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調高釣低漂相更清晰,為啥有些人都推薦野釣調平水釣2目?

用戶3708573182


釣友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問題是:野釣調高目釣低目還是調平水釣2目好?

我的回答是:調高釣低和調平水釣2目使用情況不同,各有各的好處。

下面圍繞以下幾點展開討論:

  1. 野釣對象魚的確定。

  2. 調高釣低和調平水釣2目具體指?鉤餌狀態是?

  3. 不同作釣情況下,適合那種方法


野釣對象魚的確定

野釣時我們首先要確定的是:今天想釣什麼魚?即確定對象魚來確定調漂、釣法。比如,鯽魚通常水底覓食可釣底和離底,鯉魚通常通過吸食水底覓食,需要釣底。鯿魚翹嘴針對的釣要釣浮。通過確定對象魚確定基礎調釣條件——比如我們釣鯽魚。


調高釣低和調平水釣2目具體指?鉤餌狀態是?

釣鯽魚時,子線間距一個鉤子長度。

調高目是在半水的情況下測出子線雙鉤對應的目數——即“稱”鉤重。

釣低目是指帶餌作釣時對應的浮漂目數低於“稱”鉤重的目數。此時鉤餌的狀態是下鉤觸底或躺底,上鉤輕觸底。(這裡不討論上鉤離底,涉及到餌重。)

調平水即在半水情況下,測出子線雙鉤對應的目數——漂尖露出一點水面。

釣2目指帶餌作釣時對應的浮漂目數——2目。此時雙鉤躺底。


不同作釣情況下,適合哪種方法

  • 季節不同

調高釣低,上鉤輕觸底,餌受到浮漂上牽力,鯽魚吸入餌時需要多克服浮漂的上牽力。

但在晚春、夏、秋季節時鯽魚的活性比較高,這個可以忽略,所以這時更適合調高釣低。初春、冬季比較適合釣頓。

  • 水底差異
野釣時,水底常常不平坦,高低不平的水底,這時候調平水釣2目可能並不適合,調高目釣更適合。
  • 魚情不同
魚情好鯽魚連桿,這個時候當然釣靈一點,調高釣低很適合。

魚情不好,釣頓讓魚吃牢更好,吃不牢跑魚可能會毀了窩子。




總結

野釣,使用哪種調釣法需要根據以上情況調整。當然,有的釣友只是休閒野釣,使用哪種都可以,重要的是釣魚的過程。


參條殺手


調水平釣2目,在野釣中的應用就像剛學釣魚的人,喜歡釣4釣2的追求。總體來看水平釣兩目,還是比較廣譜的適合野釣,我指在大眾情況下。

我舉個特例:

2014年春,我在齊齊哈爾市釣過一次,野釣鯉,水面小,大魚多,小魚可以說就是沒有,水質豐富肥,經常一天開一口,在這種情況下,我用熬製小藥和玉米粉,加了點日本的荒食,調4釣2.整個上午沒見一口,下午開始水層找魚,先調9釣2,下午開始見口,後再調,釣浮,離底3-5公分,連桿上3條野生大鯉!

意思簡單,根據魚情,水層找魚!


民間傳統釣祁峰


調高釣低屬調靈,餌料在水裡一般成觸底,懸浮,適合對魚塘,黑坑,競技垂釣,這樣有明顯清晰的吃口,為什麼還有人說野釣用調平水釣2目更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種調法是什麼狀態的,野釣到底適合哪種調釣!



1、調高釣低

調高目釣低目是怎麼體現出清晰的口,我們得從調漂說起,所謂的調高釣低,就是在調漂時,水面程現高目,就是調目高於釣目,如空鉤調四目,調五目,調七目,這都是調高目,也就是調目,調目好了,接下來就是釣目,什麼叫釣目?釣目就是上好餌料,在垂釣時能看到的目數,釣目這麼調,在雙鉤上好餌料,拋竿入水,浮漂入水後,起竿推漂,直到漂尾出水面後的目數,但是這個目數不行高於剛才的調目,這就是調高目鑽低目。


調高目釣底目的優勢,調高目時浮漂以下的線組,鉛墜,魚鉤的重量是浮漂調目的浮力相等,簡單的說,比如調五目釣三目,當空鉤半水調五目,這時候浮漂以下的配件重量與調五目平衡,相等,這時上餌料,浮漂會下沉,當釣目為三目,餌料到底,只要有魚輕輕的用嘴吃餌料,這時候給餌料一個外力,餌料一動,浮漂就有動作,比較靈敏的。出口清晰。

