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孩子每天都在刷抖音,這麼早就接觸網絡,對孩子會產生影響嗎?

等待244776373


肯定會有影響!

首先對眼睛不好,

其次耽誤正常的學習,抖音上雖然有些知識類的視頻,但是都很短,對孩子的學習幫助不大。

7歲的孩子,要多閱讀,多和父母交流,多和小朋友一起活動,以鍛鍊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然而作為一個馬上就要上一年級的學生,要做一些學前準備,主要是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要不然很難習慣校園的集體生活。

抖音也不是說不能玩兒,就是要有時間規劃,每天看多久自己要有計劃,不能說拿到了手機就不想放手,玩兒的天昏地暗那種!

在一個就是家長也要控制,想讓孩子放下手機,家長儘量也別當孩子面兒老刷手機,我們做到每天有一定的時間陪孩子游戲,聊天,促進感情成長,當這些成為了習慣,孩子們自然而然就不會再惦記手機了[祈禱][祈禱]


韓家小欣欣


今年七月份我二胎坐月子,天太熱客廳開著空調,我在臥室不敢去客廳,我自己弄著她倆,老大七歲,顧不上她,說她不聽,她每天除了電視就是抖音,我出月子她眼睛看著就不如以前亮了,後來限制她看手機的使用時間 ,給她規定每天只能看半個小時,現在已經好多了。現在在家除了上網課,幾乎不看手機了。


翟芸莉


孩子會玩手機,一是家長陪伴孩子太少了,用手機來帶孩子,讓手機成了保姆了。二是,家長玩手機太長,影響了孩子。無論什麼原因,玩手機太長壞處還是大於好處的。

1.首先不用說,對孩子視力不好,我小孩上早教課遇到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她媽媽說她家寶寶每天用手機看半小時左右的動畫片,去醫院做檢查,說是散光。看手機太長無論是對小孩,還是成人的視力都會有很大影響的,現代社會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俗話說堵不如疏,每天限制時間,養成習慣就好了

2.看手機視頻,那是一種被動接收信息,孩子大腦來不及思考,會影響孩子的思考能力,可能會養成不愛動腦筋的習慣。

3.長時間握著手機,手部保持同一姿勢,可能導致孩子手指發育畸形。如果小孩喜歡低頭玩手機,對頸椎傷害也很大,容易導致脊椎變形。

4.對孩子來說抖音視頻內容簡短有趣,可能會造成對枯燥的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5.不利於親子關係,孩子長期沉溺與手機當中,勢必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親子之間的隔閡。

6.玩手機,大量的電磁輻射對生長髮育不利,甚至還會引發哮喘等多種疾病。

7.剝奪了孩子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容易讓孩子變得怯懦、孤獨


兜兜媽媽要努力


孩子過早接觸和使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對於孩子身心發育並無好處,甚至會給他們帶來成長中的傷害。首先就是對孩子注意力的影響。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3歲以前,每天平均每多看一小時的電視,7歲時注意力障礙的問題的發生率就會增加10%。因為這個時間孩子的注意力控制能力弱,被電視和遊戲的吸引,其實更像是被動地沉浸於某個外在刺激的誘惑,不利於孩子主動控制注意力的訓練。

其次,電子產品的遊戲設計聲音喧鬧,畫面絢爛,對孩子感官刺激過多。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與此類似的巔峰體驗,特別是當孩子感覺無聊或者遇到挫敗感時,往往喜歡在遊戲中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許多父母等到孩子上學之後,才發現他們根本無法從電子產品的遊戲中解脫出來,這才開始慌了神,而此時再糾正孩子的壞習慣,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血。

另外,孩子沉迷網絡遊戲,也會減少對父母的依戀,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如果缺乏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父母在未來對孩子的教育也將舉步維艱,困難重重。


親子真好玩


據印度尼西亞中文網報道,就在7月3日當地時間17:35,抖音被印尼通信與信息技術部封鎖,這一消息很快也得到了官方證實。

而封鎖的原因,是因為印方發現抖音,存在大量不利於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不良內容。 最近一個月內,印方就收到了2853封投訴抖音的信件;在網站change.org上,關於請求封掉抖音的請願就獲得12.5萬人的支持。 發起者Imron稱,抖音讓用戶變得“無知”:“一些視頻中的孩子將祈禱當成娛樂,甚至還有色情視頻存在”。

可以說,抖音是被印尼人趕出去的,原因也特別簡單粗暴:因為抖音對我們的孩子有害,所以我們要抵制它。諷刺的是,被印尼人認為要封掉的抖音,在我國依舊打得火熱。但抖音對孩子確實有害,這是不帶半點虛假的。

