香、醬香混合衝擊而來,霸道侵蝕我的嗅覺,撩撥我的味蕾;廚師快速翻版,香氣四溢,吱吱啫啫發出悅耳的聲音。

當我們與食物相處時,都處在一種美好的狀態中。

蟮段僅鋪砂鍋底一層,只為受熱均勻,秘汁芡淋,兩蔥一蒜。我們7人,一人分不到2段。因珍稀而更美味。

蟮肉嫩滑多汁,很有嚼頭。這時來杯酒最好不過。

啫,Juē,粵語拼音。 啫啫”作響,香味四散,我們戲稱這是會唱歌的菜。

“現啫現賣,絕對手工、新鮮生猛”,這12字是對啫啫煲味道的最好背書。

啫啫煲要做得好,除了火候,秘訣還在砂鍋。

砂鍋大概是廣東主婦必備的家庭炊具。平時我們所用的“雙耳沙煲”會上釉,而惠食佳所用的是特別陶土定製的,並不上釉,外表粗糙。

不上釉,傳熱更迅速,煲內菜餚原味全出,也全然保存。

但這種沙煲不耐燒,在高溫下很容易爆裂。因此,我們看到的惠食佳每一個沙煲外面都纏上鐵絲網來加固,防止它爆開,美食倒瀉出來。

“箍煲”——中國古代民間傳統修補技術,用來修補裂縫輕微的砂鍋 。在廣東俚語中也很常用,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特別是情侶,挽救出現裂痕的關係。

“掟煲”——也是粵語方言中的詞語。情侶吵架都喜歡扔東西,而扔在廣東話中為“掟”。吵完架扔摔東西就分手了。所以 “掟煲”一詞是分手的意思。

惠食佳的啫啫沙煲因高溫易裂只能使用一次。每天啫裂幾百只瓦煲而棄。老闆戲言,每吃完一頓,最後只能“掟煲”。

缽仔焗蠔烙點評網上,吃貨驚呼“這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用料紮實!”

啫啫蠔烙是有別於普通啫啫煲的菜式之一,創作靈感源自潮州著名小吃。但又區別於潮汕菜的蠔烙。

寬而平的鐵盤,以番薯粉為主要食材,融入蠔仔、帶殼的花甲、小八爪魚等海鮮,鐵盤刷油料理,最後加上雞蛋,撒上蔥花,美味即成。

面滑底脆,口感豐腴,集色、香、味、聲於一體!

啫啫煲把中國人吃飯上升為聲味俱全的表演。

中國人對食物有近乎原始的崇拜,那圖騰便是火。似乎美味與火候成正比,帶火的美食,如這啫啫煲,便是浴火的鳳凰。

啫啫煲從火焰中呼嘯而至,啫啫的一刻,那是被偷走的烈吻...

惠食佳,食物精緻,碗筷玲瓏,已成新寵,風頭極盛。只要錢包夠挺,這是一家閉眼點菜都不會踩雷的館子。

老闆是廣東五邑恩平的伍先生,溫文有禮,斯文到令人無法相信他是舞刀弄剷出身。

他一直有個理想,就是把逐漸被人遺忘的傳統粵菜,重新傳承發展。

他也是個有心人,2014年,眼見傳統粵菜逐漸被人遺忘,他花了不少心機,弄了兩晚古老粵菜,邀請粵港兩地飲食界名人試菜提意見。炊豬頭、燒肝腸、焗禾蟲、紙包雞、文園百花雞……

大大小小近40道菜,有成有敗,難度在於大部分菜式雖然很久之前流傳一時,但現在幾乎失傳,連廚師也沒吃過。

在伙食上,廣州人一向追求“新”、“奇”、“特”。所以,如果有一款菜式能讓他們吃20年甚至30年還不厭倦,那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奇蹟!

啫啫煲就是這個奇蹟。

從傳統粵菜中學習前人的做粵菜的精緻細膩、講究色香味俱全,恢復粵菜的特色和神采。啫啫,用帶著溫度的聲音喚醒鄉愁。

據服務員介紹,入廚十年的伙頭軍才有機會晉升“啫神”。除了食材新鮮,廚師隊伍稀缺也是啫啫煲未能快速遍佈全國的原因。

幾年過去,現在看來,伍先生為粵菜尋根的路是走對了。在廣州,啫啫黃鱔街知巷聞,啫啫小雪花牛肉入口即化,啫啫走地雞食過返尋味。啫啫菜包羅萬有,各種啫啫煲得到客人口耳相傳,有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米其林推介餐廳的加持,惠食佳已立住腳成為歷史,為粵菜文化添上新的一頁。

散夥宴自帶的傷感,被啫啫的美食消解。我們屬於晚市第一場,被要求7點吃完。離場時,正是晚市最熱鬧的時候。經過廳堂,陣陣“焗氣”鋪面而來,啫啫滋滋的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簡直是食物協奏的美妙華章。幸虧我們吃飽了。外場的服務員上茶、下單利索麻溜,忙得不可開交。

從鑊氣十足的店堂出來,一股濃重的啫啫味久久沒散去。我身上是啫啫蝦醬芥蘭味,笑笑阿姨是蠔烙海鮮味,珊珊是陳皮花雕酒味。果然夠生猛!


