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朱元璋的墓,“明”字多一橫,是康熙帝有意為之嗎?為什麼?

愛因愛生


南京鐘山之陽,坐落著明代開國君主朱元璋的陵寢——明孝陵。現如今,明孝陵已經成為南京極負盛名的旅遊勝地,南來北往的遊客,都曾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足跡。

不知道去過明孝陵旅遊的遊客是否有注意到保護碑文上的三個字,與這座帝王陵寢寶頂正南面面石砌牆體上的七個字呢?前三個字為“明孝陵”,後一處的七個字為“此山明太祖之墓”,這兩處其中的“明”字的“日”字旁,都寫成了“目”。據說“明”字多的這一橫,是康熙帝拜謁明孝陵時有意而為之,這一說法是真是假?康熙帝真的有改過這個字嗎?

明孝陵

康熙對於明孝陵可謂是禮遇有加,其實不只是康熙帝,清朝統治者入關伊始,就已經對於明孝陵十分重視。據史書記載,康熙第一次南巡到達金陵之時,就主動前往明孝陵拜祭,祭拜時甚至都行“三跪九叩”之大禮,其禮數之尊貴,態度之恭敬,超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

當然,康熙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穩定清朝統治,以謀求漢族認可、消除民族矛盾;另一方面,是對漢人文化的認同,以此來表現清朝願意繼承明制,獲得明朝遺民的認可。

明孝陵

因為這一祭拜儀式摻雜了政治色彩,所以,有些人就覺得康熙是在惺惺作態。民間更有這樣的傳言,有一位風水大師向康熙建議,可以將朱元璋皇陵上的“明”字的“日”字旁改成“目”字,這樣一來大明王朝的光輝就被清朝徹底壓制住了,皇帝再也不用擔心反清復明的勢力。

據說康熙聽了這位大師的話,才更改了陵墓寶頂上的“明”字,給它橫添一筆。不僅如此,因為清朝大興文字獄,再加上都有皇帝改了“明”字的傳言,那些文人墨客在一些重大場合上都不敢在明目張膽的寫“明”這個字,生怕讓朝廷覺得自己有異心。

這樣的解釋似乎也行得通,然而,進一步探究明孝陵中這兩個“明”字的題字時間,會發現,這個被有意寫錯的“明”字,竟然與康熙沒有任何關係。

寶頂上的“錯字”

明孝陵保護碑上題字時間寫得很明確,碑文上的這三個字是於1961年,這一處皇家陵墓成為國家重點文保單位以後,由書法家武中奇所題之字,既然是現代書法家所提,自然不會再犯這麼低級的錯誤,足以說明這並非一個“錯字”。

其次,陵墓寶頂石砌牆上的“此山明太祖之墓”這七個字,據《“明”字故事多》一文考據得知,這一行字其實是民國初年才刻上去的,雖然雕刻者已不可考,但是這並非是清朝皇帝所為。這篇文章就徹底打破了康熙皇帝故意讓人刻錯字,別有用意之說。

古代“明”字

再者,迴歸“明”字本身,這個以“目”字為偏旁的“眀”字,並非是一個錯字。翻閱與“明”字有關的書法資料會發現,其實“眀”與“明”是《幹祿字書》中所說的一對“正俗字”,所謂“正字”就是一些在公共場合裡所用的比較莊重的字體,而“俗字”就是通俗文書中最常使用的字體。

古人以“眀”為正字,以“明”為俗字,所以在一些碑文、判狀上經常見到這個“眀”字。然而在當今時代,由於漢字的統一書寫,原來的“眀”字已經不再使用,這才讓人們誤以為明孝陵中的這兩個“眀”為錯字。


鳶飛九天2018


南京最有名的景點莫過於明孝陵,這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皇后的合葬陵墓。明孝陵的位置在今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全部佔地面積達到170萬平方米,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如果有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明孝陵墓碑上刻著這麼一行字,此山明太祖之墓,其中“明”字的“日”字旁,多了一橫。有人就此推測說,就是康熙遊明孝陵時故意所為,意在諷刺明朝“日月無光”的下場。

這顯然是瞎扯康熙在位期間,曾經六下江南,其中有5次就拜謁了明孝陵,還親自提寫了“治隆唐宋”四字碑。認可在朱元璋的治理下,當時的中國國力遠超唐宋。評價之高,足以說明康熙皇帝對朱元璋治理國家能力的肯定。

康熙此舉也是在行動上緩和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存在著拉攏漢人的意思。所以,根本不存在羞辱這種比較極端的意思。

“眀孝陵”為什麼會多出一筆呢?

