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會計很賺錢,為什麼很多會計師卻不想做會計了?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從事財務工作10多年!我來說說自己的經歷歷程吧!

從2005年6月拿到會計師上崗證到2018年9月離開做財務的大軍,整整13年3個月左右的時間。

一開始準備入行,我就按照當時老師說的做好了自己這輩子從事財務工作的職業規劃。準備從底層開始做。為此,當時的我放棄了在一所知名民辦學校繼續做教育工作的機會!而當時的我,在那所學校已經深得學校領導的器重!可是當時的我無怨無悔,好男兒志在四方、好女兒當巾幗不讓鬚眉!響應當時國家號召,順應國家經濟發展的趨勢,準備為祖國的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才能!

由於母親不放心我,我就籌劃著先進了一家日資企業做廠長助理兼成本統計。我知道日本企業的嚴謹性,也深知這個同時銜接生產、倉庫、採購、以及財務的崗位對於自己將來從事財務工作的重要意義!從2007年進入,到2011年年底隨著反日浪潮的高漲,我離職出來!當時的我,躊躇滿志!感覺自己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經驗都已經很豐滿!

儘管這樣,我還是不放心自己。畢竟國內民營企業的財務一定和日資企業有所區別!

一心想要學有所用的我,根本不在乎這些,內心還是一心想要做些什麼!就這樣我來到了民營企業……

可是一切還是離我想的太不一樣了!民營企業的財務不規範不說,統計上報的數據是可以通過每個月開會的形式基本確定好後給到每個單位所謂的任務數據去填寫的!而單位內部的數據很多又缺少真實可靠的反應和依據!而所謂審計的嚴格也都是可以事前給單位給到模板,再由財務整理出來去套上就可以了!再來對照我們的財務制度,我覺得每一條都可以讓我隨時處於被叫去喝茶的!

可是所有人都告訴我沒關係的!我是沒關係,可是企業有關係啊!

很快企業由於自身財務管理不善:成本控制核算體系沒有建設好、預算沒有做,除了盲目地融資、接單子過來貼標做,只要有活就做,就是盲目擴張了!以為佔據了市場份額,就總有一天會重現天日!事實上是,企業早就拙荊現紂、入不敷出!儘管這樣,我們的老闆卻還要最後破釜沉舟、毀滅性地自救!我被老闆的不甘心牽扯著,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工資,大家都走了,我還留著。就是想會不會出現奇蹟!最終隨著後面投資人的迅速撤離,員工的迅速離職以及鬧著要工資、要生活費,以及最後一筆回款被不良貸款方盯上,公司一夜很快就沒有了!一切自救行為都好像是螳臂當車……

後來我又去了幾家民營企業。一方面:前車之鑑、後車之師!我很想把從日資企業學到的正經財務知識和被後面怎麼救都救不回來的準上市公司得到的經驗用上!另一方面,國家對於企業財務政策方面變得日新月異、民營企業本身財務的糜爛性,不僅僅是企業難以適應、企業主每日都覺得自己在走鋼絲繩;對於我這種做財務的人來說,也是巨大的心理考驗和精神考驗!特別是像我這樣一心想把事情做好來的人!我和廣大財務人員一樣,感覺自己是“拿著農民工的工資,操著賣白粉的心”,同時一邊被老闆嫌棄、一邊被老闆推卸來各種責任擔當!由於內心的恐慌,老闆會選擇破釜成舟、絕處求生!甚至很多時候揹著你去進行各種財務上的冒險舉動!讓我聞所未聞、震撼不已!…

至此,所有從事財務時的雄才大略都是顯得滑稽可笑至極!我甚至一度進入抑鬱狀態!而我本來一直是被母親視為是百折不撓的人!

回首我從事財務行業的路,我看到了那個曾經雄心勃勃、不服輸的自己;而更多的是看到了自己的弱小和無奈!

如今國家改革財務行業、規範民營企業經營的道路進行得如火如荼!財務會計的工作重心也一定會有很大的變化!很快再也不用專業的會計人員做賬報稅了!一切賬目報表數據系統自動生成!而像我這樣勞心勞力地憂心的財務人員,或者深入財務管理、稅務籌劃等工作,或者轉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大都會“愛與責任”的理念,深深地被我感知著:不就是人類“愛與責任”的理念邏輯,才讓我們人類文明歷經磨難風雨的洗禮、才延續至今的嗎?!如果不是“愛與責任”,如果不是為了讓我愛的人更好地活著,我相信很多時候其實生命很脆弱,活著並不是一件比死更容易的事情!而大都會壽險深深地折射出人性光輝的一面!存在即合理,何況已經存在整整151年了……




用戶110720146706


8年會計,部門財務人員沒有一個不叫苦連天的。

1.首先,會計很賺錢這句話不成立。基礎會計的,二線城市,4k左右,審核量和賬務量都非常滿,經常加班,資深一些,6k不能再多。會計主管7-8k,管理團隊,如果人員配備不足的,自己什麼崗位都要頂上,非常累。財務經理或財務總監,1-1.5w,需要的技能卻涵蓋能推進上市、投融資、自帶資金資源,試問這樣的水平哪個行業會只給如此低薪?

