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的歷史變革,為何德州之“德”源於“德水”?

公元583年(隋文帝)改為德州,治安德,(今陵縣)德州之名始於此。

德州的歷史變革,為何德州之“德”源於“德水”?

《今縣釋名》:“漢平原郡,有安德縣,隋因置德州。1913年改德縣。據《史記》:“漢高祖十二年封銀侯劉廣以德國為食邑。”以故國名縣。1948年改德州市。

德州,地處黃河故道,運河之濱,是一座河流文明造就的古城。遠古時期,滔滔黃河水在這裡縱橫其界、負載千鈞;隋大業四年開鑿的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演繹著數不清的悲歡離合。正像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所言:德州“控三齊之肩背,為河朔之咽喉。”它因黃河而命名,因運河而聞名。歷史上,德州運河區域擁有獨特的經濟成就。


德州的歷史變革,為何德州之“德”源於“德水”?


德州之“德”,源於“德水”。德水,古黃河別名。德州因處於德水之畔而得名。公元前221年,秦滅山東六國,稱天下之帝。當時有一種作為解釋朝代更替和世道治亂的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即水、火、土、木、金之德的五德終始之說。人們認為,黃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互克互生。秦因周為火德,能滅火者是水,故自稱得水德之瑞,所以秦能滅周。因此,秦改古黃河名曰“德水” (《史記·秦本紀》)。西漢時,在今德州東境、古黃河邊置安德縣,取“德水安瀾”之意,意喻“太平祥和之州”。之後,此名此意就被賦予了德州。至隋朝,隋文帝於開皇三年(583),改安德郡為德州,治安德縣,此為德州地名之初始。以後時廢時復,至唐乾元元年(758)複稱德州,自此,歷代皆稱德州。當我們將黃河、運河放在德州整個發展歷史中,就會發現運河對於德州的價值和意義。

德州的歷史變革,為何德州之“德”源於“德水”?

先秦時期德州運河區域的經濟發展

德州是我國古代農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大汶口文化時期,這裡便進入鋤耕農業階段,後歷經龍山文化、夏、商、西周三代的不斷髮展,至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成為一個農業大區。農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農業科技的進步。春秋戰國時期,德州運河區域的農業科技如農時學、地宜學、大農業觀、生產工具、耕作技術、農田水利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社會發展的早期階段,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德州因地處黃河下游,境內錯落有致地分佈著比較廣闊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蘊水豐富,是農業發展的理想場所。先秦時期,德州運河區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古老的黃河、濟水、漯水、鬲津河、馬頰河、胡蘇河、鉤盤河、徒駭河等河流經境內,豐富的自然資源不但為農業的發展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而且還為發展農業提供了優越條件。此外,德州東臨渤海,西有清河,具有天然屏障,足以保護其發展中的農業不致遭到扼殺,為在列國割據兼併的年代裡發展經濟和文化提供了較為穩定的環境。

德州的歷史變革,為何德州之“德”源於“德水”?

現據考古發現與研究表明,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勞動、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遠古文化,這為德州運河區域的建立、富強以及農業經濟科技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人們在長期的採集實踐活動中,逐漸認識了一些植物的生長規律,於是就嘗試著在居住地附近將採集來的這些植物種子、果實種在土裡,以期待它們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在經過近幾十萬年的漫長歲月,到距今約一萬年左右,隨著全新世界的到來,德州運河區域原始農業便在這種有利條件的孕育下得以誕生。從目前出土的石鏟、蚌鏟、蚌鐮、石磨盤、石磨棒等新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和陶器上粟作遺痕發現來看,當時德州運河區域的社會經濟不但以農業為主,而且還是我國較早產生粟作農業的地區之一。

歷史發展到夏商時期,德州運河區域農業有了進一步發展。此時期所發現的石質、骨質、蚌質的鏟、鐮、刀、鋤和更適合農耕的新型農具方孔石鋤和弧面石刀等生產工具比原始社會時期有了明顯的進步。到商代,農具中則出現了青銅斧、鐮、犁等。西周時,德州運河區域地屬於齊。一方面因地制宜的“勸其女工,極技巧,通魚鹽”( 《史記·貨殖列傳》),發展工商業;另一方面也極其關注農業生產的發展,並把“大農”放在“大農、大工、大商”三寶之首(《四庫全書·兵家類》)。從以上表明,德州運河區域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發展,奠定於石器時代,積聚於夏商周時期。長期的農業歷史文化沉積,使德州運河區域的人們積累了豐富的農作經驗,這為春秋戰國時期德州運河區域農業科技的振興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