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八講王制第二節: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該書編定是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記》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八講王制第二節: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天子將出徵,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於所徵之地。受命於祖,受成於學。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學,以訊馘告。

【注】禡:戰前祭祀始造軍法者,以壯軍威。:指戰術計謀。釋奠:學宮中祭祀先師之禮,設薦饌而酌奠。:指俘虜。:割取被殺死的敵兵的左耳。

【譯】天子將出徵,先祭祀上帝、社稷、宗廟;開戰前在陣地上祭祀造軍法的人,以壯軍威。出發前在祖廟中接受祖先的征伐命令,到大學裡聽取先師的計謀。出征就是要捉拿那些有罪的人。征伐回來後,再到大學裡設奠祭祀先師,報告捕獲的俘虜和殺死敵人的數目。

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幹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無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禮,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群。天子殺則下大綏,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止,則百姓田獵。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豺祭獸,然後田獵。鳩化為鷹,然後設罻羅。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不麑,不卵,不殺胎,不殀(yāo)夭,不覆巢。

【注】乾豆:泛指祭祀所用的乾溼肉物。乾指脯脩,盛於籩。豆指醢、臡等濡物,盛於豆。大綏:天子田獵時的指揮旗。小綏:諸侯田獵時的指揮旗。佐車:協助驅趕野獸的車。獺祭魚:正月解凍後,水獺開始捕食 魚類,古人因以代指正月。虞人:掌管川澤政令的官。:為捕魚而築的水壩。豺祭獸:指九月底至十 月初。:捕取飛鳥的網。

:捕取走獸的網。草木零落:指十月。火田:放火焚燒枯草將野獸驅趕出來再捕獵。:幼鹿。泛指幼獸。殀:斷殺。:指未成年的小獸。

【譯】天子、諸侯在沒有戰爭和兇喪的情況下,每年田獵三次,其目的在於,第一是為了準備祭祀的供品,第二是為了招待賓客,第三是為了豐富天子、諸侯的膳食品種。在沒有戰爭和兇喪的情況下也不田獵,就叫做不敬。由獵時不守規矩,隨意捕殺,就叫做作踐天帝所生之物。田獵的規矩是:天子打獵不應四面合圍,諸侯打獵不應把成群的野獸全部殺光。射殺野獸之後,天子要放下指揮的大旗,諸侯要放下指揮的小旗。大夫射殺野獸後,就應命令協助驅趕野獸的副車停止驅趕。大夫的副車停止驅趕之後,百姓開始田獵。正月以後,虞人才可以進入川澤壘梁捕魚。秋冬之交,才可以開始田獵。八月以後,才可以設網捕鳥。到了十月,才可以進入山林砍伐。昆蟲尚未蟄居地下之前,不可以縱火焚草肥田。不捕捉小獸,不取鳥卵,不殺懷胎的母獸,不殺剛出生的小獸,不搗毀鳥巢。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八講王制第二節: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用地小大,視年之豐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祭用數之仂。喪,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為越紼而行事。喪用三年之仂。喪祭,用不足曰暴,有餘曰浩。祭,豐年不奢,凶年不儉。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舉以樂。

【注】冢宰:即太宰,總理政務之官,位僅次於天子。歲之杪:年終。:荒年。三十年之通: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數。這樣每年的總預算就 不受當年收成豐歉的影響。仂:十分之一。

