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在廚房忙活大半天,擺放精緻,寶寶卻沒吃幾口怎麼辦?

團團和她媽


這位寶媽,你是因為寶寶沒吃幾口焦急?還是因為自己忙了半天,且擺放精緻,沒有得到寶寶的喜歡而難過?

兩者是不一樣的哦,如果是因為自己忙了半天,用精緻的盤子,擺精緻的圖案,結果寶寶卻不買賬。


就相當於家裡來了客人,花費幾個小時,使出渾身手藝,結果客人卻沒吃幾口,都忙著聊天,是不是感覺自己的勞動果實被忽略了,自己的辛苦沒有得到認可,心裡憋屈,難過?


如果是這樣,寶媽其實沒有必要糾結,孩子還小,不懂那麼複雜的東西,也許就是他不餓或者不喜歡吃。跟盤子、圖案是否精緻無關,更不知道是不是忙了半天。


如果是因為寶寶沒有吃多少而著急,那就要看下寶寶是不是不太餓,所以吃了幾口就不想吃了。


另一個是不是輔食不是寶寶特別喜歡的口味,寶寶的情感單一,只有喜歡和不喜歡,喜歡就吃,不喜歡就拒絕。如果是寶寶不喜歡,那就換一個輔食,或者換一種做法。


輔食是輔助母乳餵養的,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可以讓寶寶形成豐富的味覺,所以家長要想辦法讓寶寶在6月後儘可能多的品嚐不同的清淡的有營養的食物。

但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為了讓寶寶吃東西,就給寶寶吃零食,什麼餅乾、薯條、甜飲料等,這不僅影響寶寶生長髮育,還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口味偏重。





哈哈育兒


從題目看家長做輔食犯了兩個錯誤,第一是做輔食不需要很複雜的做法,第二做腐蝕不需要擺盤精緻。

輔食的主要作用是配合母乳或者奶粉,除了給孩子營養均衡外,還是讓孩子過渡性食品,讓孩子逐漸適應家庭飲食,開始吃飯。

所以輔食的特點,第一是易於孩子吸收。

孩子們的腸胃和牙齒這個時候還是比較弱,輔食應該從西到稠,做成糊狀有益孩子咀嚼吞嚥和孩子的腸胃吸收。製作輔食可以先把輔食切成小塊,然後再用破壁機打成糊狀,然後放少量的鹽或者糖,做成的食物味道比母乳或者奶粉味道稍微重一點點就可以。最好不要放香油之類的氣味性調味料,但是可以搭配一下顏色,比如放一點胡蘿蔔沫和菠菜沫就可以。輔食可以蒸,可以煮,但不要用過油,不利於孩子吸收,而且味道太重,可能會造成後期孩子的口味比較重。

第二輔食作為孩子的過度性食物,必須選定家庭裡邊常用的食物食材,比如家裡有人經常吃麵條的話就做麵條,經常吃米飯的話就要用米糊來做輔食,經常吃西紅柿,經常吃菠菜,就要在輔食裡面添加西紅柿和菠菜。這樣當孩子適應食物,開始吃飯的時候就會順其自然地適應家庭食物。

結束語:做輔食一定要使用家庭裡邊經常食用的食材做成並用它做成易於實用的食品,這樣的過渡性輔食才更適合家庭裡的自己的孩子。


曦寶和伊寶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在廚房忙活半天,她只吃一口,恨不得撬開她的嘴巴。她雖然吃的少,可是身高和體重都很正常,我也沒擔心,後來隨著長大,吃飯都正常了。

寶寶吃東西少,是不是出現消化不良了,或者積食了。寶媽先幫寶寶調理下腸胃。

寶寶吃的少,還有一個可能是寶寶體內缺少哪種微量元素了,可以通過抽血檢查確定一下。

建議媽媽做菜時變著花樣做,讓寶寶有新鮮感。希望能幫到你哦。(下圖,是我給孩子做的食物)


兒童散學歸來早


有一句話放在這裡很合適,黑貓白貓,抓飯耗子才是好貓。輔食難看,好看,寶寶愛吃才是真理。

如果因為輔食擺盤精緻,寶寶感覺新鮮好玩,做的精緻些也無妨。如果寶寶對這些不太在意,媽媽也不用給自己增添太多壓力。

我覺得寶媽還是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得到的回報卻沒有符合自己的預期。但是帶孩子就是這樣,小朋友的反應往往不會按著父母期待的方向去發展。換個角度想,如果都是按著父母想象的樣子去發展,養育孩子也就不會那麼有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