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決定歷史走向的豪情之酒,被此人展現的淋漓盡致

翻開歷史的畫卷,你會發現很多重大事件,往往都會與酒相伴。 酒能毀人亦能成人。 古往今來,人與酒之間創造了很多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


一場決定歷史走向的豪情之酒,被此人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漢高祖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風雲激盪的楚漢之爭中,就有一場至關重要的酒宴,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


當時,項羽和劉邦分兵伐秦,按照之前的約定,誰先進入函谷關攻下咸陽,天下就擁戴誰稱王。結果項羽一路遭遇了秦軍主力,幾番苦戰才來到函谷關前,而只有十多萬兵馬的劉邦,一路高歌猛進,竟先於擁兵四十多萬的項羽入了函谷關。項羽心中不服,認為劉邦耍了詭計。謀臣范增進言說,以我們的實力,完全可以誅滅劉邦。不妨設一場宴席請他赴會,在席中將他殺了,以絕後患。項羽把范增尊為“亞父”,依言設宴鴻門。


觥籌交錯之間,賓主雙方言辭不外乎一些客套,但機鋒閃閃,心照不宣。尤其是前來示好的劉邦,內心更是惴惴不安。范增不斷暗示項羽當機立斷殺掉劉邦。而項羽覺得劉邦也算一位蓋世英雄,又是自己的結拜義兄,總是不忍下手。


一場決定歷史走向的豪情之酒,被此人展現的淋漓盡致


猶豫遲疑之際,范增焦急無奈,只得出去和項羽的弟弟項莊商量,讓他假裝舞劍助興,尋機刺殺沛公。所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形容的就是這個時刻。

項羽的叔父項伯看出了他們的意圖。此時的項伯已經被張良收買,與劉邦結為了兒女親家。他見大勢危急,起身拔劍與項莊對舞,每每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劉邦。值此一刻,千鈞一髮之際,萬一項莊得手,劉邦隨時會命喪鴻門,身邊的張良情急出帳,找來劉邦的驂乘樊噲。樊噲是個猛士,聽說主公危急,提著寶劍擁著盾牌直闖大帳。進來之後,直挺挺地站在當中,瞋目怒視,頭髮直豎,一股慷慨之氣幾乎將帽子都頂起來了。


一場決定歷史走向的豪情之酒,被此人展現的淋漓盡致

項羽大驚,按劍起身,問:“來者何人?”

旁邊的人告訴他,此人是沛公劉邦的隨臣樊噲。

樊噲怒髮衝冠的樣子讓項羽一見就喜歡,不禁讚歎:“此人真乃壯士,賜酒。”

樊噲也不客氣,拜謝之後站在那裡一飲而盡。項羽又賜給他一個還沒煮熟的豬肘,樊噲把盾牌往地上一放,將豬肘子提在盾牌上,用劍割著吃完了。

項羽讚歎說:“真是壯士,還能再喝嗎?”

樊噲朗聲答道:“我連生死都置之度外了,一斗酒有什麼好推辭的?”

喝到酣暢淋漓時,樊噲借酒陳詞道:“過去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無數,大家是為誅滅暴秦才起兵的,並且約好誰先入函谷關誰就為王。我們沛公運氣好,先入了函谷關。但進入咸陽城後,絲毫不敢有所動,將皇宮都封存起來,將軍隊退到霸上,所有財物、美女絲毫未動,等待項王的到來。沛公如此恭敬,不僅沒有得到封侯之賞,大王反而聽人挑撥,要殺有功之人,這種做法,和虎狼之秦有什麼區別?”


一場決定歷史走向的豪情之酒,被此人展現的淋漓盡致


如此義正詞嚴,如此慷慨激昂,項羽由主動變成了被動,只得邀請這位豪飲的壯士坐下一起喝酒。沛公劉邦則謊稱去解手,趁機逃跑。等他走遠了,張良才向大家謝罪。鴻門一宴,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失去了擊殺沛公的最好機會,此後江河日下,為烏江兵敗自刎埋下了伏筆。


一場決定歷史走向的豪情之酒,被此人展現的淋漓盡致

楚漢之爭,在兵力較量上有很多必然條件,而勇士樊噲的出現,則是一系列必然中一個閃光的偶然。正是這樣一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勇士,一逞酒中豪情,才讓後來的漢高祖劉邦脫險。這個瞬間也因此成為歷史上的轉折點,這場酒可謂是決定歷史走向的豪情之酒。


一場決定歷史走向的豪情之酒,被此人展現的淋漓盡致

如果當時項羽沒有猶豫,將劉邦滅於鴻門,歷史的結局將會是另外一番光景。 可是歷史不容假設。許多歷史的必然,總會在一個偶然事件下,被定格為一段不可改寫的傳奇。 從歷史的記載來看,樊噲並無太大戰功,更沒有多少文化。但是當他將自己的酒中豪情在一個關鍵時刻充分展現出來時,小人物的大命運,歷史也就被鑄就了另外一種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