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冬:經濟學的底層邏輯三十講(五 基礎貨幣發行)


第五課:基礎貨幣發行

一首我的原創《珍重當下》帶給大家,希望大家珍惜美好。

再次歡迎大家來到底層樂話家園,我是底層人阿冬。我的經歷確實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初中畢業,青少年時期渾渾噩噩,只到二十多歲才開始底層羅輯的學習思考,現在不算成功,但也算實現了很多夢想,自信人生還算精彩。所以始終空杯狀態,底層思考和學習,什麼時間都不晚。

歷史上很多起點很低而後偉大的很多:伊斯蘭教的創始人默罕默德、交流電之父法拉第只上兩年小學,都是研究底層本質大道而取得成就。讓我從底層羅輯開始,成就精彩人生。

下面就開始今天的第五課:基礎貨幣發行。

好,從這堂課開始就進入了乾貨階段。貨幣發行,就是印紙鈔的開始,之前提到的中國北宋開始的紙幣交子及最早1661年歐洲瑞士發行的紙幣都只是嘗試,包括英國在1821的英鎊發行也沒有太大影響。直到1944年二戰後,美元開始確定為世界貨幣,以35盎司黃金兌換一美元的方式印刷紙鈔,這直接印出來的錢叫基礎貨幣。記住這時候還是叫實物貨幣,不是信用財富。我們在第三堂課中講到以實物來掛鉤的貨幣還是實物貨幣,比如這時候的美元到任何地方都能隨時按一美元換35盎司黃金。這時美國印紙鈔,就是基礎貨幣,也叫高能貨幣用H,印鈔必須由中央人民銀行,即央行發行。


周小冬:經濟學的底層邏輯三十講(五 基礎貨幣發行)

美國央行叫美聯儲。美聯儲怎麼印鈔呢,是根據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擔保來發債券,因為當時美國通過二戰後儲備了世界80%的黃金,然後這些債券賣給美聯儲及及全世界投資者,美聯儲買後開始印鈔。

因為大部分國家的紙幣都與美元掛鉤,尤其中國,進來多少美元(外商投資及貿易賺的美元)都只能在央行換成人民幣。這換成人民幣的過程就是中國央行印鈔的過程,而且這也是中國印鈔的主要方式。但近些年中國也採用了一些擔保手段來發債券向央行購買的方式(同美國)。

這幾年人民幣的份額逐步擴大,是因為在中國的外資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出逃,中國只能靠自己創新印鈔,不然錢不夠,經濟就會肅條。這在後面課程中再展開講。

這堂課總結下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貨幣後印刷的紙鈔就成為主要的貨幣形態,但還是和黃金掛鉤的實物貨幣。各國又與美元掛鉤由央行按量印刷發行本國貨幣,這些貨幣就是基礎貨幣H。

我們下堂課講講在此基礎貨幣H上派生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