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驢鄧小閒”裡竟然有夫妻相處之道

“潘驢鄧小閒”出自經典名著《水滸傳》,是一句黃話。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原文如下:

王婆:“大官人,你聽我說。但凡捱光的,兩個字:‘最難’。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驢的大貨;第三件,要似鄧通有錢;第四件,小,就要綿裡針忍耐;第五件,要閒工夫。此五件,喚做‘潘、驢、鄧、小、閒’。五件俱全,此事便獲。”

很長時間以來,這五個字被當做髒話看待。

“潘驢鄧小閒”裡竟然有夫妻相處之道

不過,我卻在字裡行間看出來夫妻之道。

當下家庭關係、夫妻關係的破裂,不外乎這三種:

一、物質條件的不匹配;二、精神世界的不匹配;三、情世界的不匹配。

我們一個一個來分析。

第一種物質條件的不匹配。

簡單來講就是錢。

夫妻關係的建立基石就是物質,這是很現實的事情。

我舉個例子。

“潘驢鄧小閒”裡竟然有夫妻相處之道

歷史上有名的私奔愛情故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世人只知道他們為愛私奔,卻不知他們因為沒有錢、沒有賺錢的能力吃了多少苦。

如果最後不是卓文君老爹可憐他們,給了他們一筆可觀的費用,估計就得沿街乞討了。

成人世界裡,沒有“拿愛情當面包”的傻子;

成人世界裡,應該是愛情加麵包。

“潘驢鄧小閒”中的“鄧”就是指物質。

鄧,即鄧通。

鄧通是漢文帝劉恆的寵臣,據史料記載,富可敵國。

“潘驢鄧小閒”裡竟然有夫妻相處之道

夫妻生活不一定要富可敵國,但維持平常的衣食住行,這就很有必要了。

如果連這個都沒有,先不說能不能組建家庭;

即使可以,那這離婚的幾率很大啊!

第二種精神世界的不匹配。

精神世界的匹配不一定要價值觀完全等同。

這種當然最後,但在現實生活中少之又少。

這就需要我們需要“小”和“閒”。

小,對待愛人要謹小慎微。

閒,要有閒功夫,換句話說要花時間陪伴。

“潘驢鄧小閒”裡竟然有夫妻相處之道

我想起來我特別喜歡的一部電視劇《父母愛情》。

江德福和安傑就是完全兩個世界的人,一個千金小姐,一個農村大老粗;一個革命軍人,一個黑五類後代;一個陽春白雪,一個下里巴人。

但他們的日子卻過得很幸福。

為什麼?

因為他們對彼此做到了“小”和“閒”。

江德福總是會在外出歸家時,給安傑帶一包咖啡粉;

安傑呢?

雖說平時經常調侃江德福沒文化,但窮盡一生都在向自己的丈夫靠攏,最後自己成了一個和小商小販斤斤計較的老太太。

這樣的夫妻關係值得我們去學習。

“潘驢鄧小閒”裡竟然有夫妻相處之道

第三種情世界的不匹配。

中國人羞於講“性”,但這是不可避免的。

儒家有“食、色,性也”的說法。

性是人之本能。

夫妻之間的性除了有生兒育女的功能,當然也是夫妻愛情的一大見證。

當今社會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夫妻關係破裂,出軌、婚外情等等,就是因為夫妻性生活不和諧。

夫妻房事不合,雖然嘴上不會有什麼異議,但留在心裡日積月累,就會出問題了。

“驢”,很低俗的一個旨意。

但卻是最直接、最生猛的比喻。

夫妻之前如果能在性方面和諧,對於家庭來講,絕對是一大幸事。

“潘驢鄧小閒”裡竟然有夫妻相處之道

只剩下“潘”了。

潘,指潘安。

古代四大美男之首(其餘三人為蘭陵王、宋玉、衛玠)。

用在此處當然是指高顏值了。

這五個字裡,只有這個“潘”好像在夫妻生活中起的作用不大。

關於相貌,兩人見面的一刻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對方不能接受你的相貌,那進一步瞭解免談;

倘若對方接受了你的相貌,並且願意和你可以組成家庭。那ta不會在某一天,突然看著你的臉說:“太他媽醜了,我要離婚!”

因為相貌醜而離婚的案件還真不多。

“潘驢鄧小閒”裡竟然有夫妻相處之道

如果夫妻關係,這五點都不匹配,那就不僅僅是離婚這麼簡單了,搞不好就得出人命。

武大郎和潘金蓮就是典型的案例。

他們的相貌顯而易見。

他們的物質條件咋樣?

就是一個小商販。

精神世界呢?

武大郎早起晚歸,不是做炊餅,就是賣炊餅,哪有時間去哄潘金蓮。

情慾世界更不用提了。

《水滸傳》和是《金瓶梅》裡,潘金蓮都是那種性慾極大的人,武大郎怎麼能是她的對手?

由此可見,做好“潘驢鄧小閒”,日子才能過得比蜜甜。

不管你是馬上要組建家庭的人,還是已經有家庭的人,這些問題都得考慮考慮。

這些關係處理好了,家庭和睦;

要是弄不好,就等著雞飛狗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