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東床快婿

作為一個有才華、有理想的有為青年,對於愛情是不會將就的。

公元318年初夏,柳絲在風中自由的搖曳,鳥兒在烏黑的屋簷歡唱。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一的郗鑑一大早就安排心腹管家司馬翎去王丞相(琅琊王)的府裡挑選一個好女婿。

公元318年 | 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王府裡當時有玉樹臨風、才高八斗的弟子二十多名,早就沐浴更衣,等待這千載難逢的海選。

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王羲之。年方十六的他覺得愛情就像是天上的白雲,手是抓不住的,要用心可以融化它。

正好一陣微風從堂前吹過,他乾脆解了衣襟,袒露著白白的小鮮肉,沐浴著晨風。

王府的總管在點名時,發現少了一人,於是面露愧疚的跟司馬翎說:有一位缺席,您看我要不要把他找來。

司馬翎笑了笑,那就去看看他。

王羲之竟然睡著了,被喚醒的時候,歉意的道了聲:失禮。從容的理了下衣襟。

淡定,這就是氣場。

司馬翎問了三個問題。

第一:外面的空氣那麼好?為何在此休息。(瞭解生活習慣)

羲之答:心安,在哪裡都一樣。

第二:昨晚沒有休息好? (瞭解作息規律)

羲之答:昨晚睡的很香,剛才在冥想。

第三:選婿的事兒?知否(瞭解愛情取向)

羲之答:回大人,我也在選擇自己的愛情。

司馬翎走了,如實的彙報了所有的經過。

郗鑑思考了三秒鐘:就是他了。

突如其來的幸福,就這樣選擇了王羲之。

他的夫人郗璿(xuán)竟是“女中筆仙”,在書法之家的郗家,她的書法造詣竟然超過了她的兄弟姐妹。

看來,偉大的愛情,上一輩子都註定了今生一定要在一起。

羲之樂壞了,郗璿也感恩上蒼賞賜了一生最珍貴的禮物。

郗璿還是不老的女神,在平均壽命26歲的東晉,她竟然活到了90歲,在她七十歲的時候,她的玄孫都看她如花一樣美麗,並沒有多少老去。

看來,書法也是可以延年益壽、青春永駐,無論冬天如何的漫長,也是可以喚醒春天的,各位小主、小爺,準備好了嗎?

空氣中,彷彿飄來梔子花的香。

公元318年 | 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華頂遇仙

公元318年 | 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影視劇中的郗璿

人世間兩件最美妙的事,第一件事,就讓羲之收穫了滿滿的幸福。

傾國傾城的女神郗璿,給他帶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但還有一件事,他必須去做:那就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等待時機,他的心中,似乎還有一個春天未開啟。

在結婚二十週年的當晚,在庭前的月色裡,羲之愛撫著妻子的雙手,深情的說:這些年,辛苦你了。我工作很忙,照顧你們娘倆的時間非常少,你又顧大局,把家裡家外都操持的井井有條,我代表王家謝謝你。

說著,深深一拜,一碗米酒乾了。

郗璿還了一拜:夫君的心思,我明白。這幾天是不是做了攻略?又有好玩有趣的地兒?

羲之點了個贊:還是夫人最瞭解我。明天一早,我就從水路,前往天台山。

郗璿:夫君,雖然有千般不捨,您放心去遊玩。小八(獻之,他有六個哥哥,一個姐姐)這幾天變的用心了,我會多看著他一點。

公元318年 | 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一宿未睡的郗璿已把行李打點妥當,船隻也安排好了。

望著漸漸遠去的夫人影子,羲之眼睛裡有些酸,但心裡更加的堅定了信念:好好遊學,不負夫人之厚望。

三天後,羲之沿著彎彎曲曲的小道,上了天台山主峰華頂七十二蓮花峰之一的靈墟山。

天色已晚,羲之也是餓的不行。就在這時聽到一聲清澈的長嘯,羲之精神一振,轉過一個山口,看到了一條長長的山崗,山崗的中間,有一塊平地,一個茅蓬剛新修過,牆體有些年份了。

一位高道正笑語盈盈的看著他,山風吹起了淺灰色的長袍,白色的鬚髯襯托著高潔透亮的臉龐,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又讓人特別的安靜和親切。

高道作揖:貧道已恭候公子多時。

羲之不解:先生知我前來?

