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跟老師互懟!沒轍?3招幫孩子克服"假期焦慮症"

在當代社會,焦慮無處不在。它就像緊箍咒一樣,套在每個人的頭頂。

——董心潔

01

一堂精心設計的網課變成了"互懟"現場

近日,新東方濟南學校一化學老師上網課時和學生互懟,引發熱議。據齊魯晚報東營諮詢報道,事發當天,學生網課遲到,前幾天的化學作業也沒做,化學老師當堂批評。學生認為老師侮辱了自己,與老師吵了起來。師生爭吵持續時間長達8分鐘。

事件引發爭論,有人批評老師行為和語言不能讓人接受,缺乏師德;也有力人力挺老師,說敢於催作業的老師才是好老師。更多的則指向學生缺乏基本的文明教養;還有網友將矛頭指向家長指責平時缺乏對孩子的管教。

事後學生家長給老師的信息:

因為他高二沒有好好上學,非要退學去打工,所以成績全落下去了。本來是想讓他重新回到學習的氛圍當中。

如果孩子再有下次,我們家長絕對會站在學校和老師一方,怎麼處罰我們都理解。

時間不早了,打擾你休息了。希望孩子的錯誤不會影響你明天的心情,晚安!

家長的道歉很誠懇,也說出了事情背後的原因。孩子成績特別差,差到了什麼程度?已經學不懂課程了。

老師這樣回覆:

家長您好,不好意思,我昨天晚上休息了,沒有看到您的消息,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看在他還是孩子的份上,我原諒孩子,如果再有下次出現頂撞老師,用髒話謾罵老師,我們就只能用校記(紀)校規處理。

一般來說對學生要求嚴厲的教師往往更富於責任心,當然我們不能將責任心和隨意批評、挖苦、甚至侮辱學生劃等號。我們要深究的是作為一個高二學生,是完全有能力辨別老師對他的批評是為他好,從事後的我道歉就可以看出來。可是為什麼要在課堂上怒懟老師呢?

網課只是一次課堂形式的轉變,本質上的師生關係並沒有改變。近年來學生和老師發生衝突的事情屢見不鮮。甚至發生傷害老師的事件:有畢業後毆打老師的,也有持刀傷害老師的。有老師調侃,教師職業已成為一個高危職業。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學生稱老師為"恩師",什麼時候,恩師變成了路人,又升級為仇人?

在反思家庭教育的背後,更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將其歸因為一次網課的意外。


網課跟老師互懟!沒轍?3招幫孩子克服


02

疫情之下,孩子心理已不堪重負

橙子老師作為一所知名高中的一線教師,明顯感覺到了學生在假期的變化。網課剛開始學生聽課、交作業都比較積極。隨著時間推移,每次開課十幾分鍾後學生才能全部到位。

上線後是不是都在認真聽課呢?我做過測試,在講課時故意換掉作文題中的人名,結果發現有不少學生並沒有改過來。

  • 有些學生乾脆就不上網課,不交作業。同事說,有個同學,竟拒絕進聽課群。
  • 低效率的背後是學生假期焦慮的反映。焦慮的情緒導致家長和孩子衝突不斷:
  • 福建大田13歲男孩因父親不讓玩手機跳樓,幸無生命危險。
  • 河南女孩因沒有手機上網課,喝下母親治療精神病的藥物。
  • 10歲男孩沉迷玩手遊,一天半充值兩萬多元

……

在大家將主要精力盯在開學時間上的時候,其實更多的應該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關注孩子們的焦慮。


03

焦慮是什麼?

阿爾伯特.埃利斯在《控制焦慮》中指出,焦慮主要是指一系列不安的情緒和行動傾向,焦慮讓你意識到不愉快的事情——不合預期的事情將要發生或可能發生,它會警告你最好採取一些必要的行動。

輕度的焦慮是有益的,一個人的焦慮正是前進的動力,但過度則是一種傷害,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緩解,情緒的累積就會讓一個人產生煩躁不安的感覺,甚至會引發抑鬱。

阿爾比特指出:焦慮是一個累積的過程,一件事的產生,不會有致命的效果。一開始無論是什麼,你都不能簡單地因其而突然發怒。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發現自己情緒暴躁或者很沮喪。接下來,壞情緒或沮喪的感覺會在演變為典型症狀前變成難以名狀的不安。那些情緒(如憤怒或悲傷)會從右腦的純粹情緒區域移動至下丘腦 。下丘腦與產生荷爾蒙以及調整飲食與睡眠的區域相同。這就是你心情不好且會長時間持續下去的原因,心情會影響睡眠、飲食,並導致荷爾蒙分泌紊亂,然後悲傷和憤怒就會進入(大腦)垂體 ,從而致使更多的荷爾蒙分泌、飲食與睡眠發生改變。