:牽引柩車的繩索。未葬以前,繫於輴車,以備火災。此處泛指喪事。越紼,指不受喪事的限制。 九年之蓄:耕種九年而積餘的糧食。菜色:因捱餓而面黃肌瘦。:殺牲為盛饌。

【譯】大宰編制下一年的國家開支總預算,必定在年終進行。因為 要等五穀入庫之後才能編制預算。根據國土大小和年成好壞,用 三十年收入的平均數作依據制定預算,根據收入的多少預算開支。 祭祀所用,佔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遇有父母之喪,服喪的三年中 不祭宗廟,只有祭天地、社稷不受喪事的限制,照常舉行,所以喪事 的開支也可以用三年收入的平均數的十分之一。喪事和祭祀的開 支超出預算的就叫“暴”,用後有餘叫做“浩”。祭祀不能因豐年而 奢華,不能因荒年而節儉。一個國家沒有九年的積蓄,可以說是不富足;沒有六年的積 蓄,可以說是拮据;沒有三年的積蓄,就不像個國家了。耕種三年, 必定有一年的餘糧;耕種九年,必定有三年的餘糧。以三十年的平 均收入來制定預算,即使遇到饑荒水旱等災害,老百姓也不會捱餓。達到這樣的水平後,天子的膳食,可以每天宰殺牲畜,吃飯時 也可以奏樂了。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八講王制第二節: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三年之喪,自天子達,庶人縣封,葬不為雨止,不封不樹,喪不貳事,自天子達於庶人。喪從死者,祭從生者。支子不祭。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注】殯:將棺柩暫時淺埋在正寢堂西。葬:將棺柩埋於墓地。縣封:“縣”通“懸”。“封”當作“窆”。懸窆用繩索將棺柩懸墜入墓坑中,不用碑。:堆土為墳丘。貳事:做別的事情,此指做官、當差等。支子:嫡長子之外的兒子。昭穆:古代宗廟排列法,左為昭廟,右為穆廟,太祖廟居中。若父為昭 則子為穆,父為穆則子為昭。大祖之廟:遠祖廟,始祖廟。周代天子以後 稷為始祖,諸侯、大夫則以始封之君為太祖,無廟的祖宗亦入太祖廟。士 一廟:士合遠祖及高祖以下祖宗於一廟。

【譯】天子死後七天乃停棺正寢堂西,死後七月乃舉行葬禮。諸侯死後五天乃停棺正寢堂西,死後五月乃舉行葬禮。大夫、士、平民死後三日即停棺正寢堂西,死後三月即舉行葬禮。為父母須守喪三年,上起天子下至平民均不例外。平民下葬,只能用繩子縫棺入穴,即使下雨也照樣埋葬,不聚土成墳,也不種樹。服喪期間不得做其他事情,從原則上講,從天子到平民都適用這一規定。辦喪事的規格是依據死者的爵位來定,而祭祀的規格是依據主持祭祀者(即孝子)的爵位來定。不是嫡長子就不能主持祭祀。天子設立七廟:左邊三個昭廟―文王、高祖、祖,右邊三個穆廟―武王、曾祖、父,加上正中一個太祖廟,共七廟。諸侯設立五廟,即高祖、祖二昭廟,曾祖、父二穆廟,加上太祖廟,共五廟。大夫設立三廟,一昭一穆,加上太祖廟,共三廟。士只設一廟。平民無廟,祭祀祖宗在正寢。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八講王制第二節: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天子諸侯祭因國之在其地而無主後者。天子犆礿,祫禘,祫嘗,祫烝。諸侯礿則不禘,禘則不嘗,嘗則不烝,烝則不礿。諸侯礿,犆;禘,一犆一祫;嘗,祫;烝,祫。

【注】五祀:五種小祭祀。即祭門神、灶神、行神、戶神、中霤神。視三公: 指用享三公的九獻之禮及牲牢禮器之數。四瀆:長江、黃河、淮河、濟河。 古時這四條河都獨自流入海。視諸侯:指用七獻之禮。因國:已經覆亡的古國。:同特。各廟分別祭祀。與合祭之“祫”相對。犆祫:春時遍祭各廟。:合祭。將各廟的神主集中到太祖廟中一起祭祀。這一段裡 的“祫”,均指祭祀方式。祫禘,言夏祭時各廟合於太祖廟同祭,可以節省勞力及物力。下文“嘗祫”、“烝祫”,文雖倒,義則同。

【譯】天子、諸侯宗廟四時祭:春祭叫礿,夏祭叫禘,秋祭叫嘗,冬祭 叫烝。天子祭祀天神、地祇及其他大小神靈;諸侯祭祀土神、穀神 及其他神靈;大夫祭祀門神、灶神、行神、戶神、中禫神等五種小神。 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五嶽用享三公的九獻禮,祭祀四瀆 用享諸侯的七獻禮。諸侯只祭祀在自己封地內的名山大川。天 子、諸侯都要祭祀境內已經滅亡而又沒有後嗣的古國先君。天子 的春祭是分別遍祭各廟,夏祭、秋祭、冬祭都是合祭。諸侯每年只 舉行三次時祭,如舉行春礿,就不舉行夏禘;舉行夏禘就不舉行秋 嘗;舉行秋嘗就不舉行冬烝;舉行冬烝就不舉行春礿。諸侯的春礿 是分別遍祭各廟,夏祭則一年分別遍祭各廟,一年合祭群廟,秋祭 和冬祭都是合祭群廟。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八講王制第二節: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雁。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宗廟之牛,角握;賓客之牛,角尺。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寢不逾廟。

