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恢復消化庫存,原油下跌帶來契機,山東地煉開工率重回50%

2月下旬,山東地煉生產負荷一度降至36.9%,汽柴油庫存激增5倍,行業面臨大範圍停工風險。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勝利,各地經濟活動陸續恢復,以及國際原油持續暴跌,山東地煉企業迎來難得的市場契機,前期停產的企業紛紛復產,3月下旬開工率再次回到50%上方。


經濟恢復消化庫存,原油下跌帶來契機,山東地煉開工率重回50%


3月20日,萬達控股集團旗下山東天弘化學有限公司常減壓裝置一次開車成功,經過春季大檢修,該公司煉化裝置再次開足馬力。該公司是進入3月以來山東地煉行業恢復生產的第13家企業。

“檢修後各生產裝置將全面降本提質增效,達到最佳運行狀態,生產運行週期達到兩年以上,這為裝置後期的高負荷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公司生產負責人表示。

隆眾資訊分析師徐其剛介紹說,節後一段時間,經過中下游的多次抄底,煉廠成品油庫存逐步轉移到貿易商庫及社會庫存,進入3月份後,山東地煉成品油庫存壓力明顯緩和,特別是前期停工的煉廠,庫存基本消化完成。為此,玉皇盛世、濱陽燃化、清沂山石化、聯盟石化3月上旬率先開工復產。

從3月9日開始,國際油價持續下挫,地煉企業聞風而動,半月之內即有10多家地煉企業開工。包括中國化工集團旗下昌邑石化、正和石化、華星石化,以及無棣鑫嶽、中海瀝青、尚能石化、勝星化工、神馳石化、萬達天弘等企業。此外,去年停工的萬通石化、嵐橋石化、海化石化、海右石化近期也計劃復工復產。


經濟恢復消化庫存,原油下跌帶來契機,山東地煉開工率重回50%


根據金聯創跟蹤數據,3月20日,山東地煉常減壓開工率已恢復至48.92%,較上月環比上升12個百分點;預計月底將升至57%甚至以上,逐步恢復到正常開工率水平。

“受益於原油成本大降,地煉煉油利潤將有明顯改觀。” 金聯創行業分析師周國霞表示,根據金聯創利潤公式測算,地煉本月主流進口原油到岸均價在2500元/噸以下,環比2月份大降1000元/噸以上。據此計算,地煉理論煉油迅速由2月虧損轉至盈利,截至3月11日,山東地煉加工主流進口原油理論盈利升至238元/噸。

不過,地煉實際煉油利潤仍取決於其加工庫存原油成本,且受地煉不同鎖價操作影響,各地煉實際利潤仍然存在差異,但本月以來不斷向好仍較為普遍。根據山東另一研究機構卓創資訊的測算,2月份以來,山東地煉理論平均綜合煉油利潤為257.6元/噸。該機構認為,受益於極低的原料成本,二季度山東地煉理論綜合煉油利潤或更為可觀。


經濟恢復消化庫存,原油下跌帶來契機,山東地煉開工率重回50%


徐其剛認為,原油價格在底部震盪的時間預計較長,成品油市場自然也會長期受成本面的利空壓制,不過目前地煉企業在加速提升負荷,加快清理庫存,以儘快享受低原油成本的紅利。在國際油價長期低於40美元的預期下,有國家發改委公佈的“地板價”保護,地煉企業還有一定的下調空間可以緩衝,足以提高利潤及應對低價格的常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