長期積壓,後果就很嚴重。為什麼有些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頂撞會感到不可思議,孩子情緒的爆發不是突然發生的結果,而是多羅密骨牌的連續效應。你的一句批評,你的一個不屑的眼神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電視劇《小歡喜》中的英子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但是她的母親宋倩,一心想讓孩子考入清北,為了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甚至不讓孩子參加博物館的活動,英子苦苦哀求都不答應,一直追到博物館。在母親的重壓下,英子離家出走,等英子站在橋上哭著說:"我配不上你給我的愛"時,宋倩才意識到焦慮將自己和孩子束縛到快要窒息了。


網課跟老師互懟!沒轍?3招幫孩子克服


04

疫情繼續對學生和家長都是一個巨大挑戰。

疫情的結束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國外疫情嚴峻,輸入性風險明顯增大。

根據高三開學的安排情況:宿舍只可以住3個人,教室不能超過30人,高一二的教室、教師都在為高三開學作準備,也就是學校根本容納不下這麼多學生。初中、小學都情況基本也是這樣。

基於以上幾點,網課還需要繼續。長期的網課,對家長和孩子影響明顯:

孩子的焦慮:

  • 1. 上網課盯著電腦看,既費眼睛,做題也不得勁。有些孩子有條件打印,但有些孩子並不具備打印的條件。
  • 2. 想學習又管不住自己,既擔心學習,又懊惱自己的效率低。
  • 3. 向上的心情與眼前的現狀形成明顯的衝突。在校時,有些題可以和同桌、舍友討論,現在明顯不太方便,對於那些不太喜歡社交的孩子尤其如此。
  • 4. 表現不佳時家長指責,老師批評。家長的嘮叨不勝其煩:衛生、聽課、作業每個方面家長都要監督,還想讓做到最好,實在厭煩這種生活。
  • 5. 幾乎不出或者沒有時間出門,一整天都呆在自己的臥室。科學研究表明長時間不更換環境,人特別容易產生焦慮。

家長的焦慮:

  • 1. 為孩子前途擔憂,尤其是成績一般的家長特別擔心。
  • 2. 孩子不自律,起床、聽課、作業每個環節都需要監督,說輕了不管用,說重了孩子發脾氣。
  • 3. 而且隨著復產復工,家長可能沒有精力管孩子了。孩子的自律不能一下子提高很多。誰來監督孩子,誰來輔導孩子作業,尤其是對原本就忙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的家長挑戰尤其大。

上述案例從表面上看是教師催作業,批評學生遲到引起的,實際上一個基礎知識特別薄弱孩子的情緒爆發。而家長的焦慮又很容易傳遞給孩子,孩子本身壓力山大,再加上家長傳遞的這一層,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將是極大的威脅。


網課跟老師互懟!沒轍?3招幫孩子克服


05

如何減輕孩子的焦慮感呢?

我認為需要從父母、老師、孩子三個層面入手。

父母層面:改變"糟糕至極"的信念,放下掌控感,給孩子更多的發展空間。

父母需要學會調整自己心態,很多孩子的焦慮是父母傳遞過去的。

孩子覺得學不進去,落的太多了。但父母認為不能放棄,為什麼呢?覺得上大學,上好大學是人生唯一的出路,考不上就完了。

這種觀點就叫糟糕至極。

糟糕至極,是埃利斯的ABC理論中提出的不合理信念之一,是一種把事物的可能後果想象、推論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災難性結果的非理性信念。

這種認知在生活中還是比較普遍的:

  • 你不好好學習將來連自己都養活不了,
  • 考不上985畢業就等於失業,
  • 進不了大公司你就廢了,

我們經常在孩子耳邊說這樣的話,以激勵孩子的鬥志,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就將這樣的理念融入自己的價值觀。

班上有個女生,每次考試後都要大哭一場,很久都走不出陰影,基本的規律就是:考試--悲傷---緩解---再考試---悲傷。後來瞭解到主要是父親對她的期望值太高,認為考不上名校就沒有希望了。

