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奪回了生命的美麗

                

我第一次見到賀振輝,那是一個雨天。我們從雨簾中衝進他的辦公室,擦掉掛在臉上的雨滴,坐在靠牆的沙發上,聽他講他坎坷的人生故事。

賀振輝坐在一隻塑料的矮板凳上,笑著,用本土本色的地方語言和我們說話。屋外雨在下,沙沙地。隔壁就是他的廠房,傳來機器沙沙地聲響。沙沙,沙沙,一組天籟般的曼妙樂章。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賀振輝為我們講述著他的人生經歷。

1975年3月,他出生在山西省大寧縣曲峨鎮的閆家坪村。家中已有5個哥哥和兩個姐姐,父母不得不狠心將他送了人。但終於有一天,父母又翻過山樑含淚抱回面黃肌瘦、腹中被無數蛔蟲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他,想盡辦法用中藥調理,才使他沒有離開人世。童年時期他就承受著生活重負,放學後,他放下書包就去拔草,喂牲口,往山坡地裡為正在田間勞作的父親送飯。13歲,父親去世,他輟學了。他去周圍村莊回收雞蛋到城裡去賣,賺錢補貼家用。後來又賣冰棍,賣糖葫蘆。可苦難讓他一天一天地堅強起來,他渴望富裕,他的目光就一次次越過大山,向外面世界盡情眺望。於是,他18歲那年,“逃離”家鄉,去城市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賀振輝被朋友介紹到青島一家大理石廠打工,他的勤勞和樸實很受老闆青睞,一個月後,上海飛利威爾金屬導線有限公司到青島招工,好心的老闆就推薦他去上海發展。上海飛利威爾金屬導線有限公司是1993年最早被上海招商引資到青浦區的一家臺資企業。到公司的第一天,他和十幾位新來的工友被指定在廠房的角落拔草,到新建工地挖地基,烈日炙烤,筋疲力竭,口乾舌燥,但賀振輝每天總是又快又好地完成分配給自己的任務。老闆很賞識他,第一個被允准進入車間。

他每天堅持第一時間到車間上工,把工作程序列表張貼在牆上,細細琢磨。他對每一道不懂的工序都不恥下問,把機器元件每一個細微的差別都牢牢記在腦海,工作中也就從未出現過差錯。一個月後,他被提升為班長;半年後,又升為車間主任,帶領幾十個人工作。

賀振輝買了許多關於電路的書籍,還借來了初中物理課本,從第一章開始學起。課本中的專業術語,還有那繁雜的繞來繞去的電路板圖,他看得雲山霧海,可就是不肯放棄!上海有了“夜大”,他報了名,白天工作,晚上學習,以螞蟻啃骨頭般的堅持和堅韌,循序漸進,逐步認識和掌握了電路知識。

賀振輝的不懈努力,使他脫穎而出。根據老闆的要求,按在臺灣需要十萬元人民幣的一臺機器,他經過七八個月的努力,終於製造出了相同的設備和配件,成本只用了十分之一,他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廠裡的工程師。當公司效益突飛猛進時,老闆乾脆讓他做新產品研發,老闆提出設想,他做出模板,拿出樣品。老闆為他配備了電腦,他就在電腦上畫螺絲、畫電路圖,攻克電腦知識和技能。夜裡,他宿舍的床頭燈,總是很晚才熄。

賀振輝讓人刮目相看。園區的另一位臺資老闆,求賢若渴,用他現有工資的十幾倍,並享受別墅、專人洗衣服做飯的待遇,聘請他去他的公司服務。可原老闆把他“綁架”了,為他加薪,讓他搬進單身宿舍,還和他一起吃飯,笑臉相迎,笑臉相送。不久,老闆便派賀振輝去廣東分廠更新設備。廣東分廠帶氣壓帶電子屏顯示的設備,遠遠高出上海電子設備的科技含量,於是,他又抓住了一個學習的機會。在廣東待了半年,溼熱的天氣使他全身起滿紅紅的疹子,癢得他坐臥不寧,他全身上下都塗滿了藥水,味道嗆得人難受,可他硬是在苦熬中完成了老闆交給他的任務,還了解了廣東區域的機械加工。

返回上海後,又有山東濟南一家電子公司向賀振輝發來邀請。那年,他28歲,在上海已經待了13年,他覺著也應該換換環境,於是他來到濟南開始了新的生活……

賀振輝來到山東濟南市銀企金屬公司,不到三年時間,就相繼開發研製出十八種新產品,打開了全國17個省市八十多家電子元件應用的企業大門。公司不僅還清了他進廠前.負債的四百多萬元,還盈利上千萬元。賀振輝成了公司的一面旗幟,從公司的生產廠長到銷售部經理,到新產品研發部主任,薪酬也一路上升,他還娶了廠裡漂亮的姑娘成了家,有了活潑可愛的女兒,生活中充滿了燦爛陽光。

