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3月20日,記者來到位於東坡區萬勝鎮的岷江支流思蒙河的生態河堤,只見這裡河道整潔,兩岸植被充盈,各色野花點綴其中,到處瀰漫著春天的氣息。而在幾年前,萬勝鎮境內的河流到處都是垃圾、雜物,髒亂情況一度受居民吐槽。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岷江支流思蒙河萬勝段的巨大變化,得益於東坡區萬勝鎮自2017年開始實施的河長制工作。該鎮在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紮實推進“河長制”,開展全域汙水治理,突破難點重點,構建長效機制,呈現出“水清岸綠”的美麗新農村。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河長制”顯成效 水清岸綠生態美

“在萬利和共同村交界的地方,河裡有許多竹葉、樹葉,你抓緊時間來清理一下。”在萬勝鎮共同村嶽溝河(岷江支流思蒙河支流),該村支部書記嶽自潤在巡河過程中,發現河裡有雜物後,立即通知了該段護河員熊國文來清理。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嶽自潤是嶽溝河的村級河長,由於工作出色,去年被評為東坡區“最美護河人”,讓他高興的不僅僅是獲得榮譽,更多的是嶽溝河這些年實實在在的變化。“以前的嶽溝河髒得很,死豬爛牛都扔在河裡,河水汙染嚴重,連魚蝦蝦都看不到。”嶽自潤說,萬勝鎮推進河長制後,共同村制定了村規民約,加強了對村民的宣傳,設置了2名護河員,慢慢地嶽溝河就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水質逐漸變好,魚兒又回來了,不少村民還在河裡洗菜。

嶽溝河的巨大變化,正是萬勝鎮開展河長制工作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自2017年實施河長制以來,該鎮開展全域汙水治理,明確了“斷汙、巡河、造景”三步河長制工作思路,萬勝鎮村民兒時記憶中的“水清岸綠景美”河道得以恢復,贏得群眾普遍點贊。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連拔“釘子” 切實斬斷汙染源

河道治理,斷汙是根本。通過排除,萬勝鎮河流的汙染源主要是畜禽糞汙、工業廢水、生活垃圾等六大重大汙染源。針對不同汙染源,該鎮精準施策,動真格拔“釘子”,基本實現“斷其汙,清其源”的階段性目標。

據瞭解,萬勝鎮生豬規模位居東坡區前列。該鎮黨委政府在確保農民收入不減少、資源環境不破壞、產業發展不影響的前提下,推廣“以種定養、種養結合、就地消納、循環發展”畜禽養殖模式,全域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創建規模以上種養循環達標場20個;對無種植基地的養殖戶,則推廣簡易、有效、低成本的異位發酵模式,修建異位發酵床303個,獲得區委、區政府100萬元專項獎勵,實現了畜禽糞水的標本兼治。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為治理工業廢水,該鎮採取“抓大警小,觸動思想”的方法促使業主主動治汙,落實治汙主體責任。嚴管市、區重點企業,督促業主提標改造企業汙水處理廠,示範帶動其他25家企業規範運行,並關閉治理不達標企業2家。

在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方面,萬勝鎮推行垃圾分類上門收集,垃圾清運服務外包市場化運作方式,既方便群眾,又消除了“垃圾丟河道,清運洪水衝”現象。同時,指導農戶將秸稈粉碎作為異位發酵床墊料,經發酵後再作為有機肥施用,既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又降低了化肥用量。

河長“三巡” 還綠還景於民

為激發河長制的最大“功效”,萬勝鎮一方面壓實河長責任,設立鎮河長辦,由鎮、村主要負責人任鄉、村級河長,在派出所掛牌成立環境犯罪偵查中隊,明確各河長巡汙源、巡生態、巡安全的“三巡”職責。並對重點河道、暗河死角加裝紅外監控,配備遙控攝像船等電子設備,藉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發現問題、處置問題的效率。