當調目過高,釣目過低,這時候餌料會離底,如調九目,釣一二目時,餌料離底,上魚會減少,如果調高目釣高目,如調七目釣七目,這時候餌料輕,雙餌料壓不下七目,這時候鉛墜會到底,吃口會頓,信號會少。


調高釣低目,適合各種魚塘,黑坑,小雜魚少的地方,對釣快魚有非常好的效果,如鯽魚,鯿魚,黃尾,白條,翹嘴之類的。

2、調平水,釣2目

調平水釣2目,屬於調低釣高,這種調法稍微頓點,鉛墜懸浮,鉛墜輕觸底,子線彎曲,雙鉤躺底,方便空吃餌料。

調平水,是很多野釣釣友常用的調釣方法,空鉤半水調漂,把漂尾剛調出與水面平行,為調平水,這時候浮漂以下所有的配件重量等於浮漂的浮力,這就是調目,釣目就是上餌料,把浮漂向推,拋竿入水,觀察浮漂,直接雙鉤帶餌,漂尾出水面2目為止,這就是釣目。這時候水底的狀態是雙餌躺底,鉛墜懸浮,子線彎曲,魚吃餌時,浮漂沒有動作,當魚把餌料吃進嘴,魚抬頭,扭頭時牽動鉛墜,這時候浮漂才有動作,揚竿中魚率高。


當調目為平水,釣目過高,如調平水,釣五六目,這時候鉛墜會觸底,如果釣目再高,鉛墜會躺底,這樣的調釣適合垂釣個體大的魚,小雜魚多,猾魚,走水多的地方,可以避開雜魚,走水,防止猾魚,是野釣最常見的調釣,也是釣友們最常用的調釣方法。

3、野釣哪種方法好

在野釣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釣位,魚種變化不一,所以沒有決對的好釣法,如走水,就不適合調高釣低,這樣浮漂離窩,在釣位雜魚多,調高釣低會空竿多,也不適合,調高釣低主要是對釣魚塘,黑坑,釣快魚,以誘魚入窩,搶魚,搶時間上佔優勢。


而調平水釣2目,適合垂釣在走水,雜魚,鬧窩的釣位,子線彎曲,在魚吃餌料時,可以避開小信號,魚吃餌進嘴抬頭,扭頭才有動作,這樣中魚高,所以野釣調平水釣二目更有優勢。

