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順,父母認識3步,避免培養“不孝子”

文丨飯飯媽

前幾天在大街上突然出現了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小萌娃突然轉過來將自己的媽媽推倒,當時媽媽可能正站在那裡看別的地方,沒有注意到自己孩子有這樣的行為。

所以,一下子摔倒在地,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竟然樂呵呵的站在一旁,對著媽媽說“你力氣太小了”。

看到自家孩子這樣的表現,寶媽也是又氣人,又無奈,因為周圍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媽媽不得不直接起來將自己的孩子拉走。

孩子沒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順,父母認識3步,避免培養“不孝子”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形,父母對孩子百般寵愛,但是在孩子的心目當中卻不懂得感恩,甚至還會表現出來一種傷害父母的行為。

確實現在不孝子不孝女也是越來越多,大家都比較疑惑,為什麼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那麼寵愛他們,在晚年的時候卻會遭遇到子女對自己不孝順的事情。

父母認為只要自己對孩子好,孩子也會記得父母的養育之恩,殊不知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卻變成了所謂的“白眼狼”。

而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也應該知道,想要讓孩子有感恩之心,並不是父母付出就可以的。

因為有一部分孩子從來不會思考父母給予他們的東西有多麼沉重,加之現在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或許照顧父母也就成為他們的一種負擔。

所以,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才能保證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會淒涼,不過在這個過程之中,必須清楚孩子為什麼會成為一個白眼狼。

孩子沒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順,父母認識3步,避免培養“不孝子”

01孩子缺乏感恩之心成為“白眼狼”,並不是偶然

1)父母過分溺愛孩子

在421家庭之中,孩子的存在是較為關鍵的,他們備受寵愛,不用做任何事情。

長時間如此,孩子表現出來的狀態,也會讓我們感知到他們身上毫無優勢,這樣的孩子在未來走上社會之後,大多數都不會太優秀。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證,又如何去分心照顧自己的父母呢?

那麼父母的晚年生活就會無法保障,或許有些時候和我們在生活中教育自家孩子有一定的關係,只有適當的愛才能讓孩子懂得奮鬥,不要完全沉浸在父母的蜜餞裡,孩子才能變得更為優秀,在父母老了之後有能力贍養他們。

2)父母對孩子過分嚴厲

確實一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贏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會以一種較為嚴厲的狀態去面對他們。

可是孩子也是有感情的,他們或許在小的時候,並不能理解父母,對於他們的嚴厲,甚至會認為父母是不是不愛他們。

因為小的時候就已經種下這顆種子,長大之後必然會以一種更為冷漠的狀態去面對父母。

或許在小的時候,孩子表現出來對父母的一種恨意,那麼等到父母老了之後,沒有任何的勞動能力,也不會被孩子贍養。

孩子沒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順,父母認識3步,避免培養“不孝子”

3)父母並沒有以身作則,甚至教唆孩子不必感恩

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你這個老不死的”。有一部分父母在對待自己親生父母的時候,也會表現出來這種極不孝順的狀態。

但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卻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行為,會對於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而孩子受到這種行為與話語的影響,也會有模有樣的學習,讓這種不孝在心底裡慢慢紮根,自然而然父母不管怎麼教育,也無法擺脫他們對於父母行為的印象。

長大之後,也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父母,同時也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02感恩之心的培養,也並不是隨意為之,大部分父母的感恩教育都存在問題

相信瞭解完上面的一部分問題之後,大部分的父母可能就會考慮,在孩子教育過程之中,多多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但是現在很多父母在培養孩子這種所謂感恩之心的時候,都是以一種比較錯誤的方式,甚至是隨意為之強行灌輸,這對於孩子沒有任何思想上的影響,反而會讓他們產生反感。

而孩子出現對於父母較為惡劣的態度,我們在培養孩子感恩之心的時候,也要謹防以下幾種錯誤方式。

孩子沒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順,父母認識3步,避免培養“不孝子”

  • 培養感恩之心,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一些父母在和孩子交談的時候,總是會對他們說,你要懂得感恩,現在爸爸媽媽給你提供這麼好的生活,你看我們在小的時候,父母哪有這麼用心,想上學都沒有錢吃飯都吃不飽,你們現在條件這麼好,一定要懂得感恩好好學習,長大之後孝順我們。