他創造了生命的美麗。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命運之神偏在暗地裡捉弄著他。

那是2010年的3月,春風得意的賀振輝正在車間研發一種新產品,忽然左臂被機器的輪軸捲了進去,頓時,天旋地轉,烏雲翻滾,只是要命的3秒鐘啊,對他的命運卻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平展的生活之路出現了坎坷,出現了崎嶇,他的眼前矗起了巨障。

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忍受著劇痛。那劇痛使他渾身猛烈地抽搐,又魔鬼般地晝夜不停地折磨著他,真像在受酷刑。他真想從13層樓的病房窗口跳下去,結束這場厄運。可賀振輝總是喜歡與命運較勁,他選擇了尊嚴與價值,藍天與太陽。這時候,他特別想家,好想回去看看少小離開的家鄉面目,看看家鄉的父老鄉親,也想著在親愛的家鄉覓得一條出路,為他的生命歷程撐起一把遮風擋雨的大傘。

2012年3月,賀振輝帶著妻子女兒回家了。家鄉變得越來越美了,雖然不少山村還有著貧窮與落後的影子,但邁向小康的腳步正在這裡快速前進。這讓他驚喜,外面的世界在發展,家鄉的面貌也在改變,遊子歸來,應作貢獻,他要在家鄉前進的道路上加進自己的足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再展開飛翔的翅膀,把自己應有的生命美麗奪回來。

於是,他把在濟南賣掉房子的15萬元和他的20萬元的

賠償金全部拿出來,又向親友們借了30萬元,從上海賒來50臺機器設備,在距縣城10華里的大馮村租賃了廠房,於2012年5月,他艱難的創業開始了。

賀振輝不曾想到,他這個小小的很不起眼的廠子竟引起縣上領導的重視,書記、縣長先後來參觀,詢問,覺著大寧這個農業小縣竟然能辦起電子元件廠,發展空間又那麼大,是條適合山區致富的好路子。特別是縣長樊宇去深圳參加電子產品展覽會回來以後,更有了信心,於是,經過一番周密的籌劃,修建起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工業園區。2014年8月,工業園區建成剪綵,賀振輝的鑫輝電子元件製造有限公司第一個就被邀進駐入園。他精神煥發,幹勁倍增,三年的時間裡,就研發生產了圓針、電感變壓器導針、數碼管LED導針等多種產品,有7項產品先後獲得了國家技術產權局專利證書和國家級發明證書,廠子的產品也銷售到廣州、深圳、東莞、上海、宜興、溫州等地的140多家客戶。

賀振輝也獲得了很多榮譽。2014年8月,山西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和山西省殘疾人聯合會,授予他“山西省自強模範”稱號;2017年5月,山西省殘疾人聯合會、山西日報社、山西廣播電視臺、山西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單位,授予他“山西最美殘疾人”稱號;2017年11月,中共臨汾市委宣傳部、臨汾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臨汾市殘疾人聯合會、臨汾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等單位,授予他“臨汾最美殘疾人”稱號;2018年1月,臨汾市中小企業局和山西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臨汾分會,授予他民營經濟“十佳創業標兵”稱號;2018年1月,中共臨汾市委和臨汾市人民政府授予他臨汾市首屆“平陽工匠”提名獎稱號;2018年12月,臨汾市總工會授予他“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19年4月,中共大寧縣委、大寧縣人民政府授予他“大寧縣勞動模範”稱號;2019年7月,他獲得了臨汾市“市長創新獎。”

賀振輝始終堅持對貧困家鄉回報和大愛。他在建設他的電子元件廠(後來定名為“大寧縣鑫輝電子元件製造有限公司”)時就想著要讓更多家鄉父老的錢包鼓起來。公司建起投產以後,他採取“生產線下鄉扶貧”的模式,分別在大寧縣徐家垛鄉南桑峨村、三多鄉劉家莊村以及曲峨鎮曲風村建成3條扶貧生產線,農民經過短期培訓後即可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既不耽誤農業生產,又可在農閒時成為技術工人,增加收入。目前已經安置當地農民140人,(其中:殘疾人28人,精準扶貧戶93人,一般戶19人)。平均每人每月可增收1000元左右。

賀振輝的“大寧縣鑫輝電子元件製造有限公司”在為大寧縣脫貧攻堅做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不斷擴大年產值,增加市場佔有率,吸納更多建檔立卡貧困戶,尤其是殘疾人就業創業,助力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公司還將在目前年產值600萬元的基礎上,安排200人就業,力爭再增加4條“扶貧生產線”,實現產值達到4800萬元,就業達到800人,促進大寧經濟發展,助力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同時,他還利用大寧當地的資源優勢,辦起了森朵生態農牧業專業合作社,有養牛場、養驢場,還種植優種油葵。

我在靜靜地聽,也站起來去看他那一塊塊的獎牌和獎狀,心旌在一陣陣的震顫。我陷入了從未有過的激動之中,即使我們去參觀他的廠房的時候,我的心仍在跳動不已。

臨別的時候,天空仍佈滿雲層,隆隆的雷聲仍在響,正在醞釀著一場好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