文化藝術思考


廣州腸粉。腸粉是一種米制品,現已成為許多廣州人早餐必備的食物,它雪白、輕薄、香滑可口。廣州銀記腸粉最為出名,該店的腸粉是鼓油皇牛肉腸粉,以薄韌香滑著稱。

02

廣州叉燒包。廣州叉燒包皮薄餡香,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和蝦餃、幹蒸燒賣、蛋撻並稱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廣州市興悅酒家的蠔皇叉燒包味道很不錯,鬆軟可口,鮮香美味,吸引了非常多的食客。

03

廣州蝦餃。廣州蝦餃皮又白又薄,晶瑩透亮,看起來就特別有食慾。蝦餃形態玲瓏可愛,鮮蝦作餡,軟韌爽口、香醇鮮美,深受食客喜愛。想要品嚐蝦餃最好選擇廣州

04

廣州幹蒸燒賣。廣州幹蒸燒賣呈淡黃色,皮軟肉香,汁液鮮美,鮮香不膩。近年來廣州幹蒸燒賣傳遍廣西的大中城市,成為嶺南茶樓、酒家的必備小吃。

05

廣州酥皮蛋撻。廣州蛋撻新鮮出爐的才好吃,新鮮出爐的蛋撻嘗一口就能感覺到它那酥香的脆皮和香甜軟滑的蛋撻心。廣州市荔灣區有家店叫嘉樂蛋撻王,這家店是一家老字號的蛋撻店,蛋撻做的相當棒。

06

廣州艇仔粥。廣州人將小船叫做”艇仔“,廣州艇仔粥顧名思義就是廣州人在小船上賣的粥。廣州艇仔粥以碎魚肉、瘦肉、碎油條、花生米、蔥為主要食材,

07

廣州雲吞。廣州雲吞相當於北方的餛飩,但現在的廣州雲吞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北方的餛飩有了一定區別。

08

廣州蘿蔔牛雜。蘿蔔牛雜是廣州比較出名的一種小吃,甚至有人說沒有吃過蘿蔔牛雜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廣州人。廣州市乃至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各大步行街上都會有賣蘿蔔牛雜的小店。

09

廣州炒河粉。炒河粉最早興起於沙河鎮,是廣州市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廣州炒河粉爽滑可口,烹調方便,既可作街頭小吃,也可做正餐美食。

10

廣州麥粟香餅。麥粟香餅是廣州的一款特色小吃,其口感獨特、香脆,食材新鮮,餡料多達20餘種,現在已經成為廣州香餅界的驕傲,深受廣大顧客喜愛。


陳忠孝vlog


廣州的飲食文化聞名全國,所謂“食在廣州”,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粵菜中廣州菜是主體和代表,其烹調方法多種多樣,尤以炒、煎、燜、炸、煲、燉、扣等見長,講究火候,烹製出的菜餚注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鮮、嫩、脆為主

1廣式早茶

來到廣州,必須要吃的莫過於早茶。廣州人鐘意“嘆早茶”,無論是家人朋友的三五小聚,亦或是平時的社交應酬,茶樓都是個不錯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廣州的飲茶,並不是單純的飲茶,吃,才是重頭戲

2腸粉

腸粉呈透明狀,口感q彈,醬料一般是醬油,鹹腸粉餡料主要有牛肉、豬肉、雞蛋、蝦仁、豬肝等

3陳添記

廣州陳添記只買三樣小食:祖傳爽魚皮、豉油王蒸豬腸粉、傳統西關艇仔粥

4廣式燒臘

廣式燒臘是一道廣東名菜,一般分為燒味類、滷味類、臘味類,包括燒鵝、燒乳豬、燒乳鴿、叉燒、白切雞、滷水鴨、滷水腸、臘腸、臘肉、臘鴨等等

廣州的特色美食其實還有很多很多,自己去大街小巷逛逛,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農村南風


陶陶居 年齡:開業於清光緒年間,距今130多年地址:荔灣區 第十甫路20號(近大同路)廣州酒家 年齡:始建於1939年地址:荔灣區文昌南路2號(近上下九)蓮香樓年齡:開業於1889年地址:荔灣區第十甫路67號(近世紀假日酒店)泮溪酒家年齡:創辦於1947年地址:荔灣區龍津西路151號(近荔枝灣)北園酒家年齡:1928年始地址:越秀區小北路北園酒家南園酒家年齡:始創於1963年地址:海珠區前進路142號(近曉港公園)太平館年齡:創建於1885年地址:廣州越秀區北京路342號(近新大新商廈)得心酒家年齡:始創於1863年地址:越秀區惠福西路93號(近海珠北路口)榮華樓年齡:創立於1876年地址:荔灣區龍津東路708號(近龍錦大廈)小吃類:陳添記、順記冰室、南信牛奶甜品專家、明記腸粉、百花甜品