高道大聲朗笑起來:說不得,說不得,屋裡坐,慢慢聊。肚子餓了吧,我準備了些果子,就當是晚餐啦。

是夜,羲之就跟著人稱白雲先生的高道紫真,從大自然的靈氣裡領悟書法之道,行雲流水便是書法之妙境。

第二天,他們觀看了一天的華頂歸雲,從雲霧升騰的軌跡裡尋找運筆的騰挪轉折、一氣呵成和千變萬幻。

第三天,他們去石橋下面的溪谷裡,看了一天的小河流水,在瀑布、急湍、小溪、泉水、深潭、迴流的水韻裡,尋找書法的美妙和力量。

第四天,開始抄《黃庭經》

一個月後,基於王羲之的書法特點和個性,白雲先生做了一個決定,收羲之為關門第子,開講“永”字八法。

這也為之後的《蘭亭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永字八法”就是“永”這個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劃。

公元318年 | 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永字八法

獨筆鵝碑

在華頂峰南坡,有一冷泉噴湧生成的天然湖泊---天鵝湖。

湖裡有一對大白鵝,非常恩愛。

生性愛鵝的羲之,每天都會過去和鵝說會兒話。

也許是山上寂寞慣了,時間長了,每次羲之過來,鵝就會張著翅膀飛奔而來。

公元318年 | 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因為先前在華頂的雲海、石橋的水流中已悟出很多書法真諦,再加上“永”字八法的修練,慢慢的,羲之從鵝的體態、行走、游泳等姿勢中,體會出書法運筆的奧妙,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

他認為執筆時食指要像鵝頭那樣昂揚微曲,運筆時則要像鵝掌撥水,方能使精神貫注於筆端。

習得“永”字八法真諦,是時候下山了。臨別前一晚,白雲先生讓羲之寫一個字,就當是畢業論文吧。

羲之的腦海裡浮現出天鵝的姿態,屏神凝息,醮墨揮毫。眨眼間,一個無比傳神的“鵝”字躍然紙上。

白雲先生笑了,王羲之也笑了。

很久很久以後,天台人曹倫選慕羲之書法,夜宿華頂寺。忽有白光在窗外一閃,他把硯臺飛快的擲了出去。、

第二天清晨,在硯臺的落處,發現了一塊鬆軟的沙土,帶著好奇心,挖出了半塊殘碑,竟然是朝思暮想的“鵝”碑。

當下做了個決定,窮畢生之精力補全碑文。

之後的七個寒暑,曹倫選幾乎都是在習羲之字帖、練“鵝”字度過。

終於碑成,曹倫選連自己也被感動了。

據目前可查資料,王羲之的真跡“鵝”字碑,是全國獨一無二的。

這塊碑,目前就放在國家AAAAA級景區----國清寺。

公元318年 | 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白雲先生書決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六日,也就是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完工後的第四天。

時為會稽郡(相當於現在的紹興、寧波)行政首長的王羲之懷著無限景仰之情,寫下《記白雲先生書訣》:

天台紫真謂予曰“子雖至矣,而未善也。書之氣,必達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寶齊貴,萬古能名。陽氣明則華壁立,陰氣太則風神生。把筆抵鋒,肇乎本性。力圓則潤,勢疾則澀;緊則勁,險則峻;內貴盈,外貴虛;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遠;望之惟逸,發之惟靜。敬茲法也,書妙盡矣。”言訖,真隱子遂鐫石以為陳跡。

翻譯成現代話,就是天台山紫真道長告訴我說:“你的書法雖然已經達到絕佳的境界,但是還稱不上大善。因為還沒有達到書道的根本、書法的氣韻。書法要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需要很多元素,缺一不可,像把很多種寶物放在一起才能稱之為貴的道理一樣,只有這樣,才能亙古流傳。字體的骨架挺立,像陽剛之氣,壁立千仞,內在的神韻之美,則如陰柔之氣相通,風韻相生。書法的握筆用鋒始起於造字之理和藝術家的性格、氣質、修養,即人與自然的本性。用力飽滿則墨色酣暢淋漓,顯得豐潤。運筆速度快,墨象則凝澀。用筆緊密則有力,結體險則峻拔。字內貴盈滿,字外貴空靈。提筆處不是單純的提筆,做到提中有按,而按筆不只是一味地"按",要按中有提。書法筆畫結構,回仰處應不接近,背接處不遠離;看上去飛動,但書寫時心態虛靜,不是以動制動,而應該是以靜制動,這樣整篇書法作品就能一氣相貫,恭敬地採用這種方法,就能悟出書法的奧妙。 ”

公元318年 | 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故事講完了,寫好字,可以喚醒生命的另一個春天,例如愛情的春天,十大好處如下:

1、改善你的氣質和內涵,綠色、原生態的養生方式;

2、你的氣場,自然而然的加強;

3、娶一個明眸善睞的好女子;

4、嫁一個人人羨慕的好郎君;

5、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6、活動筋骨,平和心律,穩定血壓,抒發心胸;

7、科技再發達,代替不了書法,書法作品,收藏空間巨大;

8、送禮,無價;

9、不小心,認識了一堆的繁體字;

10、寫好字,做好人;寫善字,做善人;

公元318年 | 一次袒腹仰望的愛情,一場喚醒春天的旅行

來天台山,你寫的每一個字,都是春天的最美腳步,如果單身,那就是幸福愛情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