2.繁瑣。審核報銷憑證的要點就可以羅列一張清單:金額準確、發票真實、事項合理、預算編制、程序合規……遑論合同、對賬一系列財務日常事項,件件費心。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退人家單時的說話得體,對領導決定提出異議的堅守底線,鬥智鬥勇,心力交瘁。而且,會計要求一分錢的差錯都要找出來。當一份工作容錯率很低的時候,往往偶爾的失誤就會讓別人質疑你的能力,令你自信受損。自己慢慢就容易吹毛求疵,長久下去對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也很不利。

3.風險。涉及到錢都是風險重災區。而且,接受內外部審計的時候,管理、決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後都沉澱在財務部門上,領導們為了不暴露管理上的大問題,經常將大問題弱化為會計核算問題,由會計背黑鍋。還聽說過某國有集團,項目出了問題,直接讓大部分分公司的財務負責人集體走人,業務部門一個沒動。會計人員心寒不寒?

4.重複。會計想要高薪,需要的不只是財務能力。需要對公司業務的瞭解,需要多多獲取社會資源信息,但會計人員常年被繁雜的財務工作日常和不斷更新變化的政策培訓纏身,無心力去擴展廣闊的視野。而重複性工作,也降低了會計本身的競爭力,制約其轉行的能力。從而不利於長遠發展。


青禾Evelyn


二十多年工作經驗,從小機關到基層再到大機關,從財務到業務再到財務,從會計到主管再到總會,經歷了各個層級,接觸過各行各業,我想我有一定發言權。

先說說會計很賺錢。都說那是外行人、外勤人,行內人不會都說。一個單位裡會計跟其他部門人員薪資水平差不了多少的,甚至還會低些,因為不懂內情的人以為會計只是報報賬、記記帳、發發工資就沒啥事了,會計的苦只有會計懂,說了也沒人信,反被人誤驕情。說會計很賺錢也不錯,得看行業、專業及職務,會計師事務所、會計軟件公司等的項目會計、諮詢會計按小時收費、按項目提成或有外塊的收入自然不低,會計專業裡的管理會計相對核算會計收入要高,不過目前全國高水平的管理會計不多,另外,只要想掙錢的單位會計高管收入也不會太低。應該說,收入一般般的普通會計佔了90%,說得上高收入的只有9%左右,真正賺大錢的不到1%。

再說說現在為啥會計都想轉行,包括我,實屬形勢逼人。一是工作越來越忙、越來越細,加班越來越多,經歷所有單位,上至最高領導、下至掃地阿姨都承認加班最多的是財務人員,不僅年頭年尾、月頭月尾、甚至每一天,就是不懂為什麼;二是監管越來越多丶問責越來越嚴,以前民營企業會計一般只面對稅務,現在還要面對國企審計延伸、巡視配合等,凡跟錢有關必跟會計有責,以前只對事退了改了就好,現在必對人必須從嚴問責,會計背鍋越來越多、越來越重,列入黑名單還算小事,雙開坐牢甚至會丟了性命,就象以人民的名義裡的情節一樣,不管怎樣最後只會死一個,那就是會計;三是收入越來越低、道路越來越窄,隨著財務機器人、共享財務中心等出現,會計要麼淪落為打雜,要麼丟工作,要麼提升有高價值,這個是大勢所趨,大部分會計會出現前兩種情況。

可以說,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走上賣白麵的路,這就是當前會計的困境。要走出困境,要麼提升、要麼轉型。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財修路上


首先,作為職能部門,在單位工資待遇和行政差不多,除非當上財務經理或財務總監,不然一般員工,我覺得都是一般般!

其次,性價比太低,每天操不完的心。大到稅收政策變化,小到一張報銷單,各種雞毛蒜皮,既要堅守原則,又要不得罪人,有時候真的很難,一旦出現疏忽,就是自己背鍋!財務指標好的時候,是業務部門的功勞,一旦指標不好看,領導就懷疑財務是不是算錯了!尼瑪真是傷不起,都是一樣的公式,憑什麼就是算錯了!

最後,幹財務久了,視野太低,如果不是強制性突破,很難更上一層樓,感覺公司高管很少財務出身,也許是自己孤陋寡聞吧!

