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模型,蘋果、微軟都在用,在中國卻水土不服,原因是什麼?

SCOR模型簡介


在著名的供應鏈運營參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SCOR)中,定義了最經典的供應鏈的六個流程Plan計劃,Source採購,Make製造,Deliver交付,Return回收和Enable使能。


供應鏈模型,蘋果、微軟都在用,在中國卻水土不服,原因是什麼?


這個模型基本概況了企業之間供應鏈所有流程,儘管內容非常詳盡,但依然有侷限性,因為SCOR是以企業和鏈主為中心,來看待供應鏈上的所有業務流程,造成這種局面的源頭是SCOR的創立者們。


誰發明的SCOR模型?

在1996年的時候,有兩家美國的諮詢公司(PRTM & AMR)發現,很多的大公司都在討論著一個新的名詞——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像是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區塊鏈一樣,供應鏈在當時是很新潮的概念。但是很快這兩家公司都覺察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公司認知的供應鏈概念並不是很統一,比如有人認為採購(Sourcing & Procurement)就是供應鏈。由於大家對於供應鏈的理解各有不同,導致不同企業供應鏈負責人之間沒有共同的語言。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這兩家諮詢公司合作成立了一個供應鏈的組織,起名叫做Supply Chain Council(以下簡稱SCC),然後推出了供應鏈管理界著名的SCOR模型。經過了20多年的演化,截止到2019年,最新的版本是12.0。


在2014年,全球最大的供應鏈組織APICS(The Association for Operations Management)與SCC合併,SCOR模型也就成為了APICS(現已改名為ASCM)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


供應鏈模型,蘋果、微軟都在用,在中國卻水土不服,原因是什麼?


SCOR模型有用嗎?

SCOR在全球有超過700家企業會員,有大量的成功實施案例,可以說是充分地證明了自己。

老外對於任何模型都有一套方法論,但又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層面上,原因也容易理解,每個行業、企業的情況都可能出現不同的情況,SCOR沒法做到面面俱到。這對於習慣“拿來主義”的,最好是流程改個名字就能即插即用的人來說,就可能會不太適應了。可是在中國做諮詢項目,不負責落地是行不通的。甲方負責實施的人可能水平有限,還需要諮詢公司多幫襯幾下才能把項目做好。顧問如果不負責落地,甲方爸爸就不會用你了,畢竟現在諮詢也不太好做,不如前幾年的光景了。


供應鏈模型,蘋果、微軟都在用,在中國卻水土不服,原因是什麼?


結論

SCOR是國外已經開發很成熟的方法論產品,有詳細的實施步驟圖,但是需要企業有成熟的體系和供應鏈,另外還需要公司老闆們的支持,否則項目既時上馬實施,也很難最終獲得成功落地。因此國內企業在是否要上SCOR項目的時候一定要非常謹慎,不要趕時髦,為了做項目而去做。


供應鏈模型,蘋果、微軟都在用,在中國卻水土不服,原因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