在正常情況下,古人在書寫明朝的“明”字,都是正常的“日”偏旁。這一點我們在朱元璋批改過的奏摺中,就可以看到他一直使用的是正確的名字。包括紫禁城內金鑾殿上的正大光明匾額的“明”字,也是使用的正常字體。

其實,明孝陵之所以多出一筆,主要還是因為,中華漢字的博大精深。因為“明”這個字有光亮的意思,這有違逝者莊重肅穆的陵園氛圍。所以,古人就認為這個字不夠莊重,於是在“日”偏旁多加了一筆,以此來劃分陰陽。在已知的很多碑文中,也都證實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大家也不用瞎猜了,這就是一個正常的書法字體,是書法家們約定俗成的做法。跟康熙皇帝沒有任何關係。

我是【小芊芊愛歷史】,一個喜歡戲說歷史的小妞,每天聊點趣味歷史小知識,留下你對歷史的見解,友情分享,歡迎留言評論,歡迎你關注我呦!

小芊芊愛歷史


如果我們假如說明孝陵上面的三個大字,頭一個字就寫錯了,日月文明,可是明孝陵的明在左邊兒是個目字,難道皇家園林也會寫錯別字嗎?

首先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這麼低級的錯誤皇家怎麼會犯呢,如果想要搞清楚“明”字為何這樣寫,還要從景區內石壁上的字為明太祖之墓開始說起!康熙不可能把明朝帝王降格為普通人,要寫也會寫,此山為明太祖之陵,那麼表面看這個是差不多,表面上看跟“治隆唐宋”幾個字差不多,因此說明是在專制帝制推翻以後,也就是民國到現代時間留下的墨寶。


第一種說法是康熙避諱明字

雖然明朝滅亡了,但名字中的日月還在,不利於穩定人心,所以用目子旁的明代替了日月明,意思是有月無日,大明的光輝就不存在了!其實我認為這個說法太牽強了,康熙不可能這麼做,在康熙眼裡還是非常尊重明朝的,清朝的歷代統治者都對明代的皇帝都比較尊重,尤其是朱元璋,康熙他在南京來了六次,其中有五次來拜了明孝陵,其中有個地方就是“治隆唐宋”四個大字,就是康熙帝三次下江南的時候留下的墨寶!


第二種說法是風水

古人為了尊重陰陽五行,認為陵寢是墓地,而明字屬陽,在明字上加一橫便成了屬陰的明,就不會違背風水了!

第三個也是我自己認為比較貼合實際的一種


我認為應該是個書法字,就是從美學角度看這個字更加美觀,左右佈局勻稱,中文和英文的表達語言不同,中國的文字除了表達意思同時還有美觀,講究主次對比平衡等,歷史上有很多書法家自創自改造字的先例,在書寫過程當中我們發現這個日字明是左右結構,就是叫日月明,如果左邊小右邊大,也就變得不好看了!所以大概是在王羲之的時代就得上面加了一橫變成了目,到了唐宋時候很多的書法家他的字體裡邊都有這個明字,也就是日字上面加了一橫,變成目字了!



包括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也曾率官員來明孝陵掃墓,對明太祖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表示敬佩,所以當時改變明字的含義也不太可能。也不能說沒有康熙寫的錯別字,後來人就沿著這個這個模式去寫了,那麼黃帝寫錯別字也有,我們只要翻開明代的和清代的檔案就能看到,很多的批次裡邊還有不少“錯別字”,所以如果當時皇帝著手一抖多寫了一橫,也確實是沒人敢去質疑和詢問的!