除非喜歡,建議慎重入行,會計信息化建設一直在提,不知道哪天系統會不會取代財務,反正我是想學點別的,真心不喜歡!雖然已經考了注會,中級,高級,感覺浪費我的時間!如果還有機會,真是不會幹這行,說多了都是淚,都是腦子進的水!


33歲去北漂


在公司上班會計只是個職員,同其它職能部門的員工身價薪酬是一樣的。低於十年以下財會工作經驗者想求高薪也難。除非財務經理,財務總監薪酬高。

在公司從事會計工作工資不高,管事不少。現在國家稅收變動頻繁,還得不斷的學習新稅政策。堅持原則還得罪人。如果按老闆意圖去避稅,弄不好將自己遷涉進去,基至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不按老闆意圖去做是必老闆對你有看法?現在一般公司能有多少家經得起查?會計真不好做。因此現在有部分會計師選擇轉行。


秋後的風906


1.會計師賺錢指——有大於10年的工作經驗

——是註冊會計師

——具備分析能力很強的會計師

2.很多大專也開設會計這個課程,持有會計證的人不計其數,嚴重供大於求

3.用人單位招會計,都不限學歷,只要求有豐富的會計經驗。而大多數持有會計證的經驗都不豐富,以致絕大部分會計的工資低。

4.從事會計的大部分群體年齡處於23_30之間,往往經驗不是很豐富

5.會計現在越來越智能化。


526127any


不知道題主在哪得出的這個結論,據我所知,根據許多來中業網校諮詢會計職稱考試的學員來看,會計很賺錢這個結論是不對的,大多數會計的工資並不理想,甚至遠低於會計行業平均薪資。而他們報考會計職稱就是為了提升薪資水平和有更好的平臺。

不過很多會計師不想做會計倒是真的,這種情況分兩種,第一種是基層的會計從業人員,他們不想從事會計的原因,主要就是工資一般,乾的工作還不少,而且還學不了新的知識,因此有些考會計職稱,努力往上走,而有些就離開會計行業,另謀出路;第二種就是優秀的會計從業者,比如財務總監、高級會計師等,他們有足夠高的視野,會計只是他們通向更好平臺的跳板。

另外註冊會計師考試報名馬上就要開始了,可以關注中業財會司法,查詢你是否具有註冊會計師報名資格。


中業會計法律考試


會計一點都不賺錢,累死累活的,工資蓋不高


還是相信過程


行業經驗——8年經驗

部門職位——部門主管

從幾個方面淺談一下:

1.薪資水平

會計的薪資水平參差不齊,除非特別優秀或遇企業比較注重財會部門的,薪資待遇會相對比較好,其他的都平平無奇,曾經我在一個會計群裡問過一個問題,這個會計群裡的會計,是我所在一線城市,經濟發展比較好的一個區域裡的企業會計,因為某種原因,我們被財稅行業按區域歸類到一個群裡。我曾經問過:請問現在有7-8年全盤經驗的會計,行業薪資是多少?

得到的回答,都在我的預想範圍內,即使有少數超出範圍的,也超出不多,沒有多大影響力。

2.工作內容的繁瑣和風險水平

會計的工作是相當繁瑣的,它整合了一個企業所有的數據,它不是表面上簡單的收集入賬就完事了,還有很多層次上的分析管理和處理輸出…平日裡繁忙不說,平時小到合同,報銷的審核,簡單的對賬工作,都可以讓你頭疼很久,有時候真的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整合半天。

會計的風險是越來越大,特別是最近兩年,稅務監控完善了很多,更是馬虎不得,在某些方面,你還要說服管理層去了解和配合,不是簡單的說服工作,還要實體數據與能力來說服…

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話:“會計就是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一點都沒有錯。

3.行業未來的趨勢

會計做賬經歷了僅僅數年,就從手工入賬成功轉化為系統入賬的模式,從小企業的管家婆,到中小企業的用友,金蝶,到大企業的金蝶專業版等等專業財務軟件,都已經在市面上相當成熟,甚至後面出來的會計,你讓他自己手工編織財務報表,都覺得有難度了,因為現在都是系統錄入分錄後,自動生成報表數據了。甚至有更智能化的,現在很多中大型企業,甚至小企業,都投入了ERP系統,他們的系統,可以智能到一鍵生成憑證,甚至自主分析。只要稍微懂點ERP操作流程和原理,都可以做財會人員。

所以以後的企業本身,如果對這方面要求不是非常高的話,在財會入賬及分析方面,不需要多少專業性很強的人員了。


夏季的貓


11年會計從業經歷,從畢業的出納,會計,會計主管,財務經理,財務總監一路走來,可以說充滿艱辛,提心吊膽。反正就一句話,下輩子不學會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