【注】無田:指失去官職而無祿田。:供獻時鮮祭品,其禮稱薦新,不如四時祭隆重。雁:鵝。無故:指沒有祭祀活動。:時鮮物品。

【譯】天子祭社神、穀神都用牛、羊、採三牲,諸侯祭社神、穀神都用羊、永二牲。大夫和士的宗廟之祭,有祿田的用祭禮,無祿田的用薦禮。平民祭祀祖先的薦新之禮是:春天薦韭菜,夏天薦麥子,秋天薦黍子,冬天薦稻子;韭菜配以雞蛋,麥子配以魚,黍子配以小豬,稻子配以鵝。祭祀天地所用的牛較小,牛角不過像蠶繭、栗子那般大小;祭祀宗廟所用的牛略大,牛角大約四指來長;招待賓客所用的牛較大,牛角有一尺來長。諸侯沒有特殊原J因不可殺牛,大夫沒有特殊原因不可殺羊,士沒有特殊原因不可殺狗與豬,平民沒有特殊原因不吃時鮮物品。日常吃的菜餚,再好不能超過祭祀用的牲牢;日常穿的衣服,再好不能超過祭祀用的禮服;日常居住的堂屋,再好不能超過宗廟。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八講王制第二節: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古者:公田,藉而不稅。市,廛而不稅。關,譏而不徵。林麓川澤,以時入而不禁。夫圭田無徵。用民之力,歲不過三日。田裡不粥(yù):,墓地不請。司空執度度地,居民山川沮澤,時四時。量地遠近,興事任力。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壯者之食。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溼,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剛柔輕重遲速異齊,五味異和,器械異制,衣服異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髪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髪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慾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注】公田藉而不稅:夏、殷二代實行勞役地租,租種者須耕種公田,公田的收穫歸土地所有者。:稽查。:餘夫。每個農家以一人為正夫, 其餘的勞動力為餘夫。圭田:卿大夫祿田以外的田,其收穫作為祭祀專用。 圭田五十廟。:變賣。墓地不請:周代有公共墓地,以族為單位安葬。 司空:管理百工,負責營造等事的官。:指測量土地的工具。:低窪潮溼之地。:等同。中國:指中原地區。雕題:額頭上刺有花紋圖案。交趾:兩足趾相向而行。不粒食:西方、北方的少數民族以畜牧業為生,無穀物。

寄、象、狄鞮、譯:均指通譯中原與少數民族語言的翻譯人員。

【譯】古時候,農夫都助耕公田,不另繳田租。市場上,商販繳納地皮稅後,不再繳所得稅。物品出入關口,只稽查是否違禁,而不抽 關稅。在規定的時限內進入山林川澤採伐漁獵,就不加禁止。餘 夫耕種卿大夫的圭田也不必繳稅。分派平民服勞役,每人每年不 超過三天。公家分配的農田和宅地不準買賣。國家有公共墓地, 不得申請另處安葬。 司空掌管用度測量土地安置人民,觀測山陵、河川、低溼地、沼 澤的地勢,測定四季的氣候寒暖,測量土地的遠近,建造都邑,分派 勞役。凡役使人民,按老年人能擔任的標準分派任務,而按青壯年 的標準分發給養。凡是儲備用以安置人民的物品,必須根據居住 地的氣候寒暖和地勢高下決定。如大峽谷兩邊與大河兩岸的氣候 和地勢不一樣,兩地人民的風俗就不同:性格的剛柔、身體的輕重、行動的快慢都不一樣,口味各有偏愛,器具形制各異,衣服式樣質 料各有所宜。對人民重在教化,不必改變他們的風俗;重在統一刑 政,不必改變他們原有的習俗。 中原和四周邊遠地區的人民,各有不同的生活習性,而且不能 改變。住在東方的叫夷人,他們把頭髮剪短,身上刺著花紋,其中 有不吃熟食的人。住在南方的叫蠻人,他們額頭上刺著花紋,走路 時兩腳拇趾相對而行,其中有不吃熟食的人。住在西方的叫戎人, 他們披散著頭髮,用獸皮做衣服,其中有不以五穀為食的人。住在 北方的叫狄人,他們用羽毛連綴成衣,住在洞穴中,其中有不以五 谷為食的人。中原、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的人民,都有安逸的住 處,偏愛的口味,舒適的服飾,便利的工具,完備的器物。東西南北 中五方的人民,雖然言語不通,嗜好不同,但當他們要表達心意、互 相交流的時候,有懂得雙方語言的人幫助溝通。這種人,在東夷叫 寄,在南蠻叫象,在西戎叫狄鞮,在北狄叫譯。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八講王制第二節: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無曠土,無遊民,食節事時,民鹹安其居,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