參考 王羲之書法 康熙字典

作者 武大官人


武大官人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瞅著題主的題目,俺感覺這事,不是一兩句話就能答完的,咱不妨拆成幾個小問題來回答。

首先咱的明白一點,這康熙自己家的祖宗不去祭拜,咋就去祭拜前朝的皇帝,有了這個問題打底,咱就明白了康熙是不是有意。等咱整明白這一點,咱再說明這個字是咋回事,這就比較系統了。咱這就開始聊。

祭拜的原因

話說滿清那會,他入駐中原,殺戮太重,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就不用俺詳細的說了吧,這種事太多了。再加上他乾的那些個政策,啥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大華夏地區的漢人打心眼裡不服他。

所以就造成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局面,這天下間天天的有人整反清復明,天天的有人造反,滿清小三百年的統治他就沒幾年是太平的。

所以為了安撫天下百姓,表達自己入駐中原那是正統的,昭告天下滿清是傳承了大明的國祚,這就時不時的跑過來給大明的那皇陵進行祭拜。

說道這裡,俺聽有人說:“人家康熙不僅祭拜朱元璋,還表彰朱元璋治隆唐宋,還把這四個字刻字立碑,說是對大明皇帝最高的表彰!”

俺聽這話,就感覺心裡頭不是個味,您這話是誇朱元璋呢?還是往高抬這康熙呢?

咱說祭拜,說的大白話一些,這是晚輩給長輩的一種尊敬。可後頭您來個表彰,這是嘛意思?表彰一般人感覺這是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一種肯定吧!咋又掉了個過來呢?

滿清的皇帝就是這麼彆扭,總想占上一點子便宜,嘴說的尊重,手上的文字獄可一點都沒鬆懈啊!高明啊,老朱後代多少人都被他們趕盡殺絕了,這可一點尊重的意思都沒有啊!

總之,就是點表面文章,走個過場而已,順帶誇讚一下自己個。

既然有了那麼一層意思在裡邊,所以大傢伙就對康熙給朱元璋那墓上邊留的字,就有了很多的猜測。所以恨肯定了康熙這麼幹一定是故意的了。

明孝陵變成眀孝陵

瞅見沒,那明字左邊的日字變成了目字。

那麼這麼一變他有啥說法呢?就是明裡暗裡的諷刺大明朝日月無光。

您還別說康熙這人,按照他這性格還真能給你來這麼一下。畢竟人家給自己個奶奶孝莊整個福字,都能整成天下第一福,您這一下子去解讀能解讀出老鼻子多的內容,也沒誰了。

古往今來寫福字的人海了去了,那名人寫的他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獨獨到他這第一,哎,這說的。

哎!這說的,說明字這就竄到了福字,俺就這毛病,嘴炮窮嘚瑟,好咱把話頭拉回來接著聊。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說了老半天,到底有還是沒有,給個痛快話!”

要俺感覺,應該有那麼一點,畢竟滿清一直把大明當仇人的看待,所以肯定有。

但最重要的還是後邊的意思。

要不咱說漢字那叫個博大精深,您就是學一輩子他都研究不透。

這明字表示嘛意思?表示光明,光亮的意思。那麼到了墓地裡頭,您再來個光明光亮,這顯然不合適,畢竟這裡邊陰沉了一些,您整那麼光明這不打擾人家休息嗎?

所以為了避諱,凡是墓地裡頭的明字他都寫成了眀,變成了異體字。

那麼康熙這麼寫,當然有這麼一層意思在裡邊,畢竟滿清的帝王都喜歡掰呼自己的字,幹些吃飽了撐得事。

所以,總結一些這個眀字咱討論的兩層意思應該都有,當然了,當事人已經不在了,咱只能根據當事人的愛好和習慣來揣摩了。其實對不對呢,大傢伙的心裡應該都有一個答案了。好了咱今天就聊到這裡。


梁老師說歷史


或許有朋友去過明孝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墓碑上刻著的七個字—此山明太祖之墓,而這七個字之中居然有一個錯別字,“明”字左邊應該是個“日”字,這裡卻寫成了“目”字。


這個“明”字,連一年級小朋友都不會寫錯的,為何明朝書法家會寫錯呢?他的語文難道是數學老師教的嗎?還是有人故意為之的呢?