小結:由於釣位,魚情的不同,在垂釣時,選擇適合的垂釣方法,不是一味的一種方法死守,釣魚以靈活運用,釣無定律,上魚才是硬道理。

各位釣友,野釣時你們常用什麼樣的調釣方法呢?分享出來,我們一起學習學習。


野釣小宮


這個

很多時候漂像的調整是需要根據出釣時的魚況去調整的

沒有人一定要你調頓釣靈

也沒有人一定要你調頓釣靈

很早以前,武漢天元老總鄧剛就說過調四調四效果最好

但是,我個人感覺也是不準確的

因為他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去分析

比方說

今天不走水

然後,底下都是小鯽魚

這個時候我會建議你調高釣低

就是調頓釣靈

因為這樣一個鉤子到底一個鉤子不到底的幾率會高很多

然後,子線和主線會是筆直的情況會多很多

靈敏度會高很多

這個,我為什麼會說,幾率會高很多

原因是還要依據你餌料餌團的大小和漂尾的粗細去判斷的

比方說,你漂尾細0.3-0.6的,然後餌團又大

就算你調7-9目的高度,釣野河一樣是會雙鉤到底的

然後,如果你的漂尾是0.6-1.2的粗細的餌團又很小,就算你調2目釣1目也有可能是一個鉤子到底一個鉤子不到底的

所以說

調釣一定要依據實際情況去調整

整體思路就是

大鯽魚,大鯉魚,儘量讓雙鉤到底

既調靈釣頓,那樣魚口會真實很多

假口會很少,效果會好很多

不易半水脫鉤,實口居多

然後,

釣小個體魚

鯽魚,鰟鮍,翹嘴白條

是儘量釣的靈一點

既調高釣低效果會好很多

忘了說了,您剛剛說的

調平水,釣1-2目

只要餌料狀態不是太硬,餌團大小不是太大

它在水底的狀態

基本就是輕輕貼在泥面的

這樣釣大個體鯽魚,鯉魚,效果是很好的

可以過濾掉很多假口,假信號

而且也扛風浪,不易走水

其實,我說這麼多

你有沒發現

我沒提調幾釣幾

我只是想告訴你

調幾釣幾是很早很早以前的說法了

現在釣技在進步

基本不討論調幾釣幾了

因為我們現在知道

稍微粗細不一樣,目數長短不一樣

然後我們每個人使用的餌團的大小也不樣

另外

野外水底情況複雜

高高低低,另外拋竿的位置

也會影響我們的釣目

所以說

我們能做的是

依據自己的對象魚,走水情況,氣溫,水底垃圾多不多等等實際情況

去調整自己的調釣

沒有一定要調幾釣幾

說這麼多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練川漁具商行


先糾正一下,並不是調高釣低漂相就一定明顯,如果調目太高,釣目太低,浮漂信號也出不來。這是因為調目越高釣目越低,浮漂的剩餘浮力就越大,剩餘浮力在魚吞鉤時會產生一個向上的拉力,把魚鉤從魚嘴裡向外拉,浮漂也會向上走,所以剩餘浮力一旦較大就會導致浮漂下頓的信號不明顯。靈敏度最高的調釣是調低釣更低,例如調4釣2,調3釣1等等。

接下來講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人在野釣的時候都推薦調平水釣2目。

原因一:不懂調釣,只會生搬硬套

總是會有一些釣魚人提出這樣的問題:野釣調幾釣幾最好啊?於是很多人就直接說調平水釣2目。其實永遠沒有哪一種調釣是最好的,不同的魚情對調釣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千萬不能去任何地方都是調平水釣2目,更不能任何季節都是調平水釣2目。野釣調平水釣2目在多數情況下都能用,但是到了冬季水溫降低,魚的吃口變輕之後就不適用了,浮漂信號很可能出不來。

原因二:為了應對小雜魚鬧窩

只要氣溫不是特別低,野釣通常都會遇到小雜魚鬧窩的情況,這種情況下調平水釣2目確實能夠有效減少很多小雜魚鬧窩的假信號,但是在小雜魚鬧窩非常嚴重的時候,調平水釣2目也無濟於事,必須讓鉛墜到底,採用跑鉛釣法。

原因三:為了應對走水

調平水釣2目能夠應對輕微的走水,如果採用調高釣低的辦法,雙餌處於輕觸底的狀態,水流就很可能會帶著浮漂和鉤餌橫向移動。但是調平水釣2目也無法對抗嚴重走水。


眼鏡哥說魚


野釣調漂,一直備受爭議。很多人都說,小時候用秸稈、鵝毛、泡沫都做過浮漂,現在怎麼這麼多講究。那是現在野生水域資源遭到破壞嚴重,魚難釣,所以釣魚人不得不在技法上精益求精。

調高釣低。是臺釣中“教科書”式的調法,就拿調四釣二來講,空鉤時,漂的浮力能把鉤子、鉛墜都吊起來,且還露出四目。一旦鉤上掛餌,就把漂壓下去兩目,漂剩兩目。這個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餌輕、漂大,鉤上掛餌,餌雖能把漂壓兩目,但餌不能到底,處於半水狀態。那這樣就釣不到底層魚了。第二種情況就是,漂小,掛餌後把漂壓兩目下去,鉤餌觸底。無論那種情況,子線在水裡都是近乎繃直的狀態,所以此時,只要鉤子邊有啥小動靜,在漂上都會體現。所以這是很靈的調法。



那麼調平水釣兩目。確實是野釣愛好者常用的調法。空鉤半水時,鉛墜和鉤被吊起來,只露漂尖,成為“調平水”。那麼掛餌後,漂會沉,然後把漂往上趕,只到露出兩目。這時鉤餌肯定是躺底的,子線彎曲度大。這樣調很鈍,但能過濾掉一些虛假漂相,抓住的多是“實口”。


在野釣中,因為多數情況下,水廣魚稀、魚在水底覓食,謹慎小心,而且還充滿驚喜,所以採用調平水釣兩目,這樣可以讓魚放心大膽的吃食,也能應對水底不平確保鉤餌到底。而調高釣低,容易出現假口。

以上是我的拙見,我是墨海,歡迎大家關注、評論和交流!


墨海遊釣


調高釣低漂像清晰這倒是不假,這種調釣方法,如果能夠很好的應對當前釣點水域魚情及魚口狀態,為什麼會不用呢?

