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吐槽一下,你對國產車有哪些誤解呢?

拆那小哥哥


本人奇瑞車主,買車前一直聽說生鏽問題和修車排隊的傳聞,買的時候也挺忐忑的。後來發現開了幾年也沒見有生鏽問題,開上地溝我也看過底盤挺良心的地盤,去保養時,也沒見到有修車的大多是保養的(可能是買奇瑞的人少吧)。目前開了2年,不到2萬公里,每公里背5毛1(夏天6。5冬天7。3),感覺還挺省油。如奇瑞,吉利,長城,比亞迪等,國產一線大品牌的車子,其實質量都很好。就目前汽車行業現狀分析,已經不再是合資車壟斷市場了,現在國人已經逐漸認可了一線國產汽車的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國產車會替代蠶食合資車中低端市場,逐步向高端市場挺進。




車行熊哥


我對國產品牌車型還是有清醒的認識的,要說誤解就是網絡噴子的誤解。說國產車目前已經超越韓系、法系,比肩日系、美系,不超過十年就可以抗衡德系走向世界。並且在新能源領域將要實現彎道超車,尤其是電動車技術已經形成專利壁壘,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一雪這幾十年國產內燃機被壓著打的前恥。咳咳!該醒醒了,這種不著調的言論充斥著網絡,使很多吃瓜群眾跟著盲目自大。

國產品牌到底達到什麼水平?或者說我們是不是看低了國產品牌的努力。很簡單,什麼時候國產品牌能夠進入歐美市場並且和其它國際車企公平競爭,才是國產汽車品牌崛起、成熟的開始。換個說法,印度塔塔汽車是印度最大車企,但是讓你花同樣的錢在塔塔和豐田之間選擇你會考慮哪個?你不把塔塔噴死才怪。同理憑什麼本事可以讓歐美消費者對我們的自主品牌認可,唯獨只有技術和實力。歐美能認可鈴木、馬自達等日系小眾車企,但到目前我們自主品牌也只能在比我們汽車工業更落後發展中國家有市場,並且銷量和其它國際車企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說自主品牌超越國際車企的可以自己掂量掂量,內燃機方面自主品牌被棍掃一片短期超越不是靠嘴說。現在很多自主品牌還是依靠買別人的整機、配件、技術標定等來組裝。

再說說國產汽車品牌,全心全意搞技研的屈指可數,而能全心全意堅持不懈搞技術的更是鳳毛麟角。要麼等著“奶”,要麼想方設法怎麼宣傳、公關把車賣出去賺錢再說。有些更是通過捆綁情懷、道德讓消費者拿自己的辛苦錢成為它們發展道路上炮灰。誤解:不買國產品牌就是不愛國,必須支持國產!誰都願意支持國產品牌,但是這個前提需要建立在國產品牌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以及價格優勢。不然說句難聽的,憑什麼?而購買合資品牌難不成不算支持國家產業,車子不還是國內生產,工人、配件供應、稅費、冶煉、帶動汽車周邊產業發展等,哪個不是為GDP做出了貢獻。所以誰在你面前再提類似言論,你可以直接大耳瓜子了。

新能源領域彎道超車錯覺,造車新勢力憑藉一套PPT就能造車,補貼潮下有多少國產品牌是為了真正發展三電技術。油車加了電池就是新能源、應試政策混補貼的車型有多少、沒有任何經驗租個工廠就能造車、兩輪電瓶車加大三電改四輪就成了新能源等等。特斯拉一國產多少新能源品牌哀嚎遍地,補貼褪去多少所謂新能源沒有銷路。當然不代表全部,只是說明大部分唯利是圖的車企拿什麼去彎道超車。彎道超車無異於痴人夢話,新能源領域不是花裡胡哨的互聯網配置,是需要技術和經驗的積累沉澱,這是很多互聯網新勢力車企不具備的。車不是電腦組裝,單純把硬件和軟件拼湊就能造好的。
但國產品牌也不是沒任何優點,價格低、用料足、配置高等一些非尖端、核心領域還是比較實在的。畢竟總得拿出自己的優勢和對手競爭的,國產車在快速發展,但要正視差距,誤解就是大家不要把能造車和能造好車當成一個概念。


旋轉的方向盤


我們都知道早期的國產車還是比較爛的,但又有一顆不甘願平凡的進取心。現在我們應該用發展性的思維和眼光來看待理解國產車。

在飛速的發展先,現在的國產車還是進步很大,特別是:奇瑞、比亞迪、觀致、吉利、長城、長按、傳祺,還有平民商用車五菱霸主緊跟其後。

但我們也不要盲目的去支持一切國產品牌,而是在國產品牌真正能打動我們的時候,考慮使用或給予鼓勵。



塞翁之馬


我年前剛買的車,當時我也看了兩款國產車,一個是長安逸動,一個是帝豪GL,但我最後還是選擇了,一個二手的速騰,國產車我最擔心的是,車不是開三四年,四五年就換的東西,剛開始肯定都沒什麼問題,主要是怕開四五年之後,國產車我還是不放心,不敢賭,主要是國產車的穩定性,和耐用性


保定周邊自駕遊


本人奇瑞車主,有感而發,低價高配,性價比高,這是優點,但是也有問題,新車第一年就發現一些焊接點上有輕微鏽跡,不過到現在三年了,鏽點問題倒是也沒有表現的很嚴重。整體感覺還是比較滿意的,希望大家能多多的給國產車一些理解


劉星zhihui


我的第一輛車是韓國車起亞,已經開了五六年了,說實話以前國產車給我的感覺只會外形模仿,沒有核心技術,底盤發動機變速箱都不行,但是經過這幾年發展國產車已經很好了,尤其是吉利,奇瑞,長城等,原創車型以及研發發動機,只有我們中國人'支持自己的品牌,才會使國產車發展的更強大


六色彩虹7


國產車給人的印象就是廉價,低檔,容易生鏽,小毛病多,貶值快,發動機落後,開出去沒面子,這些毛病在以前的車主思想裡已經根深蒂固,不過如今的國產車以是今非昔比,總有一天會讓世界刮目相看!





那是過去520


其實現在汽車行業,特別是國產汽車在近幾年發展是非常快的,各方面的提升都是很明顯的。幾萬十來萬的車輛還是推薦國產的性價比很高。


媒介探探


誤解?不存在。認知到與日本、德國的核心差距後,不想再瞭解國產車!


L思偉


一定有一部分人對國產車的誤解的來源不是車黑,而是車粉。宇宙萬物,唯我獨尊的架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