有人說,是康熙皇帝故意令人塗改的,理由是康熙一朝反清復明勢力抬頭,以“朱三太子”為旗號的反清勢力,就向土撥鼠一樣,剛剛打倒了一撥,又來了另一撥,搞的康熙焦頭爛額,叫苦不迭。

這時候,有風水大師向康熙建議,可以在明朝締造者朱元璋的皇陵上動動手腳,可以將“明”字的偏旁“日”字填上一筆,改成“目”字,這樣“日”的光輝就被蓋住了,反清復明的勢力就徹底壓制住了!



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的,康熙不是如此卑鄙之人,他對朱元璋其實有那麼一點敬重和欽佩的,康熙曾經六次參拜明孝陵,還揮毫潑墨寫了金光閃閃的四個大字“治隆唐宋”,給朱元璋以至高無上的評價。

此舉雖然有政治作秀之嫌,有拉攏南方士子,緩和民族對立關係之目的,但既然是“緩和關係”,沒來由地把“明”字填了一筆就無從說起了,因為改此字會適得其反,會進一步激化矛盾。



如此說來,康熙故意更改是無稽之談了,那麼這個錯別字該如何解釋呢?

很好解釋,因為古代“明”字有許多種寫法,有左邊是“日”的,也有左邊是“目”的。


依我看,“明”字左邊是“目”字似乎更加合理,目就是眼睛,眼睛可以看到月亮,不就“明”了嗎?

如果左邊是“日”的話,“日”與“月”並存,這明顯不合理的呀,我們知道白天有太陽,晚上才有月亮,這兄弟倆是分開出現的,不存在並存的現象。

大家覺得呢?


一半秋色


康熙南巡到南京,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時,在“此山明太祖之墓”的“明”字上,多了一橫,把“日”寫成了“目”。很多人認為康熙故意為之。

輕點則說,前世之君怎可跟當世之君爭日月?重點則說,嘲笑大明日月無光。不然怎會被大清給取代了?

其實這是個誤會,因為這幾個字沒有任何證據標明是康熙題的。而且當時康熙幾次祭拜明孝陵,目的很明確,就是昭告天下,自己大清是傳承的明朝的國祚,是和大明一樣,是天下正統。說白了康熙千辛萬苦跑南京娶,就是做的統戰宣傳工作。


康熙不但祭拜了朱元璋,還表彰朱元璋“治隆唐宋”。“治隆唐宋”可不是瞎用的,寫基本上是明清帝王最高的表彰。當然康熙明著是表彰朱元璋,實際上是在表彰自己,這毋庸置疑。

康熙的漢化水平相當高,在《康熙王朝》裡,少年康熙以龍兒的名義偷偷參加科舉考試,結果水平相當於進士;後來和姚啟聖經筵辯論水平,令其折服。雖然這些都是藝術創作的,但是從側面也表明了康熙的漢學水平還是非常高的。

但是康熙漢學水平再高,他不可能跑到江南這些漢學根據地去故意玩這種文字遊戲。這種小把戲一個普通學子就能看出來,這樣一來,反而會弄巧成拙。

所以真正的情況我們可以從上世紀60年代立的明孝陵文物碑上得到答案。因為那個上面的明也是多一橫的。


懂書法的會告訴你碑文、銘文上寫“明”字為什麼會多一橫?

甲骨文以“日、月”發光表示明亮。小篆從月囧( jiǒng),從月,取月之光;從囧,取窗牖之明亮。本義:明亮,清晰明亮。——《康熙字典》

所以太陽和月亮都能發出明亮的光,但是性質完全不一樣。陵墓碑文這些都是事陰間之物。所以總太陽光顯然不合適。而月亮光則相對陰柔,適合此間氛圍。

所以“明”字加一橫,代表的是月光發出的明亮的光。因此古人的文化還真是博大精深。


炒米視角


到過南京旅遊的人們,肯定要去明孝陵觀光一番,畢竟這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大腳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佔地面積達170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不知親們發現了沒有,在“明孝陵”墓上刻著這樣一行字——此山明太祖之墓。注意“明”字“日”字旁多一橫。(如圖)