答題百科


1.陶陶居早茶

來廣州一定要去吃一餐廣式早茶,哪比較正宗呢?當然是去陶陶居,它始建於1880年,是廣州最古老的酒樓,算是早茶界的鼻祖了。店裡的招牌推薦:蝦餃、鳳爪、榴蓮酥、招牌燒鵝、鳳凰流沙包 、秘製蝴蝶骨 、冰皮蛋撻等,其中蝦餃,外皮晶瑩剔透,內餡蝦子新鮮而脆,蝦味與其他內餡融合的味道更是一絕。

2.蓮香樓

蓮香樓是一所過百年曆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的美譽的老茶樓。最有名的是各式糕點,招牌:鳳凰流沙包和叉燒撻,去晚了很可能就沒有了。

人均:60元

地址:荔灣區第十甫路67號

3.泮溪酒家

廣州最傳統和最古老的粵式酒樓之一,靠近荔枝灣和荔枝湖公園,風景優美,就餐環境一流,典型的園林式酒店。馬蹄糕、春捲、腐皮卷、蝦腸、鹹煎餅、炸腸、香芒椰汁糕、泮塘五秀等等。

人均:60元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151號(近荔枝灣)

上下九小吃

1.南信雙皮奶

南信是有很多年曆史的老店了,始建於1934年。在廣州人心中是吃甜品的好地方,店面有兩層,以紅木古樸型的桌椅為裝飾風格。店內的招牌是雙皮奶、姜撞奶、雲吞麵,奶製品都採用當地的水牛奶,口感濃厚,雙皮奶香滑可口,味道濃郁,甜味控制得剛剛好。

人均:20元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第十甫路47號

2.陳添記魚皮

吃一次少一次的陳添記魚皮,店內只賣三樣小吃:祖傳爽魚皮、豉油王蒸豬腸粉及傳統西關艇仔粥。最出名的是爽魚皮,用鯪魚皮來製作,做好之後放入雪櫃凍著,好爽口彈牙。加上花生、芫茜以及淋上面的醬油芝麻,味道一流。很多香港、澳門的居民特意過來品嚐。現在因為下一代都是高薪白領不願繼承每天刮魚鱗的辛苦,所以兩年前就傳出即將歇業的消息。

人均:20元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寶華路十五甫三巷內進第二檔(香港六福珠寶正對面巷子)

3.銀記的腸粉

廣州最有名的腸粉店,1958年開的,現在有多家分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牛肉腸粉和鮮蝦腸粉,皮薄餡足,口感嫩滑,他們家的粥也很好吃。

人均:15元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上九路79號(近光復路)

4.寶華麵店

在多屆廣州美食節中屢獲殊榮。招牌:蘿蔔牛腩、金牌豬手面。蘿蔔牛腩好大一碗,蘿蔔與牛腩1:1,幾乎沒有添加味精,但是蘿蔔與牛腩都滲入濃濃的湯汁,說明它們經過高湯的精心熬製。

人均:20元

地址:上下九寶華路117號

5.文記壹心雞

號稱:一心一意做好雞。它家的壹心雞(白切雞)保持原清平雞的獨特烹飪方法和風味,由皮到骨全是精華,皮爽肉滑,連骨都有味。

人均:54元

地址:上下九寶華路10號

越秀區小吃

達楊原味燉品

專賣燉品的老字號,店鋪不大但是人很多,要排很長的隊。燉品選擇性很多,花旗參燉竹絲雞 , 天麻燉豬腦 , 天麻燉魚頭 , 椰子燉鵪鶉 , 原只椰子燉鵪鶉 等等,招牌是原只椰子燉竹絲雞和原只椰子燉鵪鶉。採用的是傳統做法,把竹絲雞放在整隻的椰子中燉制而成,椰子味和雞的鮮味完美融合,鮮甜濃郁,雞肉也非常嫩。

人均:15元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文明路160-1號(近文德路)

南海漁村

一家外資高檔餐館,曾經獲過廣州十大名店。菜式以粵菜為主,海鮮品種多樣也很新鮮,服務也是捧捧的。現在推出的兩款4人海鮮套餐和每天一款的特惠價海鮮的價格都很親民,性價比超高,這裡吃飯飯後水果還是免費任吃的喔。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人民北路903號流花湖公園

一記麵館

這家是很多本地人推薦的當地風味特色餐館。招牌:雲吞五寶(鮮蝦,蟹子,鮑魚,瑤柱和鮑魚),湯底用豬骨和大地魚加些蝦皮熬製,雲吞皮薄晶瑩剔透,內餡很鮮,一口下去真的很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