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經濟恢復需要長期時間 充電樁等新基建成為新爆發點

3月20日,在中國汽車創新服務大會第五場直播中,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從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角度,對各類消費品市場表象做詳細分析,並對接下來宏觀經濟做出判斷。王喆表示,疫情中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恢復狀況好,一季度消費增速將保持在5%以上;在疫情的催生下,線上業態未來擁有確定性機會;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擁有更多空間,新基建將成為爆發點。

以下為王喆發言原文

過去兩個月中,全社會空前關注疫情,如果從武漢封城開始算疫情爆發節點,到現在已有兩個月時間。疫情現在進展怎麼樣?疫情對經濟產生多大影響?疫情未來會對我們生活有什麼樣改變?

圍繞三個問題我們研究有兩條主線,第一是宏觀經濟如何隨著疫情演化如何變化,疫情整個進展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從一月底到二月中疫情快速發酵到達第一階段的頂點,這段時間所有人逐漸開始慢慢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甚至對未來有一點恐慌,也有很大擔憂;第二段從二月中旬到三月上旬,政府非常強力控制與民眾全力配合,疫情控制情況預期好於二月,大家對疫情判斷開始逐漸樂觀起來,我們也看到很多民眾去飯館、公園聚集的報道;第三最近一個星期,國內控制不錯背景下海外疫情迅速惡化,輸入病例變成新的威脅,如果把國內病例和海外病例放在一起,可以看到時間上的明顯錯位,能夠看到海外每日新增確診狀況增長更快,目前國內整個累計確診病例大概數量基本已經穩定,八萬多一點,治癒率同時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出院,疫情最開始一段時間病死率有一些增加,現在基本上穩定下來,另外還有重症患者後續死亡人數有所增加,分母較大也不發生什麼變化,後續病死率提升也不會有明顯變化。湖北省內外病死率差別很大,湖北省內病死率比較高,對前期醫療資源相對緊缺比較有關係。國外情況意大利、伊朗比武漢要高,其他國家目前病死率也比較低,並不意味著疫情相對好一些,也許是疫情開始發酵階段。

王喆:經濟恢復需要長期時間 充電樁等新基建成為新爆發點


目前國內新增確診病例基本上是海外輸入,北京各個區縣新增病例分佈95%是境外輸入,而且現在源源不斷輸入,一方面反映國外疫情確實非常嚴重的態勢,網上有很多人講說封閉國境,但事實上這段時間海外輸入確診病例基本上是中國人,而且大多數有中國國籍,沒有理由拒絕中國籍人回國,未來防控工作重點是回國之後無理由強制隔離,現在已經開始做,隔離嚴格程度有限,最近看到一些報道回國之後在北京中轉,在這邊測一次體溫換中轉航班散佈全國,對未來疫情防控留下一些隱患,這是整個過去近兩個月時間我國疫情發生變化。

王喆:經濟恢復需要長期時間 充電樁等新基建成為新爆發點


如果看疫情影響的話,毫無疑問影響非常巨大,像中國巨大的經濟體在疫情最嚴重的階段幾乎處於停擺狀態,即使現在情況有明顯好轉,但是復工程度也比較有限,從數據看,2月份官方PMI只有35.7%,財新統計數據40.3%,是有數據記錄以來最低值,服務業PMI都在30%之下。

王喆:經濟恢復需要長期時間 充電樁等新基建成為新爆發點

王喆:經濟恢復需要長期時間 充電樁等新基建成為新爆發點

最近國家統計局公佈了1、2月合併之後經濟數據,能夠看到1、2月合併之後投資同比下降24.5%,消費同比下降20.5%,所有這些數字都是歷史上一個最低值,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肺炎疫情史無前例的,沒辦法跟17年前非典相比,偏官方數據以外也在做大數據一些監測,從財新數據我們能夠看到,互聯網招聘方面今年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互聯網招聘總量跟去年2019年相比同比下降83%,如果將下降分成18個大類行業來看,18大類中有16個大類行業下降都超過80%,像交通運輸、居民服務、文化體育、批發零售、住宿、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非常大。

王喆:經濟恢復需要長期時間 充電樁等新基建成為新爆發點

除了這些數據之外,新經濟指標萬事達卡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顯示二月份為30.3%,比上個月上漲一點,從中國新舊經濟比重看,新經濟行業人力資本密集型,不是勞動力密集型,非勞動密集型行業復工復產的情況稍好,整個新經濟佔比沒有明顯下降;從城市來看,上海和深圳復工的情況比北京好;如果分行業看,高端裝備製造的行業恢復狀況是最好的,除此之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這些行業發展狀況也還不錯,至少比傳統舊經濟行業來的要好,如果看崗位的復工復產恢復情況看到需求增加最快行業主要是醫藥代表、生物工程、中小學教師,毫無疑問這些崗位需求增加與疫情發展和在線教育巨大的需求是相關的,而行業的另一端,像快遞、送餐、普工,餐飲服務員恢復相對慢一些,整個社會對於這些行業需求來的要差一些。