有人說這是康熙遊明孝陵故意這樣寫的,意思是諷刺大明朝“日月無光”。

其實這是訛傳,康熙確實拜祭過明孝陵,當時明朝根本不可能死灰復燃,康熙為了拉攏漢人,緩和民族矛盾,對祭祀明孝陵時恭敬有加,並親自立下“治隆唐宋”四字碑,以示對大明的褒揚。

所以大家不要用懷疑、猜測政治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多一橫的“明”字。

還有人說,“明”字多一筆古已有之。我專門查了一下康熙字典:

甲骨文以“日、月”發光表示明亮。小篆從月囧( jiǒng),從月,取月之光;從囧,取窗牖之明亮。本義:明亮,清晰明亮。

也就是說,最初“明”字沒有多一橫。

有人說了,這是古人填筆所致,是書法家和皇上顯擺的意思,有獨樹一幟之意。但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直書寫正確的“明”字,清朝的雍正皇帝親筆御書的“正大光明”牌匾也是正確的“明”字,也沒有加一橫暗諷大明日月無光。(如圖)



這些無疑說明“明”字多一橫不屬於正常範疇之內,並非兩種寫法共存,但是有些地方確實多一筆。這是為什麼呢?



經過查資料,我終於明白了,原來古人在陵墓和碑文上都把明字多加一橫。

“明”字本意是光亮,明亮的意思是陽光、活潑的一個詞,這和陰間深沉肅穆的陵墓氛圍格格不入。

古人認為明字不夠沉重,於是就在日旁多加了一筆,以示和陽間的“明”字有所區別。

比如一些草書碑文凡是“明”字都加了一橫,我認為是書法家約定俗成的規定。



最後一句話:我覺得從古至今的書法家和帝王都是一些愛顯擺的人,都是一些吃飽撐的沒事幹琢磨點事的人。都會寫正確的字不叫本事,只有別人不會寫或者看不懂才叫高明。現代的醜書和射書不就這樣嗎?

究其原因可能是書法藝術達到了天花板,接下來就是墮落,就好比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樣,無法再提高只好找個接口有所突破吧!

接下來親們欣賞幾幅佳作吧。



有哪個朋友告訴我以上兩幅圖片寫的什麼字?


秉燭讀春秋


古代帝王對於前朝皇帝的態度其實很關鍵,一旦做不好勢必會留下話柄,甚至給帝王招黑,所以古代帝王在評價前朝皇帝的時候都會比較謹慎,除非是一些昏君不需要給予正面評價,對於一般的帝王都需要小心處理。而帝王為了表示對前朝的尊敬,也會適當的進行一些“表演”,其中自然包括給前朝皇帝掃墓祭拜這一項,但是有一點比較奇怪,就是康熙皇帝明明對朱元璋十分尊敬,還多次給他掃墓,但是朱元璋的陵墓中“明”字卻多了一橫。

其實朱元璋的陵墓在進入清朝後也算是命途多舛,在太平天國起義時,當時朱元璋的陵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很多都被焚燬,後來還是曾國藩對陵墓進行了整修,恢復了陵墓的原貌。在此之前,其實清朝的皇帝對於朱元璋都是十分尊敬的,無論是口頭評價還是實際行動,都表現出來對朱元璋的敬意,康熙皇帝對朱元璋的評價很高,用治隆唐宋來稱讚他一生的功績,這些行為都無可指摘,但是唯獨朱元璋陵墓中“明”字多一橫這一點確實讓人們感到十分不解。

康熙皇帝之所以會這樣對待朱元璋的陵墓,是因為對於明朝是存在懼怕心理的,朱元璋可以得到康熙等帝王的尊重,就是為了表達滿漢一家親這一治國理念,可見清朝的皇帝為了安撫民心也算是煞費苦心了。拿前朝皇帝的陵墓做文章,這樣可以省下不少事,還可以讓民眾對清朝皇帝更加歸順。在清朝建立後,民間始終都存在反清復明的思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依然存在對明朝的眷戀,對此清朝的統治者是十分清楚的,所以在處理前朝事宜時十分謹慎小心。當時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按照拆字來看,“明”子表示日月長存,所以明朝雖然已經亡國了,但是卻有長存的徵兆,這對於清朝來說就是莫大的威脅,所以為了破壞這種格局,只能改動文字了。