01 就在兩週前,一段小學生在抖音上“直播”媽媽洗澡的視頻,在網絡上得到了瘋傳。 視頻裡,一位小女孩在抖音前搖頭晃腦的哼歌,做著各種可愛的表情。然而,她並不知道,她身後的媽媽洗澡的全部過程也被無意中錄了下來。 這段視頻僅在手機百度上,播放量就高達89萬次;而這龐大傳播數給當事人帶來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但比這些事情更可怕的,是孩子們沉迷於抖音的表現。 有數據統計,抖音85%的用戶在24歲以下,基本上都是95後,甚至00後,拍攝者中的中小學生竟然佔了很大的比例! 一刷抖音,發現抖音裡出現的中小學生,果然比比皆是:有學網紅化妝的;有學成人紋身跳舞的;還有早戀的...... 抖音用戶數據 玩過抖音的成年人都知道,抖音玩多了,是會上癮的。

這款APP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引入讓用戶上癮的機制: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用戶在看視頻,它的界面沒有時間,讓你不知道自己正處在什麼時間,漸漸地你就沒有了時間這個概念;視頻又那麼有趣,還會根據你的喜好給你推薦你喜歡的內容。通常刷著刷著,幾個小時就過去了,你才反應過來:我竟然看了那麼久?大人都難以抵擋的上癮機制,何況孩子?

02 未成年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始終保持著一種好奇,而抖音於他們而言,仿若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會發現,抖音上有很多“炫酷”的東西:遊戲、動漫、小寵物、零食廣告等;還有很多他們平常接觸不到的東西:軟色情、穿著暴露的小姐姐、吞雲吐霧的小哥哥...... 漸漸地,他們發現這些視頻的主角里,竟然出現了不少同齡人。 這些同齡人都有很多粉絲,每次表演一段都會有很多很多的贊,這無異於給了孩子們一個暗示:我也能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長久下去,他們的專注力先會被打破,各種五花八門的視頻場景將擾亂他們的思緒,令他們無法專心,開始變得煩躁不安。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會因此下降,無法再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學習上,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抖音吸引了。 但更危險的,他們的三觀可能被扭曲!

前段時間,17歲的溫婉在一個地下車庫跳《Gucci Gucci Prada Prada》的舞蹈而一夜爆紅,短短几天時間,溫婉的粉絲量就達到了1200萬,追捧者不計其數。 但現實中的溫婉卻是一個多次輟學,整容,人品差,私生活混亂的人。她還曾傍過大款,騙過別人的錢。 所以,溫婉後來被封殺了。 這是什麼樣的價值觀呢?! 抖音只告訴了你,可以像溫婉姐姐那樣活著,但抖音沒有告訴你,溫婉姐姐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團隊,不讀書帶來的後果更可悲! “那些寒窗苦讀十年的人,被認為是愚蠢; 那些在普通崗位上任勞任怨的人,被認為是迂腐,而通過出賣肉體得到金錢,才是成功的。 長此以往,誰還願意去做那些正當的工作?! “如果賺錢那麼容易,那我也不讀書了,去生個孩子好了”。 現在的孩子們聚會,通常都會掏出手機,然後幾個小腦袋湊在一起看抖音。有的娃還會告訴家長,班上誰誰的抖音已經有多少多少粉絲了……一臉羨慕。

試想,當孩子們的大腦長期被抖音視頻所佔領,一個愛浮華、愛奢靡、愛及時行樂,不自律、不喜歡學習、不喜歡思考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未來? 他們的人生,真的會從此廢掉! 03 那麼,孩子們沉迷抖音,真的只能怪孩子嗎? 每一個沉迷抖音的孩子背後,一定也有一個沉迷抖音的家長。 家長的很多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是一張白紙,如果引導不到位,很容易就被染黑了。一個孩子的下半生,還沒來得及綻放,可能就因此毀了。 抖音上的亂象,還有很多很多。 但不僅僅是抖音,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薦的軟件,都在利用大數據掏空你的時間。 於你也是,於孩子更是。 信息流的時代,很多計劃趕不上變化,不斷有新生代的事物出現,對人們的吸引只會越來越強烈。 只有讓孩子保持高度的自律,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活在當下,享受更美好的人生。 怎樣才能讓孩子保持高度的自律呢? 首先,你得先自律。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是孩子的榜樣。遠離抖音,不光是孩子,也要從你做起啊!