調高釣低的優勢與弊端原因分析

調高釣低由於在調漂過程中,所設定的調目(高目),即浮漂的上升牽引力,被鉤條與餌重抵消大部分,浮漂的剩餘目數(釣目)不高,魚兒就餌,只需克服很小的浮漂上牽引力 。但無論是小魚鬧鉤,還是大魚進窩遊動,帶動的水流波動,還是猾魚的試探性覓食,都會使浮漂有所動作,一旦流水有風天,觀漂也成了問題。

故調高釣低,漂訊雖是靈敏了,但倘若不適應當前釣點實際,水情,魚情及魚口變化。像小雜魚鬧鉤,流水有風天等易造成的漂像紊亂,導致了空竿率增高,中魚率低下的問題,不能有效解決的話,那麼,只有另外選擇合適的調釣方案了。

調平水釣二目的優勢在於

能夠很好的抗擊小魚乾擾,解決餌團不能快速到底的情況。

能夠忽略不少細小虛假信號,很好的解決因魚口雜亂而帶來漂訊紊亂問題。

調平水釣兩目其特有的調釣方式,雙鉤躺底,讓魚能夠放鬆警覺,食餌更加安心。但就在魚兒將餌團吞入後,轉身欲遊走,才引發漂訊,俗你“死口魚”,魚口真實,中魚率高。

但美中不足的是,倘若釣點水底有醬層或水草,易造成鉤餌陷入泥層或有掛底現象。

釣友們,你們野釣,會採用哪種調釣方法呢?





魚不開口咋整


兄弟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說簡單點應該不難理解,不管什麼調釣你首先要搞清楚唯一的前題是:

調幾釣幾隻是我們通俗的說法,裡面又可以細分帶不帶鉤,帶不帶餌,單鉤/雙鉤帶餌調法。

一支浮漂吃鉛2克和1克同樣調8釣2你覺得會一樣嗎?想調一樣你的鉤線鉛餌料大小搭配都得精確。

假設同樣線組、餌料不帶鉤調8釣2,是不是比帶鉤調8釣2要頓。用帶鉤的調8釣2餌料搓小點是不是可以打離底。

單鉤帶餌調平水和雙鉤調平水也是同等道理。

如何去選擇調釣方式:跟這個魚的個體、水深、氣溫、所用的餌料都有關係,你看看這些先決條件你怎麼去理解操作。這是一個比較綜合的實驗過程,除了肉眼判斷還需要在現場實操改變方法。當然鉛墜到底也能釣,我們前輩不都是這樣乾的嗎!

  • 想了解更清楚可以關注小魚兒黑漂😅😅

小魚兒黑漂


釣友們好,釣魚領域作者工作之漁為您解答!

調漂的結果有三種,靈、鈍或者不靈不鈍,這三種情況下鉤餌在水中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我們以調靈為例,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靈敏,也就是魚吃餌的信號直接和快速的傳遞到浮漂,這就需要浮漂和餌直接關聯,簡而言之,浮漂的浮力完全被魚餌的重量牽制住,這樣一旦魚餌有變化才會第一時間在浮漂上顯示。


調高釣低鉤餌在水中的狀態

調高釣低如何實現,調目大於釣目說明釣目承受的重力大於調目,這個重力來源於哪裡呢?其實就是餌重,至少說明有一部分餌重被浮漂承擔,這時鉤餌可能有兩種狀態,要麼觸底,要麼離底,這兩種狀態下水線都呈一條直線,信號傳遞相對快速,因此可以說是釣靈。

野釣調平水釣兩目的原因主要在“野”字

那麼野釣為何不用調高釣低這種更加靈敏的方式呢?其原因就在一個野字。野外水域魚的種類較多,個體大小不一,整體來說生口魚對食物的警惕性更低,尤其在瘦水做釣時,魚對食物的需求旺盛,可以說是飢不擇食,在這樣的情況下,魚吃口更猛,輕微信號少,實口幾率大,說白了就是不需要抓輕口。

其次在野外水域還有一個特點的就是小雜魚、小蝦比較多,它們吃口兇猛,浮漂上下沉浮就是沒有明顯吃口動作,為了過濾這些雜亂的信號,避開小雜魚,採用調平水調兩目這種稍鈍的方式更好。


結束語

野外情況複雜,調平水釣兩目只能說適用於大部分情況,具體調釣方式需要結合水域水深、魚情和目標魚的泳層來確定,總而言之,在調漂這件事情上沒有好壞和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當前情況的差別。


工作之漁


野釣湖庫,搓餌調高釣低,拉餌或者蟲餌調幾目釣幾目最好。水溫越低線組就要越小。6歲開始釣魚今年36歲總結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