所以康熙用“眀”字來取代了“明”字,以此來表示明朝不是日月長存,而是已經暗淡了。但是後代史學界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因為按照甲骨文,“眀”字其實和“明”字是相同的,所以使用“眀”字也無可厚非,但是也不能否認,用這個字也表示了清朝統治者對明朝的懼怕心理。


歷史課課代表


我們現在去看朱元璋的明孝陵,只要稍微一觀察,就會發現“明”字似乎是寫錯了。我們現在所寫的“明”,左邊的偏旁是“日”,然而明孝陵所寫的“明”,左邊的偏旁卻是“目”。

這和康熙倒沒有什麼關係,畢竟,我們可以看到明孝陵這塊石碑是1961年立的。

那麼,明孝陵的“明”為何要寫成“眀”呢?

這裡面主要有三種說法。

最不靠譜的說法是,康熙至乾隆年間的文字較為盛行,文人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將“明”字改寫為“眀”。這樣,沒有“日”自然不“明”,藉此諷刺明朝政治的黑暗。


之所以說這種說法不靠譜,原因很簡單,我們看圓明園的“明”,寫的也是“眀”。

“明”字多一筆非但沒有不好的含義,還有著很好的寓意,有一種說法是,“眀”字是康熙皇帝首創,寓意做明君、明察秋毫和多用眼睛觀察事物,即有耳聰目明之意。

第二種說法是,“明”字增添一筆,可以增加書法的美感,所謂“書法無錯字”,多了一筆的“眀”字早在漢朝就有了。當時的文人為了增加書法的美感,就特意加了一筆。所以在歷朝歷代的書法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見到多了一橫的“眀”字,例如下面這些:



最為靠譜的一種說法是,“明”字其實有三種不同的寫法,即:明、眀、朙。

“明”字最早出現於甲骨文中,在《易經》裡就說道:“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而“明”字出現最早,但古代最常見的兩種寫法卻是“眀”和“朙”。何謂朙?

《說文解字》說:“朙,照也,從月囧。”

簡單來說,所謂朙,表示月光透過窗戶照進屋子中,即有光明之意。而在篆書向隸書的演變過程中,小篆左邊的“囧”字慢慢演變成了“目”,所以就有了“眀”字的出現。

《康熙字典》中對“眀”的解釋是:

“古同明。田藝衡曰:古者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月作明。”

也就是說,朱元璋明孝陵的“明”字之所以多一橫,其實就是古代一種很正常的寫法。


金兔歷史


這個還真不是,因為古代本來就有多一筆的“眀”字,屬於“明”的異體字,兩個字的意思完全一樣,可以相互替代,古代書法作品中,“明”和“眀”都很常見。


至於康熙帝故意給“明”字加一筆,變成“眀”字的說法,完全就是好事者虛構。

有人煞有介事地說,康熙曾有一次遊覽朱元璋的山陵也就是明孝陵,因為痛恨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親自在明孝陵的“明”字上加了一筆。這樣一來,“明”就變成了“眀”,沒有了“日”,自然就不“明”了,藉此諷刺明朝政治黑暗,所以最終換來“日月無光”的結局。

這個故事相當搞笑,先不說康熙曾多次拜謁明孝陵,高度評價朱元璋功績(其中更多是政治作秀成分),親筆題詞“治隆唐宋”,如今我們看到的“明孝陵”碑根本就不是康熙的手筆,而是現代書法家武中奇的作品。

其實古代本來就有多一筆的“眀”字,跟“明”互為異體字,意思完全相同,寫哪一個都行,不存在對錯問題,書法、篆刻、石刻藝術作品中經常出現“眀”字,實屬司空見慣。

大明湖的題碑上,就是多一筆的“眀”,而非我門常見的少一筆的“明”。

很多書法中,也不乏“眀”的身影。

所以別相信那些編出來的故事傳說啦,這個“眀”字沒毛病。試試看用拼音輸入法,你也能打出“眀”這個字。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