1.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制定計劃,給自己調一個鬧鐘,慢慢把看抖音的時間降低,也讓孩子把看抖音的時間降低,戒掉抖音癮。

2. 多陪孩子去戶外玩耍,或者閱讀、畫畫、做手工,讓孩子在這些有益的事情中發現更有趣的點,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也轉移你的注意力。

3.我們無法改變網絡時代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但我們可以從精神上高度自律,讓我們既不與網絡脫節,也不過分沉迷;既能感受到虛擬世界帶給我們的樂趣,也能享受當下充實的陽光。


心靈孤者


這個問題很嚴重,抖音都是幾秒到幾分鐘小視頻,時間都很短五花八門,各個領域的視頻加上BGM吸引著我們 越看越來勁 甚至無法自拔 但每看一個視頻都會消耗我們的腦力 不同的視頻內容不一樣 大量觀看之後 你能記住多少個?記不住的呢?再次觀看就會想起來我曾經看過。。。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手機運行慢了可以清理 大腦東西太雜 如何整理?久而久之 不僅記憶力, 耐心,興趣,心態,脾氣等等都會或多或少受影響。而這些對於發育中的孩子來說,影響更是未知的 個人認為 影響最大的是注意力

歡迎大家評論不同的觀點


一對唐朝的田螺


凡事適當即可,抖音上有各種各樣的好的壞的,積極的,消極的資源,大人都有時候把持不住。孩子看太多首先就是容易影響孩子視力,這個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其次擔心影響孩子正確的價值取現,孩子會誤以為抖音就是現實生活的寫照,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現在的世界越來越開放/無束,人們掙脫了很多傳統束縛,去最大化的去追求各種“快感”,所以我們時刻都在互聯網上尋求關於“爽”的各種體驗,約會/娛樂/遊戲/八卦秘聞/色情段子等等,X音上那些千奇百怪的視頻恰恰滿足了現代人的空虛感。 可怕的是,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能讓你“痛苦”。 比如美女、美食、美言、美麗的罌粟花,都能讓人有快樂的體驗。但都會給人帶來傷害:美食讓人發胖/失去健康;美言讓人迷失自我脫離現實;美女讓人產生慾望,失去理智,毒品的副作用就更不用說了。 這也是《道德經》裡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這也是我不玩X音的原因,因為我當時出於好奇去下載了X音,玩的時候也感覺很新鮮刺激,但是刷完之後卻又感覺格外空虛。更可怕的是:人是會對快感脫敏的,當一個人習慣了反覆被刺激和滿足的時候,要想一直獲得快感,就得不斷加強刺激的程度,你需要被更持續、更強烈、更深入的刺激,才能繼續獲得快感。 人產生快感的閾值,是會不斷升高的。比如有的人抽菸從剛開始是兩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後來要一天兩包,最後甚至要兩根菸一起抽才有感覺。鴉片、吸毒、色情、偷窺、賭博都遵循這個邏輯。 總有人說,只要一種東西有人需要,就可以去生產。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黃賭毒這三種東西將在社會上大量氾濫,因為黃賭毒才是最容易讓人刺激上癮的東西。 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小鼠腦中埋個電極,讓小鼠踩踏板放電,每踩一次,電極就會刺激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興奮。結果小鼠以每分鐘幾百次的速度踩踏,直到力竭。 最最可怕的是:現在這種“爽”的感覺,竟然可以被現代技術和算法設計出來。 首先,互聯網時代出現了各種應用程序(APP),大部分APP的本質是什麼?每個APP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運營團隊,他們用盡最前沿的科技(AR+VR);用更大運算和數據處理能力(雲計算+大數據),通過聲、光、交互、反饋等全方位途徑,再在各種心理學、消費行為學、神經科學等理論指導下,不斷的給你刺激,讓你持續的“爽”,越離不開它們越好。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現在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叫“多巴胺實驗室”的公司,對外宣稱“能運用神經科學理論,結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用多巴胺讓你的 App 令人上癮”。 他們為各種App 定製這樣的服務: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和時間點設計“獎賞”,比如不斷的驚喜和獎勵,或物質或精神,從而提高用戶的留存度、打開率和停留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增加APP的打開率,提高打開時間,這會讓APP更值錢,賺更大錢。因為在資本的眼中,用戶數量、日活、月活和平均在線長度等等數據決定了一個APP的價值。 如今各種各樣的APP裡,從圖文到視頻,從網購到資訊,從社交到遊戲,從搜索到各種應用工會局,沒有一個APP不以此為衡量標準,在資本和利益的圍剿之下,我們都只不過是一隻只小白鼠,安靜的立在時代中央等待發落。 比如當你買完一件東西,馬上送你一個代金卷,讓你在商場裡繼續購物,然後一直買一直送…… X條/X手/X音都是採用算法主導的自動推薦機制,你越喜歡看什麼,就專門推薦給你推薦什麼,當你收看完一個內容之後,甚至不需要做出任何反應,系統馬上會自動推送給你一個類似內容,看得越多,系統就越瞭解你的喜好,給你的推動也就越“精準”,就是要無限滿足你的胃口。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各種便捷,但同時又讓我們變的越來越慵懶。它提供了很多浮華的內容,這些內容的設計邏輯都是以無限滿足人性偏好為標準,人性的各種陰暗面,諸如窺私、意淫、八卦、暴力、對罵、湊熱鬧等等都被激發並滿足。 從來沒有任何一種東西能像互聯網這樣對人性洞察的如此徹底,並且將人類大眾玩轉與手掌之間。 《娛樂至死》前言裡有這樣的話:人們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下去,社會上沉溺於各種刺激裡的人將越來越多,甚至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無用階層”,這些人連提供勞動力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沒有信用、沒有思想、不能借債、不能納稅,只能過著一種糜爛頹廢、暗無天日的生活,如同一具具行屍走肉……


