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鰱鱅用多長的杆子合適?

看淡依_切


大家好,我是墨海遊釣。

釣鰱鱅選魚竿,應該從兩種不同的作釣方式來看。

一、手竿作釣。手竿釣鰱鱅,通常採用的是臺釣線組,調高目釣低目,採用釣浮。因鰱鱅多喜歡在離岸稍遠的水域中上層濾食,同時鰱鱅個體較大,所以我們在選用手竿時,最好是選用5.4米以上的魚竿。長竿拋得遠,且長竿方便溜魚護線。

二、海竿作釣。海竿釣鰱鱅通常採用的是水怪線組,用阿波漂吊著水怪籠子,通過籠子裡的餌料霧化,達到誘魚效果,鰱鱅在水怪籠邊濾食,將魚鉤吸到嘴裡。海竿的長度不一,但考慮到要拋投的遠、溜魚輕鬆,所以我們選用海竿時,儘量選擇2.7米以上的竿。


墨海遊釣


我們都知道鰱鱅都屬於中上層魚種,喜食水中的藻類及浮游生物,也屬於濾食性魚類,但常常也會根據水溫或食物來源而變換水層,所以我們在垂釣鰱鱅時大多選擇釣浮的方法。那麼我們該怎樣選竿呢?

大多數魚都是近視,水裡的東西它們看不了多遠,但通過水的濾鏡作用,它們看水面以上卻看得很遠,杆子過短魚容易受驚。還有鰱鱅的衝擊力大,尤其是經常會掛到它們,短杆難以控制所以不太合適。

但長杆也是有限度的,垂釣鰱鱅講究的是通過有節奏、高頻率、準確的拋杆和快速的霧化,使窩點形成一個霧化帶把魚誘過來留在窩點中。魚杆過長重量肯定會增加不少,長時間,高頻率的拋杆對人的體力與臂力是個很大的考驗,加之垂釣鰱鱅時的子線會比較長,餌料也比較鬆散這也對拋杆的準度增加了難度。

個人覺得5.4米的杆長浮釣鰱鱅是最適合的,杆長與杆重最最理想,要是魚大的話配上一根失手繩基本能夠應對。你要是麒麟臂的話6.3米還是可以的,再長就不建議使用了。

這時候有點釣友可能會說了,我也喜歡用5.4米的,杆子要硬,好拋杆,好控魚。其實他們說的也沒錯,只是我垂釣鰱鱅一直都喜歡用的28偏37的,我認為偏軟的魚杆在中魚後的對抗中更能遊刃有餘,不容易被切線跑魚。而且提杆刺魚時的力度也要相對小一些,魚兒的反應也不會那麼強烈,能有效的避免提杆就奮力往外衝的情況,還能帶來更多搏魚的快感。

綜上所述手杆垂釣鰱鱅優先選擇5.4米,魚大或臂力大可選6.3米,杆子軟硬適中,標配失手繩,這樣基本萬無一失了。





老貓愛垂釣


廝混釣魚圈多年的藍水為你解答。

作釣鰱鱅,從題主問題看,應是指用多長的手竿更適合,說說我的見解。

手竿釣鰱鱅,目前最常用方法為懸墜釣法,即臺釣方法。這種釣法,第一要追求釣墜落點準確,其次要保證餌料具備良好霧化效果,這樣短時間保證釣點形成柱形霧化帶,才能誘惑吸食餌料的鰱鱅進入釣點,增加中鉤率。而為保證上述拋投作業流程的完整連貫性,自然對釣者體力和釣具實用指標做出了一定限制。

先談釣手,為保障釣手能長時間持竿拋投動作不變形,釣竿的輕重是取決條件之一。按個人經驗來說,通常150克左右的釣竿重量相對來說不會給釣手造成太多的體力困擾,以常用的碳素釣竿重量指標衡量,能滿足這個指標要求的釣具,可選釣竿長度集中在4.5米——6.3米之間,硬度可選範圍集中在極硬至中硬範圍,其中最硬的應為4.5釣竿,通常重量能達到8H,而如果用到6.3米,估計這個重量的6.3米釣竿充其量能達到中硬而已,即已經有些偏軟。

如果選用4.5米釣竿,可拋投距離和中魚後控魚空間受到限制比較多。而若用到6.3米的釣竿,因為竿體硬度限制,中魚後若魚體稍大(2千克以上)控魚遛魚也比較吃力。

從上述不全面條件分析並綜合比較後,我建議使用5.4米或5.7米手竿相對來說更實用。這個長度的手竿,不論控魚範圍,適合作釣水深,以及從釣手拋投體力範圍允許各角度來說,都是很中庸的實用選擇。



藍水2019


釣鰱鱅個人喜歡用5.4-6.3竿子,因為鰱鱅個體相對比較大竿子長一點比較好控魚。


理想0七5八


個人認為5.4米最好,如果密度大,4.5米都行。因為為了保持拋竿的頻率,竿子長了,人受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