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讀書節”,說說宋代的“曝書會”

古代的“讀書節”,叫“曝書會”。在史籍中有不少關於館閣曝圖書書畫的記述。“曝書”,古代可追溯到戰國時期。

在漢代《四民月令》中這樣記載,每年農曆七月初七,人們就要把書拿出來曬太陽,有助於除溼防黴、驅蟲防蛀,這是“曝書”的習俗由來。

古代也有“讀書節”,說說宋代的“曝書會”

宋朝的“曝書”習俗,既有官方制度性的“曝書會”,也有民間“曝書”活動的文人雅集。北宋的曝書會延續三個月,南宋延續兩個月。

由於宋代雕版印術的廣泛應用,宋代圖書刻印極其精美,極具文獻與版本價值。書多,藏書也興盛。宋朝的官方館閣在曝書期間,晾曬的藏書都對詞臣學士開放,詞臣學士都可以到曝書之所觀摩皇家藏書及其他珍貴藏品,一飽眼福。

記載宋代館閣制度的《蓬山志》中,對當時的曝書會有如下描述:“秘省所藏書畫,歲一曝之,自五月一日始,至八月罷。”

這裡的“秘省”就是秘書省,宋代組建了集賢院、史館和昭文館,作為負責圖書古籍典藏場所,也就是宋代的國家圖書館。

當然宋代官方的曝書會,只允許翰林、大學士可以看書,開放性有限,但畢竟突破了以前皇家藏書的封閉性質。

除了官方舉辦的曝書會,當時宋代的民間私人藏書、書院藏書、地方藏書,也會舉辦曝書會。

古代也有“讀書節”,說說宋代的“曝書會”


古代也有“讀書節”,說說宋代的“曝書會”

日本藏宋本《東坡集》選介之二。

古代也有“讀書節”,說說宋代的“曝書會”

《尚書正義》宋孝宗前期刻單疏本,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

古代也有“讀書節”,說說宋代的“曝書會”


古代也有“讀書節”,說說宋代的“曝書會”


古代也有“讀書節”,說說宋代的“曝書會”

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古籍藏, 明成化三年(1467)邵銅(景泰五年[1454]進士)刻本《鳴盛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