【譯】凡安置人民,必須根據土地大小確定城邑的規格,決定安置人 民的數量,使土地多少、城邑大小、人民多少三者互相配合得當,做 到沒有空閒的土地,沒有無業的遊民。人民的食用有節制,農事、 役事按季節進行,人民就會安居樂業,勉於功事,尊敬君長,然後興 辦學校教育他們。

司徒修六禮以節民性,明七教以興民德,齊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養耆老以致孝,恤孤獨以逮不足,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命鄉,簡不帥教者以告。耆老皆朝於庠,元日,習射上功,習鄉上齒,大司徒帥國之俊士與執事焉。不變,命國之右鄉,簡不帥教者移之左;命國之左鄉,簡不帥教者移之右,如初禮。不變,移之郊,如初禮。不變,移之遂,如初禮。不變,屏之遠方,終身不齒。命鄉,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徵於鄉;升於學者,不徵於司徒,曰造士。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選,皆造焉。凡入學以齒。將出學,小胥、大胥、小樂正簡不帥教者以告於大樂正。大樂正以告於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學。不變,王親視學。不變,王三日不舉,屏之遠方。西方曰棘,東方曰寄,終身不齒。

【譯】司徒職掌修習六禮以節制人民的性情,明辨七教以提高人民的道德,整齊八政以防止潛越,規範道德以統一風俗,贍養老人以促進孝順的風氣,救濟孤獨以避免這部分人被社會遺棄,獎勵賢者以鼓勵人人學好,清除壞人以警戒人們改正錯誤。司徒命令六鄉的長官將不聽從教誨的人報告上來。選定一個吉日,把鄉里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們請到鄉學,演習鄉射禮,射中多者居前,演習鄉飲酒禮,年紀大者居前;司徒帶領國學的學生也來幫忙。這樣做的用意在子感化那些不聽從教誨的人。隔了一年,如果他們還不悔改,司徒就命令國都右邊蘭鄉的長官將這些不聽教誨者檢舉出來並且轉移到左邊三鄉,命令國都左邊三鄉的長官將不聽教誨者檢舉出來並且轉移到右邊三鄉,在新的環境中,讓他們再接受一次和第一次同樣的感化教育,隔了一年還不悔改,就把他們遷移到更遠一點的郊,在新的環境中讓他們再接受一次感化教育。隔了一年還不悔改,就把他們遷移到更遠的遂,在遂學裡再對他們進行一次感化教育。幾經教育仍不悔改,說明已不可救藥,就把他們放逐到遙遠的邊疆,一輩子都不予錄用。司徒命令六鄉的長官考察鄉學中德才兼優的學生並把他們推薦給司徒,被推薦者被稱作選士。司徒親自考察選士中的出類拔萃者並把他們推薦給大學,這樣的被推薦者被稱作俊士。獲得選士榮譽的就不再承擔鄉里的搖役,獲得俊士榮譽的就不再承擔國家的搖役,後者又叫造士。樂正特別重視大學生的四門必修課,每門課都設有教師,也就是沿用先王傳下來的《詩》、《書》、《禮》、《樂》四種教材來培養人才。春秋二季教授《禮》、《樂》,冬夏二季教授《詩》、《書》。國王的太子和庶子、諸侯的太子、卿大夫、元士的嫡子,國家的俊士和選士,都被送到大學學習。入學以後,不管是哪個學生,大家都只以年齡大小為序,不論尊卑。大學將要畢業時,小青將不聽教導的大學生彙報給大青,大青彙報給小樂正,小樂正彙報給大樂正,大樂正彙報給天子。天子於是擇個吉日,下令三公、九卿、大夫、元士齊集大學,演習有關禮儀以感化不聽教導者。這樣做了還不改,天子就親自到校視察。這樣做了還不改,天子首先自責,三天的飯內不見肉,而且吃飯時也不奏樂,然後將屢教不改者流放到遠方,西部遠方叫棘,東部遠方叫寄,終身不予錄用。

國學經典之禮記第十八講王制第二節: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