生活的路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寬廣。案例中男孩能上新東方的課顯然父母給予了很大希望,但是孩子呢?從實際效果看,並不理想。化學作業沒交,不排除自律的原因,但更可能是孩子寫作業很困難,有很多題目不會。

學不懂普高的知識,可以上職高,學一技之長,而且職高的學生也可以參加對口高考,照樣可以上名校。有人說,職高上名校很難,關鍵是普通高考上名校也不簡單呀!一味的逼著孩子,無形中會增大孩子的心理負擔。

李玫瑾說:"孩子12歲以後,家長一定要懂得示弱!"家長示弱,是給孩子讓出更大的發展空間。孩子只有擁有自律自主,才能爆發生命的活力。

教師層面:要減少功利心,真正把孩子的成長放在首位,建立信任的"橋樑"。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封信》中指出:"學校的重要任務是培養具有好鑽研的、創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維的人。"

而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能獲高分的學生。抓成績,抓分數,能考出更好的分數的就是好老師,哪怕你不會講課,刷題刷出來的也算。

我們需要抓分數嗎?當然需要,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本來就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教師檢查作業,也是一個教師的職責所在。如果一個老師,對遲到的學生不聞不問,對不寫作業的學生不屑一顧,這樣的教師師德一定有問題。

但是隻抓成績,而不顧學生的健康和尊嚴,就違背了教育的初衷,也很難有良好的師生關係,學生會認為老師批評他是為了獎金而不是關心他。

師生之間如果沒有了信任的空間,教育的效果就大大打了折扣。

況且就算考出高分算是教育的成功嗎?山東男子出國20多年,母親在彌留之際想見最後一面,卻遭到拒絕。這個考上中國最頂尖學府北大,先後到日本、美國留學,並定居在美國的人士,可以說是教科書版的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例子。可是這樣的教育算是成功麼?

無論和家人有多大的矛盾,在母親最後時刻不見一面,缺乏做人的底線。

耶魯教授德雷謝維奇(Deresiewicz)說過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的靈魂的過程。功利的教育在乎的是學生的分數,重視的是教師的獎金,因而對學生的管理往往會走向極端。

學生層面:所有的焦慮最終都得靠自己緩解,嘗試用ACT療法,給受困的心靈放個假

對於初高中學生完全可以掌握ACT(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療法

什麼是ACT療法?

它本質上是一種行為療法,又叫接納承諾療法。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斯蒂芬·海斯和凱利 ·威爾森聯合創立的。

我們看簡化版的羅斯·哈里斯(Russ Harris)三角圖

A, 接納你的想法和感受並且活在當下。(Accept your thoughts and feelings,and be present.)

C,選擇價值方向(Choose a valued direction.)

T,採取行動(Take action.)

它的內涵是:接納那些你無法控制的現實,然後承諾採取那些能豐富自己生活的行動。ACT的目標是幫助我們開創豐富、充實且有意義的生活,同時接納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

一言以蔽之,ACT就是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能夠改變的。

上高三後曉琳進步很快,成績一下子進到了班級的前5名。但她卻一點兒也不快樂,她總覺的有比自己更優秀的學生,自己Dev數學有點弱,如果能再提一點兒就更好了。

曉琳的焦慮就來自對現實的過度追求,強中更有強中手,即使是學霸也不能永遠考第一,重要的是,接受自己的現狀,然後繼續努力。好在她很快就調整了過來。

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中說:"臣服已發生的事實。"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糾結那些不能改變的事情時沒有用的。將生活中的煩惱、不快容納下來,坦然接受,然後按照自己所追求的方向去做我們可以做的事。

小貼士:

  • 1.不要事事追求完美。克服確定性和完美主義的迫切需求。
  • 2.學習成績不是你生活的全部。
  • 3.每個人只要為自己的夢想努力了就是無悔的。
  • 4.人生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種,上好大學不是唯一的一種。
  • 5.所有事情並不是以我為焦點的。有些人與事可能與我相關,但並不一定是可由我操控的。

總結回顧:

我們分析了疫情之下,學生焦慮產生的原因和危害,並提出從家長、老師、孩子三方面從做疏導學生壓力:

1.父母,改變"糟糕至極"的信念,放下掌控感,給孩子更多的發展空間。

2.教師,要減少功利心,真正把孩子的成長放在首位,建立信任的"橋樑"。

3.學生,所有的焦慮最終都得靠自己緩解,嘗試用ACT療法,給受困的心靈放個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