王喆:經濟恢復需要長期時間 充電樁等新基建成為新爆發點

從消費來看,整體消費較差1-2月消費總量下降20.5%,但是線上消費有所增長,消費者因為疫情多選擇網上購物,所以線上銷售變好。從消費品類看,食品、飲料等生活必需品增長狀況良好,菸酒對於部分人而言同樣是生活必需品,雖然有所下降,但幅度較低,呈現比較穩健的態勢;服裝品類較差,因為服裝相對來講比較像可選銷售,金銀珠寶等奢侈品下降比較明顯;汽車下降幅度非常大,在疫情防控關鍵情況下,買車消費行為被後推,不出門也不需要車,所以汽車狀況也非常不好,以上是統計局公佈的消費情況。

王喆:經濟恢復需要長期時間 充電樁等新基建成為新爆發點

除此之外財新與京東合作,京東線上消費分析,從京東商城、天貓消費數據來看,一共四個門類,能夠明顯看到2020年1、2月份家電和服裝都沒有生活必需沒有那麼急迫可以適當推遲,所以1、2月下降幅度來比較大;食品調味料以及酒類商品顯現出比較明顯必需品的特徵,這兩類相比之前可選銷售的表現穩健得多,這是目前疫情對於經濟各個方面、消費的影響,其實我們更關注疫情對未來經濟的影響。

隨著疫情發展變化,市場對於疫情影響的後續判斷同樣出現變化。二月下旬看疫情控制的情況非常不錯,我們預測很快經濟恢復正常,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跟非典相似,當時市場總體判斷一季度GDP增速比較差,疫情後政府肯定會進行政策刺激,全年來看達不到6%,但5%問題應該不大。現在情況出現變化,國內疫情被控制後國外爆發,源源不斷向國內輸入病例,讓北京、上海等國際交往比較多的城市無法放鬆。國外疫情嚴重影響出口需求,相關產業鏈會出現問題,全球化背景下國外經濟惡化一定會波及到國內。另外,金融市場變化或悲觀情緒傳遞,關於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預測一下變得悲觀起來,一季度降9%或者降更多,二月初偏樂觀情緒現在變得特別悲觀。

王喆:經濟恢復需要長期時間 充電樁等新基建成為新爆發點


我認為從幾個角度來看,第一個疫情現有病例主要在武漢會被慢慢消化,每天出院幾百個,四月初基本上差不多,剩下6000多患者裡面有2000個重症患者其實不太樂觀,因為重症患者病死率有一些可觀的,所以我們估計可能未來兩個月對於未來整個疫情影響形勢不會特別大變化。國外問題比較嚴重,考慮到國外政府執行力與民眾配合度,整體防控力度較差,所以我們幾乎可以預計很有可能這個病會一直存在下去,而且未來會捲土重來。中央三月初視察清華大學和其他科研院所也提出常態化防控工作,所以大概率這個病沒有辦法像非典徹底斬草除根,一直伴隨我們生活。由於這個原因第二點想說的是,由於新冠肺炎長期伴隨,經濟完全恢復可能需要特別長的時間,對未來我們生活也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幾乎可以預計今年一整年,特別像北京人口比較多比較擁擠的城市會有很多人一直戴口罩。之前我們提到二月份餐飲消費等方面下跌嚴重,過去這段時間之後,疫情好轉之後,能有報復性的增長非常不樂觀。都戴口罩或多或少依然會減少朋友聚餐、逛商場頻率,長假旅行、看電影看演出可選消費都會成為問題。儘管疫情平穩了,疫情期間錯過的聚餐補不回來,未來外出聚餐可能性也會下降,參加人群也會變少,衣服消費大概率也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而汽車可能稍微有一點不一樣,因為汽車家電、房地產裝修這些相關的消費,這些消費特點是頻率很低,買了之後會用很長時間,幾乎不會抹掉,而是會推遲。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沒有大的影響,沒有明顯的降低收入,只要收入沒有明顯下降,汽車、家電、房地產裝修相關消費後續都會補回來,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因為汽車消費2018年10月到現在一年多現在都是負增長,疫情之後汽車行業災後重建更有信心一點。

在政策方面,財政政策跟貨幣政策還有比較大的空間,政府財政政策已明確提出信息通信投資,5G、特高壓、充電樁、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如果這些行業能夠在未來幾年實質性變化,對於中國接下來二十年經濟轉型將有革命性幫助。在新基建裡面與汽車行業相關度最高的充電樁會出現爆發點。

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很謹慎,對於降息問題還是非常剋制,從大趨勢來看全球降息只是時間和力度問題,降息汽車來說肯定不是壞消息,剛才講很多行業未來受疫情長久影響,我們也能夠看到有一些行業還是有一些機會。除了汽車之外,像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這些行業在疫情期間或者主動或者被動經歷一個爆炸式增長,未來增速會下來,但是我們覺得可能對消費習慣,線上業態可能漸漸成為趨勢,所以我們覺得這些行業未來會有確定性機會。

另外,美股多次熔斷都是最近兩個星期事情,A股節後先是大跌突然有強勢上漲,又向下跌到節後水平,市場不確定程度非常高,時間關係我就在這裡不做進一步展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