另一方面,實行環保問題量化問責機制,明確鄉鎮、村組幹部的追責問責制度,形成全鎮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環保問責體系。通過河長“三巡”,目前已累計處置違法排汙行為51起,清理淤泥近2萬立方米,清除侵佔河道種植200多畝,發現並及時處置一座底座懸空的橋樑,及時有效解決了安全隱患。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不僅如此,該鎮還通過引活水入集鎮進行生態補水、種植水生植物、魚類增殖放流等方式,有效提高了河流自淨能力,加強生態修復。整合上級水利項目資金800萬元,在集鎮規劃區新建生態河堤3.8公里,水岸綠化1公里,極大提升了盤鰲河洩洪功能和景觀效果,為群眾增加了一處環境優美的休閒場所。

“四源四策” 巧解集鎮生活汙水治理難題

“現在的河水乾淨多了,聞不到臭味了。”在萬勝鎮萬勝社區穿萬勝集鎮而過的街河(嶽溝河支流)邊,56歲的萬勝社區居民李建明指著清澈的河水說,現在居民們在茶餘飯後都喜歡到河邊來散步了。

“幾年前,很多臨河而居的居民家都是直排,河裡到處可見一堆一堆的糞便,臭氣熏天,待在家裡都難受。”李建明說,他被髒亂差的街河困擾多年,做夢都希望這個問題能得到解決,能住得舒心。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萬勝汙水處理廠外河道清理前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萬勝汙水處理廠外河道清理後

萬勝鎮推進河長制以來,該鎮瞭解到這一情況,經過調查得知臨河而居,生活汙水直排入河道的住戶有110餘戶。該鎮按照“方便群眾,因勢利導,各負其責”的原則,對臨河而居的居民,加強宣傳教育,由臨河而居的居民自建支管接入主管網,解決了困擾他們多年的生活汙水直排問題。

其實,這只是萬勝鎮巧治集鎮生活汙水的一個縮影。該鎮針對生活汙水處理廠“吃不飽”但河流汙染嚴重問題,找準汙水四個來源,精準制定四種方案,其中像李建明一樣的直排戶,採取的就是配小管的措施。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針對場鎮學校、農貿市場、機關單位等7家“排汙大戶”的生活汙水,汙染量佔生活汙水總量40%的情況,新建專管將排汙口接通至集鎮主管網,實現全面截汙。針對場鎮1500餘戶住戶、商戶生活汙水,汙染量佔生活汙水總量50%的情況,有效利用現有下水道,在下水道下游選取最佳位置,採用“雨汙合流半截汙”方式,將下水道汙水接入主管網,達到“治汙水、排澇水”的“二水共治”效果。針對場鎮周邊 100 餘戶零星住戶生活汙水經化糞池處理後還田,對河道不造成汙染的情況,通過加強監管方式,督促群眾配套設施自行處理,採用分散治理方式進行解決。

通過“四源四策”,萬勝鎮集鎮生活汙水收集率達80%,治理率達 90%以上,真正實現了花錢少、效果好的目標。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水美新村 鄉村振興築和諧

走進東坡區萬勝鎮艾光村,但見一棟棟典型的川西民居掩映在5000多畝柑橘林中,一股淡淡的橘香撲面而來。村道、組道旁,不時可見垃圾站;路邊的水渠剛剛排淤,清水細流;水渠兩岸,是一排排整齊栽種的木春菊、西洋菊,菊花次第盛開,暗香浮動。

在艾光村,農村汙水與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3組胡國威等37戶農戶的生活汙水,通過管道輸送,被集中到小型一體化汙水處理站統一處理。“處理站每天能夠處理10立方米的汙水,再通過溼地過濾後實現達標排放。” 艾光村支部書記劉利梅說,這37戶的廁所建有沼氣池和人工溼地,沼液就近用於果蔬施肥。

在4組楊國年家,其生活汙水“3+1”治理模式收到很好效果。在他家的後院,建有密封的沉澱池、厭氧池、好氧池和人工溼地,總地表面積約6平方米。生活汙水經此處理和過濾後,實現達標排放。

萬勝鎮:“河長制”喚來水清岸綠村美

“在鄉村,有水才更有活力和生機。”據劉利梅介紹,該村最近兩年還自建和修復約12公里水系,主要用於排洪和灌溉。

“全村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萬元。”劉利梅告訴記者,該村近年來獲得了不少榮譽:2018年被評為省級四好村、衛生村;2019年村支部被評為眉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