要不是我們哪來的你?爸爸媽媽對你的關愛,超過了其他的父母,所以,也希望你未來能懂得感恩,現在社會上不孝子不孝女那麼多,你長大可不能成為這樣的人。

一些父母在生活中就會暗示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能夠有感恩之心,可是這種所謂的話語只會讓孩子更加的反感。

因為父母所表達的意思往往是以一種交換的方式存在,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給他提供的條件好,所以孩子必須感恩,這種強迫壓制式的方式,只會讓孩子喪失對父母好的慾望。

孩子沒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順,父母認識3步,避免培養“不孝子”

  • 被壓制的孩子難以有感恩之心

有一部分父母也會壓制孩子,希望孩子能夠一直在自己身邊照顧自己,就像我們所說的,孩子在考大學的時候,父母也會強制他們將志願報在省內,主要目的就是和父母相處時間多,這樣孩子也不會有一種不想在父母身邊的想法。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明明已經生活在爸爸媽媽身邊十幾年了,即使是上大學也不能有自己的選擇,這就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

正所謂過度的管控就會讓孩子有叛逆的心理,而這種被壓制的孩子必然難有感恩之心。

因為他們一直想要逃離父母,甚至不可避免的會利用較為極端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說輕生,試想一下父母養育大的孩子,難道真的希望他們走上這樣的道路嗎?

孩子沒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順,父母認識3步,避免培養“不孝子”

03父母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呢?

我們瞭解清楚商品的幾種方式,並不能成為我們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有感恩之心的一種正確行為。

那麼作為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去教育孩子,讓他們從小就養成一種有感知心的狀態呢,實際上這個過程是比較循序漸進的,如果想要一口吃下一個大胖子只會讓孩子成為表面上的感恩狀態。

①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感恩之心。

要是走在路上我們幫助了一個孩子,他表達出謝謝這句話,相信大家也會反映出來,這個孩子真懂得感恩。

所以,有些時候感恩之心的培養就是在生活一些小事情之中,我們應該從小事培養孩子感恩之心,告訴孩子別人幫助了我們就應該對他們說謝謝,讓孩子認識到別人所付出的任何行為,都不是他們理所應當的,只有孩子表達出來感恩之心才能讓別人感覺付出有價值。

長時間被這種思想的薰陶,也會讓孩子懂得感恩,同時在生活之中幫助其他人,如果孩子在小事情上面都有感恩之心,那麼他們在父母老了之後,多半不會成為不孝子不孝女。

②以身作則讓孩子明白人應該感恩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一些父母在生活中都表現出來對於父母的不尊重,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有樣學樣。

如果父母不能保證自己身上有這種感恩之心,那麼又如何去要求自家孩子呢?

如果可以的話儘量控制自己的行為,在平時表現出來對別人感恩的狀態,不管是對別人說一聲謝謝,還是給予他們同樣的東西。

其實都能幫助孩子建立一種較為正常的思想,明白感恩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為重要的一環,當孩子心中有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他們必然也會變得懂得感恩。

孩子沒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順,父母認識3步,避免培養“不孝子”

③對孩子一些事物進行評價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雖然經歷過少,但是別人也會有一些付出行為,沒有得到相應回報的狀態。

這時候作為父母就可以進行一定的評價,讓他們認識到只有感恩別人,才會讓別人更為舒適。比如說孩子幫助自己的朋友解決了困難,而朋友沒有對他說謝謝,甚至任何表達都沒有,孩子感到非常的傷心。

這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告訴他們,如果我們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到底應該怎麼做,這種對於事物的分析,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種思想,別人付出我就應該感恩,實際上這種思想的強化也就促使孩子在面對父母的時候,以一種較為感恩的狀態。

不管是對於父母還是其他人,孩子擁有感恩之心是較為重要的,這種品質可以幫助孩子在未來學習,以及生活之中擁有更多的機會。

畢竟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相處的人是比較自私的,我們也希望大家明白上面所說的幾點循序漸進的去培養孩子身上所存在的感恩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