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最著名的軍校是黃埔軍校,軍校最有實力的是黃埔1期。

作為革命軍的搖籃,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軍事人才,在中國軍隊培養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的許多將領都出自這所軍校,還有不少人因此血灑疆場,

此外,作為黃埔軍校建立後的第1期畢業生,這一群體中許多人在國共兩黨軍隊中擔當重任,成為獨當一面的將帥英才;不少人還在軍政機構參與戰略策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軍隊建設乃至戰爭進程,後來更是在國共兩軍中擔任重要職務,如中共方面的徐向前、陳賡、周士第、閻揆要、袁仲賢、彭明治、曾希聖等。還有陳明仁、侯鏡如、廖運澤、李奇中、鄭洞國等著名起義將領。

中國近代最著名的軍校是黃埔軍校,軍校最有實力的是黃埔1期。


國民黨軍方面則有胡宗南、冷欣、曾擴情、杜聿明、王敬久、王叔銘、桂永清、關麟徵、張耀明、黃傑、李仙洲、劉戡等一大批高級將領。其中,還有不少人還成了跨界的英雄,如王叔銘後來成了國民黨空軍的副司令,經常親自駕駛飛機升空作戰;桂永清則成為海軍司令,而曾擴情則發起成立復興社,成為黨務和特務工作的雙料王牌。

與其他幾期的畢業生相比,第1期畢業生究竟有哪些特點,為何能夠取得如此的成績呢?

從學生來源看,多由出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介紹而來,由於當時正處國共合作的蜜月期,共產黨人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並在選舉的中央執行委員、候補委員佔了1/10的比例。因此,選送的學生中許多人實際上是共產黨組織從各地選派來的優秀黨團員和進步青年。其中,共產黨員蔣先雲在考試中過關斬將,獲得了筆試和口試第1名的最優異成績。

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國共兩黨都派出優秀骨幹到校內工作,還有上百名實戰經驗非常豐富的蘇聯紅軍將領擔任教官,其中的軍事總教官加倫後來還成為蘇軍初期的5位元帥之一。這些蘇聯教官儘量採用最新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進行講授和訓練,與一切舊式軍事學校相比,有著自己的顯著特點和優點。此外,軍校內還開設內容豐富的政治課,對學員積極進行三民主義教育,同時也注意向學員灌輸馬列主義思想。使大家懂得了槍口為什麼對準誰,為誰而扛槍打仗,這一切使得黃埔1期生在東征、北伐等戰火中所向披靡,顯現出了頑強的戰鬥力。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晚年苦心經營的一所新型革命軍事學校,常親自到軍校視察,並從思想上、組織上、物質上、方針政策上給予巨大的關心和指導。第1期學生都多次親自聆聽過孫中山先生的教誨,這對他們人生座標的確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定向作用。此外,這些學生非常受校長蔣介石重視,多數都受到過個別接見,不少人後來成為蔣介石倚重的親信將領,每到“軍事艱難時”多用第1期畢業生。如胡宗南等,後來都成為坐鎮一方的大員。

此外,黃埔軍校第1期畢業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中也很受器重。共產黨及其軍隊的高級領導人周恩來、葉劍英、聶榮臻等人作為黃埔軍校的領導、教官,更是高度重視這些畢業生。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中的軍事指揮員有20多人是黃埔1期生。後來評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36位軍事家”中,就有徐向前、左權、陳賡、許繼慎、蔡升熙5位黃埔1期畢業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