Engineer06


7歲的孩子每天刷抖音,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會帶來影響。

抖音是提供娛樂產品的,主要包括唱歌、跳舞、搞笑、展現美,正能量等,這些都是以成年人打發零碎時間消遣的。

兒童有兒童成長過程,他們接觸的的是兒歌,童話,與小玩伴玩耍,整天刷抖音,接觸的東西與兒童興趣不符合,會造成早熟,嚴重影響健康成長。

兒童經常刷抖音,會形成依賴性,跟著抖音裡的人嬉笑哀怒,慢慢的像遊戲一樣著迷,對於學習會拋到腦後,成績會明顯下降,直接造成完不成學業,可能很有希望的孩子前程被毀掉,耽誤一生。

兒童對抖音痴迷,就會減少交際,遠離小朋友,與他人交流少,會變得沉默寡言,在他眼裡只有歌舞和搞笑,整天被低俗的東西圍繞著,人生努力方向迷茫,不思進取。

抖音對兒童帶來影響,大人玩的的東西不要讓兒童上癮,更不要讓兒童參與,家長要嚴格看管孩子,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生長環境。





廣哥說事


還是別讓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因為作為大人的我們,手機都離不開,孩子的好奇心更大,一旦上手,很難再拿下來。

1、從小培養看書習慣。有時間可以帶他去各大圖書館,讓孩子對書感興趣,這對孩子認識生字,有非常大的幫助。增加他的閱讀量,在學習語文課上,他的興趣也就來了,能積極發言。家裡也要擺上孩子最喜歡的書,抽時間陪孩子共同閱讀。

2、臺式點讀機。孩子才7歲,正是好奇心,視覺和思維的加強,一定把手機拿下來。你給他買一個臺式點讀機,這個東西很有趣的,把卡片往上面一放,手一點就能發出正確的讀音,可以學習外語,語文,數學,所以說“用物換物”來交換,讓孩子有利發展。

3、給孩子多立規矩培養自律。這個年齡段正是小學的開始,一定由家長嚴格定時定點的陪孩子,讓他知道學習重要,更要讓他知道,什麼時間幹什麼,每完成一樣作業休息時間確定,吃飯後休息幾分鐘,當然了,要給孩子多立規矩,並且玩的時間要多學習時間,因為不能讓孩子討厭學習就好。

4、保護好眼鏡。孩子的眼睛很重要的,不能讓孩子電腦,手機,電視的看,一定控制,不然孩子的眼鏡保護不好,視力受損,即使學習好,也會被特殊學校拒之門外的。

家人陪伴成長很重要,我的孩子從5歲接觸手機,直到初中了手機從沒拿下來,結果學習成績上不去,眼睛近視。所以我悔不當初。做家長的愛孩子是對的,但是該狠時還得狠,否則就面對後悔!


北方小郎


有利的是孩子可以通過抖音看一看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也是很好的,間接也能學到很多知識,豐富自己的認識,但是孩子還小,總盯著手機看,為題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尤其是視力肯定會有影響,家長可以對孩子有個時間限時,比如一天只能看十五分鐘,或二十分鐘,或者對孩子進行獎懲的辦法,表現好可以看一會,表現不好,就不許看,我家孩子現在也是這樣,我就是用這種辦法,希望我的個人建議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